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 第418期

师 恩 难 忘


  我校德育教研室的首任负责人,我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学界的老前辈,当代中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整体学科的创始人之一,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江西省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会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共产党党员、离休干部、省中医院原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赵永耀副教授因病抢救无效,于2009年7月7日凌晨2时35分在南昌逝世。噩耗传来,我万分悲痛,与赵老共事的一幕幕历历在目。
  赵老于1928年7月23日出生在江苏省靖江县太和乡一个佃农家庭,在旧社会曾放过牛、理发店当过学徒、种过田。1945年1月,年仅16岁就参加了新四军,在苏中军区三分区靖江独立团休养所学习并先后担任卫生员,卫生班长。同年7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党支部小组长。
  赵老在部队先后任苏中军区一分区靖江县靖中大队和华东野战军十一纵队三十二旅九十五团八连卫生员、党支部支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兵团二十九军八十六师二十五团三营医务所医务员、营直属党支部支书,二营医务所医务员、空军徐州基地站休养所正连级主治军医等职。获得过三级解放勋章1枚,荣立三等功3次。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曾参加过卞仓战役的卞仓战斗,淮海战役的连河铁桥战斗、小黑山阻击战斗、永城围歼战斗,渡江战役的突占黄山要寨战斗,上海战役的月浦战斗以及进军福建后的漳厦战役等数百次大小战役。
  1955年7月,赵老任南京军区空军漳州基地场站卫生队休养所副营级所长兼主治军医、卫生队副队长。1958年6月转地方工作,先后任江西棉纺织印染厂职工医院院长、副厂长兼职工医院院长。曾荣获“先进个人”、“模范个人”和“技术革新者”等荣誉称号。
  1964年5月,任江西省中医院副院长。文革期间,任医院革委会主任、党总支副书记。1981年11月,任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兼任江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1984年9月,任江西中医学院德育教研室正处级调研员;1989年4月,被学校评聘为副教授;1990年10月,从江西中医学院离休。
  赵老一生勤学善思,孜孜不倦。在医学美学、医学伦理学、医学辩证法、思想道德修养、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国医学史以及医院管理等领域建树颇丰。先后在全国及省级杂志发表论文55篇;主编和参编《中医美容学》、《医学美学》、《中医伦理学》、《实用中医医院管理学》、《医学心理学》、《中医学简史》等教材和论著23部,并先后兼任中华医学会江西分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分会终身会员、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委员、副主任委员,首届江西省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主任委员、江西省中医医院管理学会常务委员、江西省伦理学会副会长,江西省老年科协理事兼卫生分会副理事长等职,是《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特约通讯员,国家卫生部美容主诊医师认定专家委员会专家。
  赵老一生心系党的事业,工作兢兢业业,为人正派,廉洁奉公。作为一名军人,他视死如归,为抵御日寇侵略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冲锋在前、奋力抢救受伤指战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努力为党工作,体现了一位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作为一名医院领导,他善于创新,精于管理,为医院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一名医生,他德技双馨,深受病人尊敬;作为一名教师,他倾其所学,耐心辅导、桃李满天下;作为一名离休干部,他离而不休,发挥余热,专心著书立说,尤其在近10多年来为当代中国医学美学和美容医学整体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医传统医学美容的萌芽与发展、中医基本美学思想、美容医师的知识结构、我国当代医学美学学科的形成与现状、医源性疾病的新病种—“美容伤害症”、医学美学整体学科的再建设、医疗美容技术理论概念和定位等方面有着独特的、深入的学术研究并撰写论文,在国内外学术大会宣读,并在国内的主要专业杂志发表。他提出“美容外科是一门独特的医学学科”的见解,获得同行专家的赞叹。
  对于教研室工作和学会工作,无论是在位还是退位,赵老均十分关心和积极参与,适时提出工作建议。在他的精心帮带下,一批又一批校内外、省内外相关专业的学术骨干和工作骨干成长起来了。尽管他已经80岁高龄,但每年都要审好几部书稿。就在他去世前一天,桌上仍放着正在最后校对的书稿。
  我们在这里深切缅怀赵老奋斗的一生,学习他英勇无畏、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学术水平和诊疗水平,为振兴祖国医学,为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不懈地努力奋斗!(人文学院 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