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4期
老人终于说话了
在我们爱心病房里,有位年迈的老人来温半个月了还不怎么笑,也没说过几句话。这天他却笑了,也开口讲话了,说得最多的是“谢谢”。
事情还得从半个月前说起。5月28日,我院开始接收来自四川灾区的伤员,其中廖义德老人的情况比较特殊,他没有亲人陪伴而且病情比较危重,因地震引起的左足踝部皮肤坏死伴感染。后确诊老人是胃癌晚期伴转移,合并左足踝部皮肤坏死伴感染,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医院外科专家组成员会诊讨论后认为,老人已无手术指证,且病情危重生命体征微弱,经不起化疗治疗的打击,目前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视患者恢复情况再定治疗方案,预计存活时间只有三个月左右。得知情况后,我们都感到很痛心。
怎么办?灾区来的主要是伤员,我们爱心病房主要也是由外科骨科组成的医生。怎样才能给老人最好的治疗?我们联系医务科协调,把廖义德老人转入专科病房,消化内科病房医务人员马上为老人腾出了一个双人房,骨科医生则定期去消化内科会诊换药。老人在消化内科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病情有了一些好转,但老人总是一个人望着天花板发呆,或者是闭着眼睛在想着什么,没有一丝因病情好转带来的快乐,话很少,也不主动说话。
我们试着去联系老人的亲人,把电话打到了当地转诊的医院,了解到地震发生后老人就与家人失去了联系,具体情况他们也不清楚,怎么办?随着癌症病情的一天天加重,如果有一天,老人不行了怎么办?我们不敢想下去,大家作了最坏的打算,如果万一……我们决定送老人最后一程。
联系还在继续,我们通过一位在市二医工作的四川籍工程师志愿者,跟四川商会及当地政府联系,终于,与老人的外甥女联系上了,但她因为经济原因来不了温州,这时,四川商会特事特办为她买了飞机票,医院则为她安排了食宿问题,就这样,老人的外甥女登上了从成都飞往温州的飞机。
这天下午老人外甥女来到了爱心病房,老人看到家人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一直说着:“谢谢!谢谢大家!” 陈龙(作者系附二院骨科主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