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 第1765期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视察山东大学



朱正昌(左二)、徐显明(左一)陪同刘延东(左三)、周济(右一)视察热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


  本报讯 10 月15 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 员刘延东来山东大学视察工作。在山东大学,刘延东先后视 察了千佛山校区、趵突泉校区和中心校区,参观了热科学与 工程研究中心、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机构,看望 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蒋民华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艾兴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文兴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钱逸泰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克明教授。在山东大学办公楼会议厅,刘 延东听取了山东大学领导班子的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 教育部部长周济,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学勇,国务院研 究室副主任江小涓;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省长姜大明,省委 常委、省委秘书长王敏,副省长李兆前;山东大学党委书记朱 正昌、校长徐显明陪同视察。周济、李学勇、江小涓,姜异康、 姜大明、李兆前出席座谈会。
  刘延东在讲话中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山东大学全体师 生员工表示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向山大历届领导班子、所 有为山大的发展做出贡献的老教授、老同志表示崇高敬意和 衷心感谢。刘延东在讲话中说,在参观和考察之后,我对山东 大学印象深刻,同时深感振奋。山东大学确实是一所影响广 泛、特色鲜明的大学,特别突出的有三个特点:一是历史悠 久,底蕴深厚。创建于1901 年的山东大学是我们国家为数不 多的百年老校,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源地之一。一百多年 来,山东大学吸取了齐鲁文化的丰富营养,秉承学术自由、兼 容并包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一种刚毅厚重、朴实无华的山大 人的特有品格。二是名师荟萃,人才辈出。我国很多学术大 家、教育家都曾经在山东大学执掌教鞭。在教师们的辛勤耕 耘下,建校百年来山东大学培养了众多的优秀毕业生,为国 家和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非常好的声誉。三是学科 齐全,成果丰硕。山东大学是我们国家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大 学之一,向来以文史见长著称,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面也有 非常突破性的进展。一百多年来山东大学围绕“为天下储人 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与国家同呼吸,与民族共命 运,历经风雨沧桑不断发展进步,形成了非常优良的办学传 统和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品质。回顾山东大学历史,应 该说山东大学为国家、为山东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 献。每一个山大人都应该为山大百年的辉煌、为山大对整个 人类科学事业做出的贡献感到骄傲和自豪。
  刘延东指出,山东大学作为享誉中外的百年名校,一定 要抓住高等教育发展的难得机遇,在建设高水平大学的过程 中,不断地取得新的成就,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高等 教育发展探索新路,又为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山东经 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刘延东对山东大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一,高举旗帜,改革创新,科学发展。要努力建设有特 色、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山东大学具备很多优势和良好的 条件,应该要有这样一种雄心和决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确立自己独特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山 东大学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 怎么培养人”和“办什么样的大学,如何办好大学”这样两个 根本问题,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办 学观,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山东大学提出的“山大 特色、中国一流、世界水平”的办学目标,制定的学术振兴行 动计划,选择最有可能成为山大特色、最有可能代表中国水 平、最有可能冲向世界前沿的学科进行重点建设,我认为你 们这些计划和设想都是很好的。我希望山大能紧紧围绕着这 些办学目标和计划,在学校建设和学术振兴方面取得重大进 展;同时要充分地利用地处齐鲁大地、孔孟之乡的有利条件, 进一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为弘扬和传播中华民族的优 秀传统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造就更多高素质的、全面 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多年来,山东大学坚持深化教育教学 改革,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提出了富有山大特色的人 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学生以“做人朴实、做事踏实、对事业忠 实”为特色而广受社会赞誉,希望山东大学总结经验,再接再 厉,把育人的经验总结好,在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上做出更 大的贡献。同时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不断地加强改进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 学生教育的全过程。要不断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育 观念,创新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手段和模式,来倡导探究式 的学习和跨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吃苦奉献精 神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要注意培养复合型的人才,学理工科 的要提高人文素质,学文科的要加强自然科学素质。还要建 设一种开放创新、积极向上的大学文化,倡导追求真理、诚信 治学、志存高远、奉献社会的精神,营造一种兼容并蓄、海纳 百川的氛围。希望山大在良好的基础上培养更多的优秀人 才。
  第三,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取得更多国内外有影响的科 研成果。山东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科研力量雄厚。希望山大在 文史见长的基础上,强化基础研究,面向前沿性科学研究,进 一步突出研究重点,加强协调攻关;要充分发挥学校在数学、 功能材料、微生物技术、心脑血管等学科方面的优势,争取在 这些领域取得突破,为国家自主创新做出贡献。同时要重视 提高应用研究水平,一定要面向国家的重大需求和行业的重 要技术需求来大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地培育新的学科 增长点,努力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取得一批标志性的成果,形 成一流的优秀学科群体。从世界各国来看,金融危机之后各 主要发达国家都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因为危机孕育着 一场新的科技革命,而危机过后的繁荣就要靠科学技术的推 动。当前从国家来讲,新能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先进制 造业等是关注和发展的重点,希望山大在这些领域能在重大 突破方面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下转 B 版)
  -----------------转版-----------------
  (上接 A 版)第四,加强社会服务,为国家社 会区域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多 年来,山东大学把服务社会特别是 服务山东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和 发展战略,围绕国家和山东经济社 会发展需求,发挥学校在新材料、 先进制造、化学化工、电子信息、新 药研发等高新技术领域的优势,为 山东建设制造强省、生态强省和文 化强省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年4 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提 出了打造山东蓝色半岛经济区的 设想,这既是山东的发展机遇也是 山大的发展机遇。希望山大在山东 省委的领导下,认真地落实总书记 的指示精神,发挥学科优势,大力 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环保技术、海 洋、物流、信息通讯、先进制造等学 科的发展,努力成为山东半岛蓝色 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支撑;同时要积 极地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和地方区 域的项目,强化和企业、科研院所 的合作,推动产学研的结合,创造 更多的科研成果;并且要加快产业 化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还要充分 发挥人才学科智力优势,为保增 长、保民生、保稳定,促进经济社会 平稳较快发展做出贡献。另外,山 大的人文社会科学力量很强,要积 极发挥宏观决策咨询、服务国家区 域经济发展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 为提升整个国家的软实力做出重要 贡献。
  第五,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用更大的精 力、更有力的措施吸引最优秀的教 师,汇聚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 学术精英,建设一支爱岗敬业、师德 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骨干队伍,形 成优势的科研团队。同时还要加快 改革,强化保障;要完善各种机制, 营造一个鼓励探索、宽容的科研环 境,坚持把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作为 提高创新能力的重中之重,始终把 创新人才队伍作为学校科技创新能 力建设的核心,努力造就一批国内 一流、具有国际影响的科学家和科 技领军人物。
  最后,刘延东对山东大学提出 殷切期望,希望山东大学认真落实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 明确发展方向,不断改革、开拓、创 新,承担起改革发展的社会责任,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中华民族的 伟大复兴,为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 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朱正昌主持汇报会并汇报了校 领导班子建设、学习实践活动、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队伍建设 等方面的工作。朱正昌说,刘延东同 志到山东大学视察并发表重要讲 话,充分体现了中央领导、国务院领 导和省委省政府对高等教育特别是 山东大学的重视,充分体现了他们 对山东大学加快建设国内外知名高 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殷切期望。刘延 东同志的讲话,内涵丰富、催人奋 进,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指导性,对 我们山东大学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明 确的要求,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会 后,我们要认真传达好、学习好、贯 彻好刘延东同志的重要讲话,一是 立即召开党委常委会议,抓紧研究 如何贯彻落实讲话精神;二是要精 心组织好全校师生员工的传达学 习;三是以学习讲话精神为动力,有 效地促进工作,把学习讲话与谋划 学校的中长期发展结合起来,与服 务国家特别是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 结合起来,与服务山东经济文化强 省建设特别是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 济区结合起来,把握机遇、重点突 破,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真正以 扎实的作风,推进学校又好又快发 展,为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研究型 大学而努力奋斗。
  徐显明分别从学校历史和概 况、学校发展面临的问题、今后发展 设想等方面汇报了工作。他从历史 悠久、底蕴深厚,规模宏大、实力雄 厚,学科综合、特色明显等方面对山 东大学历史和概况进行了汇报;作 为中国第一所按章程办学的大学, 章程里“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 强”的办学宗旨已成为山东大学百 余年来发展的深厚底蕴和精神所 在。谈到学校的现状,徐显明从巨大 规模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之间的矛 盾;学科门类齐全,如何培养出冲向 世界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庞大 的师资队伍和怎样建设一支高素质 教师队伍;高标准办学要求和办学 条件有限的矛盾等四个方面分析了 学校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谈 到山东大学的未来发展,徐显明汇 报了启动《山东大学学术振兴行动 计划》、更新办学理念、加强师资队 伍建设、打造平台、改变学术评价机 制、实行大部制、改善办学条件、探 索新的办学模式等方面进行的探索 和努力。
  山东大学教师代表、哲学与社 会发展学院傅有德教授和学生代 表、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2009 级 硕士研究生王夺奎分别作了发言。 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尹薇、常务副校 长王琪珑,党委副书记李建军、仝兴 华,副校长樊丽明、张永兵、娄红祥、 陈炎,两院院士,校长助理王剑敏、 贾磊,部分专家学者,学校有关部门 负责人和师生代表参加了会议。 (文/孙宜山 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