电子报
电子报
- 第361期

90岁院士感动了90后


  ●从考进大学,我和关老相识小30年了。对关老的离去感到难以接受,但令我多少有些意外的是,80后、90后们对关老那种发自肺腑的真挚情感。
  关老去世的当晚,大约11时许,大学生们就开始聚在关老的办公室楼下,手捧蜡烛,悼念这位慈祥的老人。一直到12点多,在老师的劝慰下才逐渐散去。我看到了用手机拍摄的现场视频,场面催人泪下。几百名大学生们齐声宣誓,继承关老遗志,献身绿色事业,知山知水、树木树人,把山河妆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
  悼念关老,成了校园论坛里的最重要的话题。登天网站开辟悼念专页。难以计数的大学生抒发对关老的崇敬之情,回忆和关老交往的点滴,贴上自己和关老的合影,复制关老的事迹,对悼念活动提出许多建议。我的那篇《一位令人尊敬的老人,就这样走了》的博客,也有70多人留言,其中多是学生。
  这个现象挺值得深思。关老和这些学生们年龄差了60多岁,隔了好几代了。有人说大学生很少有自己崇拜的偶像,即便是有,也多是明星大腕,而关老是和泥土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专家,却赢得这么多年轻学生的心;这究竟是为了什么?究竟又说明了什么?
  我以为,这说明当代的大学生是有理想、有追求的。他们崇拜的是有真才实学的人、是为国家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是德学双馨的人。关老作为我国水土保持界的泰斗,具有让大学生崇拜的资本。
  这还和关老的人格魅力有直接关系。绝大多数同学都没有和他有过直接接触。他们更多的是在校园里遇到这位步履匆匆的老人,日日如此、月月如此,被称为校园里的一道风景线。每遇到同学们,他都会亲切地向大家微笑、致意;对于众多的学生活动,他也是有请必到,极尽提携后人之全力。无论是讲座、报告,还是颁奖、文艺演出,他都是按时到达,认真以对。今年毕业典礼时,他虚脱在了主席台上,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我想,我们更加努力工作、更加努力学习,对关老来说,或许是一个最大的安慰。事业后继有人,不断发扬光大,九泉之下的他,一定会露出我们早已熟悉了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