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期
院 校 概 况
宜宾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省属综合性本科院校,位于 “万里长江第一城”———四川省宜宾市。
学院占地1050亩,校舍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6004万元,馆藏图书153.4万册,已建成覆盖教学、办公、生活全方位的宽带校园网,拥有固定资产近5亿元。
学院现设有14个教学系和两个二级学院;开办有覆盖文、理、工、管、经、法、教七大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37个。学院面向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10819人。
学院始终把发展作为学院的第一要务,明确了学院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形成了“以本为本,务本创新;以质为本,进出双兴;以生为本,办学为民”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厚德、博学、笃行、精进”的校训,坚持以评建工作为重心,全面推进学院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地发展,实现了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办学效益稳步提升,完成了“十五”发展规划的既定目标任务并取得可喜成绩,学院先后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最佳文明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造林绿化400佳单位、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语言文字规范化国家级示范校。
目前,全院师生员工在学院党政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评建成果,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把学院建设成为有较好水平和办学效益的、有特色的多科性本科院校而努力奋斗。
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989人,专任教师666人。其中,有正高职称44人、副高职称180人、中级职称330人、博士学位46人、硕士学位322人;另有客座教授32人,外籍教师4人,外聘兼职教师78人。学院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 “3-2-1”工程,通过实施教授工程、研究生工程,加大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强学科梯队建设、加强学术交流、加大科研支持力度等,造就了一支教学效果好、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使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很大发展和提高。
教学科研建院以来,学院实施了”质量工程”和”人才工程”,制定了《宜宾学院教学质量考核方案》、《宜宾学院教师教学质量考核方案》和《宜宾学院教学事故处理办法》等一系列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和规章,成立了教学指导委员会,健全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估和有力的监控机制,完善了“院、系、班”三级评教”质量监控体系。定期召开全院学生学习委员会议,及时跟踪和监控教学质量。实行专业职称评审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2006年12月,学院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7年6月,学院召开第二次教学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我院实施质量工程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确保学院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实施,科学构建学生能力培养体系。
学院治学严谨,学术空气浓厚。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7项;出版专编著49部,参编70余部;发表论文19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466篇,SCI、EI、ISTP收录114篇,CSSCI收录 126篇。学院建有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宜宾研究基地以及结合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阳翰笙研究所、唐君毅研究所、民营经济研究所、抗战大后方文化研究所、高教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资源与环境科学研究所、发酵工程与食品科学研究所、生物制药研究所、会计研究所、光电信息研究所、计算物理和西南特色经济植物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行为实验室、基础教育研究中心、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等科研机构;办有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宜宾学院学报》。
校园文化学院现有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的学生文化活动中心。学院长期关心社团建设,现有江岚文学社、凤凰文艺联合会、演讲协会、电子爱好者协会、科技创新协会、数学建模协会、环保协会、英语俱乐部、书画爱好者协会、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广播通讯社、摄影协会等50余个学生社团组织。有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宜宾学院学报》、《宜宾学院报》,以及学生自办刊物《江岚报》、《凤凰文苑》、《新教育者论坛》、《青年苑》等。学院每年定期举办 “五月的鲜花”和“十月的金秋”大学生艺术节和素质拓展项目,包含绿茵杯足球赛、大型文艺演出、辩论赛、校园歌手大赛、篮球比赛、演讲比赛、大学生青春风采大赛等以“弘扬宜宾学院精神、尽展学子青春风采”、“爱国、爱校、学习、成才”和“社会、学校、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近年来,我院成功地举办了“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制作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学生优质课比赛”、“配乐诗歌散文朗诵比赛”、“‘兰亭奖’书法展”。
学生资助学院成立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建立了以“资、贷、助、补、减”为核心内容的学生资助体系。设立优秀学生奖学金(包括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一年评定一次,享受面超过50%。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减免学费”和“贫困补助”;成立了勤工助学管理服务中心,设立院内勤工助学固定岗位,指导学生开展院内外勤工助学活动。另外,约35%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获得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国家助学金(2000元/年)、广州助学金(2000元/年)、体彩助学金(2000元/年)等奖励和资助。
地域优势宜宾学院的所在地宜宾市,位于四川省南部,东与泸州市毗邻;南和云南省昭通地区接壤;西界凉山彝族自治州和乐山市;北濒自贡市。处于金沙江、岷江、长江汇流之地,川、滇、黔结合部。交通十分便利,内昆铁路、内宜高速公路、西南出海通道横贯市区。距宜宾城中心7公里建成的宜宾二级机场,有飞机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昆明等城市。沿金沙江、石门江可至云南绥江、盐津滩头,溯岷江可达乐山、成都,顺长江经重庆、武汉,东下到上海。宜宾是四川省内具有"铁、公、水、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的区域中心城市之一。宜宾作为生态旅游城市,拥有川南明珠的“竹海风情”、姿态万千的 “石海洞乡”、千古之谜的“僰人悬棺”及西部大峡谷温泉等风景名胜。宜宾学院就座落在“五粮液”飘香的 “万里长江第一城”。
学校地址:四川省宜宾市五粮液大道酒圣路8号邮政编码:64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