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34期
共和国60华诞献辞
在伟大祖国60华诞的大喜日子里,我们激情满怀,心潮澎湃,与全校师生一道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首先,我们谨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向广大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和全体师生员工致以国庆、中秋佳节的美好祝福和诚挚问候!
60年前,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结束了旧中国国家四分五裂、民族蒙受屈辱、人民灾难深重的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从此,昔日积贫积弱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胜利和新业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举世惊叹的人间奇迹。从港澳回归,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到神舟载人航天,举国一致、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再到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成功举办等等,标志着中国的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凝聚力、向心力也日益增强。
新中国60年的光辉历程雄辩地说明: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会不断顺利向前推进,祖国的未来将会更加辉煌美好。
建国60年来,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实现了大发展、大变革和大跨越,并完成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过渡。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在校学生人数已超过30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3%。在校研究生数达到135.5万人,其中,博士生32.25万人,硕士生103.25万人。与此同时,高校的办学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在中国跨世纪的过程中,先后进行了“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10年来,重点建设的高校整体实力有显著提高,尤其是在办学水平、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高,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大学的差距,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大批优秀人才。
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壮大和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也走出了一条艰苦创业、不断发展的道路。学校虽几经搬迁、调整、合并,饱经风雨坎坷,但一代代中南林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树品牌、创特色,凝练了“求是求新、树木树人”的大学精神,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形成了以林为特色、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的办学格局。特别是自2000年我校实行“部省共建、以省管理为主”的新体制并建立长沙校区以来,学校党委、行政与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奋斗、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办学规模、办学实力、办学水平等方面都产生了显著的变化,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党建工作、师资队伍建设、内部管理等各项工作不断取得可喜成绩。目前,全校上下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扎实推进学科引领、教育提质、人才强校和管理创新“四大工程”建设,努力建设湖南省高水平大学,各项事业呈现出新的局面。
在庆祝建国六十周年的日子里,当我们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的时候,永远忘不了那些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英勇牺牲和杰出贡献的无数革命先烈,更加深切缅怀为党和人民建立卓越功勋的革命前辈!同时,我们也永远忘不了那些为中南林的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老前辈、老领导及广大师生员工、校友、社会各届人士,在此,向大家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老师们、同学们,建国60周年是一座历史的丰碑,铭刻着共和国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昭示着伟大祖国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高校作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引领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让我们以建国60周年为契机,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进一步振奋精神,增强信心,为促进我校的又好又快发展而做出我们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