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佳文汇集

玩文字,“玩”的是服从性测试

不是学生试卷上的阅读理解,而是媒体编辑部的真实故事——初审稿:父亲在帮助村民搬运木材时,被倒下的木材砸中头部……他匆匆赶到医院,可惜还是没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二审稿:父亲在帮助村民搬运木材时,被倒下的木材砸中头部……他匆匆赶到医院,但还是没有能跟父亲说上一句话。终审稿:父亲在帮助村民搬运木材时,被倒下的木材砸中头部……他匆匆赶到医院,...

老记说事 2023-08-30

“重走者”的重走:我的“西北角”的新闻情结

作者闫瑞的本硕都是兰大新闻。今年秋季,她又要读博,还是在兰大,导师是李娟教授。闫瑞是我的第二届学生,2010级硕士,我很看重她。她毕业后,追随爱情去了新疆(当时我是反对的)。先是在新疆移动工作5年,后进入昌吉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做教师。重走中国西北角,闫瑞身上有情怀有故事:作为学生,她参加了2011首届“重走中国西北角”接力采访活动,去...

兰大韩亮 2023-08-30

重走西北角新疆线作品+修改记录+采写心得系列展示05

第一稿标题:《麦子地里的醋香——章万泉酿醋记》修改原因:韩爷在看过后,指出主人公并没有和麦子产生联系,整个标题的语言也不够严谨,在韩爷的指导下,进行标题更改。第二稿标题:《子子孙孙,这门手艺要继续传下去——章万泉酿醋记》修改原因:题目仍然过长,语言能够继续精简。定稿标题:《这门手艺要继续传下去——章万泉酿醋记》定稿的标题简洁明晰,强调...

兰大韩亮 2023-08-30

重走西北角新疆线作品+修改记录+采写心得系列展示06

一稿:《张全新的幸福生活:天山北坡的450亩玉米地》二稿:《张全新的幸福密码——玉米地的金色种子》三稿:《张全新的幸福密码——玉米地的金色种子》四稿:《张全新的“金色种子”——天山北坡的450亩玉米地》五稿:《张全新的“金色种子”——天山北坡的450亩玉米地》修改意见:一稿与二稿题目的中心在“幸福”二字,结合文中来看“制种玉米”给张全...

兰大韩亮 2023-08-30

重走西北角新疆线作品+修改记录+采写心得系列展示07

我的稿子修改了许多次,有四次大改和无数次的小改,第一次大改是改我行文的顺序,将原本混乱的逻辑理清楚。第二次大改是改分标题,使得每一个小章节都生动,具有现场感。第三次大改是修改故事的细节,将每一个故事的小情节都细细的打磨,使文章生动有趣味。第四次大改是文章的润色,词语句子的琢磨。多次的小改是修改我标点使用的问题,每一个标点符号都代表着不...

兰大韩亮 2023-08-30

重走西北角新疆线作品+修改记录+采写心得系列展示08

从完成初稿到最终定稿,稿件总共修改了四次,共形成了五版稿件。在和指导老师沟通后,主要作出以下修改。1、标题修改初稿标题为《奇台一家人:把家安在千亩麦田上》,二稿时我还想优化一下标题,思考过后将标题改为《扎根麦田二十七载:奇台种粮大户炼成记》。修改思考:综合整个稿件来看,后面改动的标题反而不是很贴合稿件内容。稿件总体是以种粮大户一家人为...

兰大韩亮 2023-08-30

重走西北角新疆线作品+修改记录+采写心得系列展示09

初稿:《早摘蔬菜,午送到家(引题)太阳花志愿者探访丽阳村半日记(主题)》二、三稿:《十年,“太阳花”盛开在公益路上》定稿:《新疆阜康:“太阳花”夫妻的公益故事》修改思考:我一开始拟定的标题陷入了以事带人的误区里,题目长而复杂,用词不够恰当。最关键的是,新闻价值把握不准确,它直接反映到标题里,影响标题的质量。经过韩爷指导后,我修改我的题...

兰大韩亮 2023-08-30

重走西北角新疆线作品+修改记录+采写心得系列展示10

到达阜康的那天,小城的天空阴沉沉的,好像在酝酿着一场暴雨。我们从大巴车上下来的时候,看见一对维吾尔族的新婚夫妇在一棵树前合影,走近发现,这是一棵“民族团结树”。看到这棵树,我想起韩爷在培训课上讲的,“行进中的鲜活的采访与写作,才是我们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的价值。”于是,我拿起手机拍下了民族团结树,作为一个垫底的备选。我们出发前和晓红老师...

兰大韩亮 2023-08-30

重走西北角新疆线作品+修改记录+采写心得系列展示11

原稿标题《曲子悠扬,从过去飘向远方》定稿标题《新疆曲子悠扬,突围谱华章》。我确定原标题时的想法是“从过去飘向远方”代表着新疆曲子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创新发展的展望。但可能有语焉不详之虞,存在不足之处。定稿标题可能是中甘网的老师考虑到了问题,点明了新疆曲子,避免了指代不明,“突围谱华章”则将新疆曲子从众多非遗艺术中一枝独秀,通过守正创新、与...

兰大韩亮 2023-08-30

采要丰富,写要斟酌——重走西北角新疆线采写心得系列展示13

定稿标题《达尔汗业余文艺队:在西北传唱民族之歌》在改稿时老师有建议改为“行走在乡间牧场的达尔汗业余文艺队”,因为想体现文艺队用不同民族方言唱歌的特色,最后选择了保留原标题。在写采访提纲时就已经定下了这个标题,决定采访达尔汗业余文艺队后就有查找相关资料,发现队内成员都是哈萨克族,但不仅唱哈萨克语民歌,还自学唱了粤语、闽南语以及其他少数民...

兰大韩亮 2023-08-30

采访是动态的——重走西北角新疆线采写心得系列展示14

第一次修改,听从韩爷的建议,将大标题从“渔业小镇”一二见闻改为戈壁滩上“渔业小镇”见闻;为了同第一个分标题风格相符,将第二个分标题“和鱼打了15年交道的杨永斌”改为“我和鱼打了15年交道”,将第三个标题“养鱼还养蛙”改为“我们养鱼还养蛙”;在开头的我们后加上重走中国西北角采访小分队,体现我们的走和见闻。听从韩爷的建议,修改稿件中不准确...

兰大韩亮 2023-08-30

写材料时极易忽略!怎样合理安排行文节奏

写材料的节奏问题,常常被新手忽略,事实上这是让你的材料语言显得成熟老道的关键因素。一般要注意把握好五种关系。一是长与短的关系。逻辑段、自然段、句子、词语,都应该注意长短关系,这是对行文节奏影响最直接的因素。一般来说,建议:1.逻辑段应当各个大致篇幅均等,因为每个逻辑段通常地位是平等的,不宜厚此薄彼。2.自然段最好是长短交错,因为自然段...

海海笔记 2023-08-30

领导,您看这第十稿怎么样?额,我突然觉得还是第一稿好!

写文案、搞设计的乙方,最害怕甲方的一句话:我看还是用回第一稿吧。其实写材料的也差不多,除了工作对象有所区别,本质逻辑是一样的。写材料的,不怕稿子多,就怕反复改。不是有人总结了么:一稿二稿,搞了白搞;三稿四稿,刚刚起跑;五稿六稿,还要再搞;七稿八稿,搞了再搞;九稿十稿,回到一稿。为什么许多稿子要回到一稿?既然要回到一稿,为什么当初不直接...

区域媒体主题报道“自选动作”如何赢得胜势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重大主题报道要出新出彩,创新“自选动作”特别重要。两会报道一直是区域媒体的重大主题报道,新区传媒中心成立两会报道专班,采取融媒传播手段,认真抓好会前、会中、会后报道。除了高质量高标准完成“规定动作”报道任务,在“自选动作”上“深度发力”,聚焦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重点工作,精心策划《“八问钱塘”:怎样抓实今年重点工作融媒...

传媒评论 2023-08-30

区域媒体与地方特色文化传播互彰效应探索

地方文化是一个县域区别于其他地方的个性特质,缙云县在改革开放后着重挖掘和整理了传承1600年的黄帝祭典和黄帝文化,并与仙都旅游景区有机融合,花巨资重建了厚重气派的盛唐风格黄帝祠宇,1998年开始成功恢复“中国仙都黄帝祭典”(分为重阳公祭和清明民祭),每年两场,其主办级别也从县祭升格为市祭,再从市祭升格为省祭,影响从缙云走向全市全省,由...

传媒评论 2023-08-30

人情往来间笔底留温度——谈人物采访报道

有人说,艺术没有诀窍,艺术是人情的往来。最近几年,笔者采写了十几位人物,最大感受是:人物报道与艺术异曲同工,也是人情的往来——人物报道不是口述实录,而是蕴含灵魂和关怀的非虚构创作,需要记者与采访对象建立强烈的情感链接,捕捉对方鲜明的精神特质,写出有温度、有价值的文字。1“工夫在诗外”——提前做足功课,打开采访对象“心锁”,让采访交流更...

传媒评论 2023-08-30

深入一线,才能发现不一样的新闻

作为一名常年身处基层一线的年轻记者,深知调查研究对于做好新闻采编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多年以来,我的亲身经历和我的采编写作,以及我获得的新闻奖作品,都是历经调查研究得来的。当今,党中央号召全党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对于一名新闻工作者来说,大兴调查研究首先要深入基层一线,时刻与广大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摸实情、查实际、重实干,...

传媒评论 2023-08-17

向老一辈学什么|“穷记者”与“富记者”——访《浙江日报》原钱塘周末部主任杨新元

采访组:您1977年正式进入报社工作,当年只有27岁。那一年对于中国来说很不平凡,“文革”刚刚结束,国家宣布恢复高考。作为一名“老三届”下乡知青,您当年是返乡多久后入职《浙江日报》的?是怎样的机缘?杨新元:我到《浙江日报》工作完全是出于偶然。1975年10月,我“下放”农村7年后,被调到湖州永昌丝织厂工作。干了一年不到,有一天,厂里的...

传媒评论 2023-08-17

今天我们怎么做记者|执行力想象力创造力——95后记者的亚运成长记

蓦然回首,今年已经是我行走在新闻道路上的第三个年头了。从2020年6月毕业来到城报社,成为初出茅庐的“新人记者”,再到2021年末被派驻到杭州亚组委一线,全身心投入《杭州亚运》官方会刊杂志的采编工作,一路成长,一路收获,逐渐蜕变为能独当一面的“新闻熟工”。成为亚运记者,于我来说是一份荣耀,更是一份责任与挑战。在媒介融合的时代,年轻的文...

传媒评论 2023-08-17

技术派|大模型来袭,媒体如何“出圈”

随着人工智能从“感知智能”到“认知智能”的转变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量样本的学习和训练需求催生出大模型的快速崛起。在今年7月举行的第六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最受关注的当属各类互联网科技企业推出的大模型,如百度的文心一言、华为的盘古、科大讯飞的星火认知等,共有30余款大模型集中亮相。大模型对于媒体行业将带来怎样的影响,传统媒体又该如何...

传媒评论 2023-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