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佳文汇集

如何正确地与采访对象争辩?

我们曾说过,采访的本质是合作,因而要换位思考,给对方所需,拿自己所求。但问题是,采访要共赢并不代表要“你好我好大家好”,这样是出不了好采访的。采访者的核心任务是用尽办法让对方摘掉面具,脱掉伪装,尽可能真实地呈现给读者。这需要激发,需要碰撞。如果交锋不可避免,如何正确地与采访对象争辩呢?这不仅仅是个写作问题,还是沟通的艺术。不是辩论,不...

开启媒体客户端2.0时代

经,媒体客户端在中央厨房建设、生产流程再造、主流舆论传播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比如,以客户端为枢纽,重构内容采集和分发机制,落实网络传播的移动优先战略,实现报网端的一体化整合;探索内容叙事、融合形态的传播创新,发挥客户端在频道入口、专题合作、内容运营方面的多元价值。如今,随着超级互联网平台用户规模扩大、连接属性更加强化、日益嵌入日常生活...

做加法多,做减法少:当前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这是基于时代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要求,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文化建设方向和目标,也是新闻事业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近年来,在新兴媒体的冲击和媒体融合的纵深推进下,我国长期形成的中央、省、市、县四级媒体架构,以及广播、电...

主流媒体报道热点事件的作为与作用:以孙国友“跪地求水”事件为例

随着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不断发展普及,传统的依赖于新闻媒体采写编发的信息传播流程已经重塑,对传播生态也产生重大影响。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法学院教授大卫·阿尔赛义德认为,传播生态指的是各种论坛、媒介和信息渠道的结构、组织与可接近性。以往受众习惯于从各大新闻媒体接收信息,如今各家新闻媒体的手机客户端以及微博、微信、今日头条、抖音等平台上,...

"新闻信"在西方主流媒体卷土重来?

Newsletter已持续多年成为西方新闻界的一个热词,甚至成为很多传统媒体的转型抓手。我所知道的包括《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卫报》等在内的西方主流媒体和包括《中国日报》在内的国内一些媒体以及很多新闻客户端,无不在用,且效果甚好。Newsletter可直译为“新闻信”,原指在近代报纸诞生前,人们通过信件将新闻传播给对方或多方的一种...

“有意义”的报道也能做得“有意思”

尤莼洁(数据新闻中心总监):当时看到孟老师的文章后,我就觉得这可以做成一个很棒的可视化产品,我们最初是想做成一个互动游戏,重点是如何在老建筑中安装马桶,或是把安装的过程用图像来呈现。但在推进时,我们逐渐跳脱出原有的报道,因为不能为了融媒体而融媒体,还是需要去思考这个选题核心的内容与价值——城市面貌变化中体现的历史意义与价值。孟群舒:融...

解放小报 2023-06-01

业务探讨丨采访时需要问什么,怎么问?

5月19日上午,我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乌兰达坝苏木乌珠花嘎查采访乡村振兴。我分享一下自己关于乌珠花的采访经历吧。【注:旗是县一级政府,主要领导是旗委书记、旗长;苏木是乡一级政府,主要领导是苏木党委书记、苏木达;嘎查是村,主要领导是嘎查党支部书记、主任。】一、我要知道什么是乡村振兴。这是采访前的基础功课,需要自己查阅。1.实施乡...

吴聊 2023-06-01

城市街头文案,就要很接地气

文案有很多种,有一种文案叫别人家的文案,有一种文案叫甲方的文案,有一种文案叫说人话的文案,有一种文案叫有沟通感的文案...当你想要跟这个城市对话,你对话的对象就应该是这座城市的人,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所以,这样的文案应该来自民间,来自街头。最近小红书有两套文案,是很典型的城市沟通的文案,很接地气,很口语,也很在地化,并且两套文案还不...

文案怪谈 2023-06-01

文案如刀,越磨越亮

但到了下一次写文案时,面对一张大白纸,依然还是两手一抹黑。这种情况,我们俗称:眼睛会了,手还没会。为什么看了这么多技巧依然写不好文案呢?因为理论是高度提纯的,省略了很多细节,当从理论到解决具体问题,必须要填补这些细节,这就需要足够的实践来积累经验。技巧的理论指导,结合具体问题的实操经验,才构成了一个文案在后天养成的基本能力。所以要提升...

文案包邮 2023-06-01

写写写写写写写,写到云开见月明

文案干货文章大家都爱看,每每读来,总感觉人在床上躺,文案心中涨。但到了下一次写文案时,面对一张大白纸,依然还是两手一抹黑。这种情况,我们俗称:眼睛会了,手还没会。为什么看了这么多技巧依然写不好文案呢?因为理论是高度提纯的,省略了很多细节,当从理论到解决具体问题,必须要填补这些细节,这就需要足够的实践积累。技巧的理论指导,结合具体问题的...

文案包邮 2023-06-01

文案金句,绝美俳句

据说在日本人吃河豚的盘子上,有时能见到这样一段文字:偷人家妻子惊心动魄又美味有如吃河豚这是日本江户时代很有名的一首俳(pái)句,虽然有点低俗,但内涵丰富,短短三行,就讲述了一个充满画面感的故事。可能很多人都听过“俳句”,比如“俳圣”松尾芭蕉那首世界上最有名的俳句《古池》:古池青蛙跃入水之音

文案包邮 2023-06-01

文案的天赋,是卷出来的

《引爆点》一书的作者,格拉德威尔曾提出过一个“一万小时定律”,即任何人从平凡到大师的必要条件,就是历经1万小时的锤炼。但这里的“1万小时”,只是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具体这“1万小时”如何构成,才是能否成为行业资深的关键。就像经常有人会问:如何提高文案水平?其实提高文案的方式方法有很多,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多看+多写。当你看得足够广,写得...

文案包邮 2023-06-01

顶尖文案,如何成长

常有人会问:如何快速提高文案水平?对此我也想问:为什么总有人相信弯道超车,认为存在开挂的秘籍?世间万物有一条永恒不变的规律,叫做「惯性」。就像你从一块腹肌练到八块腹肌,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样你从八块腹肌退回到一块腹肌,也不可能一天两天完成。

文案包邮 2023-06-01

10句很有洞察的文案

作为一个成熟的大人,我们不仅要把哭泣调成静音,甚至连大笑都要改成文字。儿童节到了,虽然已经和大人们无关了,但也希望每一个大人都可以少生一点气,多一点孩子气~02-耐心:一种伪装成美德的轻度失望。来自美国作家安布罗斯·比尔斯(AmbroseBierce),他以短篇讽刺小说著称,还著有一本很有名的词汇手册《魔鬼辞典》,主打的就是一个愤世嫉...

文案包邮 2023-06-01

为什么要写大稿?

要不要写大稿其实不是个问题,需要就写。这不简单吗?其实,写大稿是个问题,而且是个很大的问题。很多人不愿意写,而且也写不好,但企业宣传又需要写。这就矛盾了!不愿意写,根本原因的是难写。不愿意写、不写,所以写不好。人们愿意做容易做的事情。这是人性使然。对不容易做的事情,有一种本能的抗拒。在对待写大稿的事情上,一代又一代的年轻通讯员,很多人...

记者的“套路”

有一年,《湖南日报》记者刘爱民带着一名姓段的年轻记者到五局采访,采访对象是当时五局的副局长刘文彬。我乘着这个机会现场学习,一边迅速记下他们说的每一个字,一边思考刘老师提的每一个问题。采访轻松结束,我也记满了好几页纸。怎么写?我心里刚刚浮出这个疑问,刘老师就以他惯有的爽利风格,三下两下讲了一通稿子的主题、结构和重点,要我先写个初稿,再给...

青记独家丨数据统筹视角下主流媒体组织创新探析

去年底和今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发布了《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和《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根据该方案,将组建国家数据局。数据要素将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社会建设的关键性新型生产要素。在数据统筹视角下,主流媒体宜培养系统化、长期化数据思维,将...

青记视点|十问: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闻传播学科创新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新闻传播学科同国家社会发展的命运始终是密切相关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不仅为新闻传播学的发展提供了“中国式”的理路,更为其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应用提出了新的历史使命。只有全面准确地理解了当代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的“中...

同题报道千稿一面?央媒编辑教你这样“反套路”

常有记者说,发展成就类稿件难出彩。这类稿件既定主题(发展成就、美好生活等)、有时甚至是既定采访(组织采访);同题材已刊出稿件内容同质化严重,“新闻”只换采访理由、不换新闻内容;采访对象多为“典型人物”,受访经验成熟,几乎每次采访都能讲出“同一个故事”……然而,这类稿件却是主流媒体新闻从业人员的“必答题”。如何“答好”此题?央媒编辑实战...

庖丁解news 2023-05-24

图书编辑工作要学会转弯

每本书的成功出版,背后都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曲折与困难,正所谓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曾经看到这样一则小故事,禅师问徒弟:“你若往前一步是死,后退一步是亡,该如何?”徒弟脱口而出:“我往一旁去便好。”看似无解的题目,徒弟一句往旁去,瞬间柳暗花明。在编辑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难题,往前往后都不好走,在两难中止步不前,踌躇不定,忽视了转弯...

木铎书声 2023-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