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文汇集
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持的融媒时代,传统主流媒体如何守正创新,让正能量获得大流量,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是传统主流媒体融合转型的重要任务之一。从近年来中国新闻奖、山东新闻奖获奖作品来看,做新闻的重要方式就是“做新闻点”,做看点、关注点、热点。选好新闻点,再辅以适当的制作方法,让正能量作品实现“刷屏式”传播。选取新闻点与新闻传播...
在“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的目标指引下,四川广播电视台(以下简称四川台)积极主动作为,加强原创生产,制作推出一批具有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精品佳作。重策划,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重策划,要从热点中找选题。选题的高度、宽度和深度决定着媒体内容的品质。热点话题大都能引发持续关注,主流媒体要抓住热点,以鲜明有深度的主题、优质有热度的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本文结合网络舆论生态日益数字化与智能化这一现实背景,探索“善抓热点”在建设主流舆论新格局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利用认知规律发挥抓热点在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上的最大效用。善抓热点,做主流舆论“定音锤”智媒时代来临,深刻改变了网络舆论生态环境,平台内容接口...
作者简介:中国日报欧盟分社社长,高级记者,专栏作家,荣获第十六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2019年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先后在中国日报总社商业周刊、上海记者站和上海英文星报工作,2009年至2018年担任中国日报美国版副主编,并先后兼任中国日报驻纽约和华盛顿首席记者。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如何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和传播力...
媒体融合始于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渠道的中断与失灵。当传统渠道不适应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传播语境并日渐式微时,基于对媒介既有渠道、内容、资源等要素的重新整合来实现主流价值传播力影响力,成为主流媒体的重要任务。从多渠道构建的初步融合跃升至要素融通的深度融合,归根结底,是要解决媒体内容及价值能否高效、有效“可及”公众的问题。只有高效、有效地“可及...
重大主题报道是指媒体对具有重要社会意义、影响深远、关注广泛的主题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报道。与一般的新闻报道相比,主题报道要更具厚度和深度,作品必须经过精心策划和仔细打磨,这在强调争分夺秒、实时传播的新媒体时代,显然不具有速度上的优势。因此在当前的全媒体环境中,我国媒体在主题报道中面临着诸多新的考验与挑战。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
受新冠疫情等客观因素影响,近年来省市级媒体单位出国采访并不多见。在此轮报道策划提出伊始,笔者所在部门和报道组便进行了充分的准备。策划先行,主题尤为重要。由于前往的国家和项目类型不同,大家在出发前分别提交了不同的采访和策划提纲,包括采访主题、采访对象、稿件篇目、报道规模、后期呈现方式以及行程安排等。如烹饪一般,从摘菜、炒菜到端菜,需要通...
于某件时事,友人在朋友圈敲了很长一段文字,从几个方面阐释了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分享。我跟他交流想法时,他突然来了一句:这真的不是ChatGPT写的,是我的想法,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何出此言?原来有好几个朋友问他,这么长一段文字,是不是ChatGPT生成的?他于是有此解释。很有意味的“误解”!这种场景绝非个案,自从ChatGPT流行...
看历史书,为一些记录震撼。早期人类有了文字,刻在龟甲上,铸造在青铜器上,写在泥巴上再晒干或烧制,后写在竹简上,直到发明了纸张,文字才得以方便地书写和传播。今人通过这些历经几千年岁月艰难传送过来的文字,去还原人类祖先的生活变迁和文明创造。如果没有这些文字,今人如何去找寻古人的踪迹呢?令人惊叹和感佩的是,古人自觉的书写意识。司马迁是在遭遇...
“我们不挂靠任何机构,不自我定义,写作我们自己想写、想看的东西。”这是林秋骞在其自媒体账号“荡秋千的妇女”发刊词中的一句,此后总是固定出现在每篇文章的末尾,这是这群写作者们一直坚持、渴望让ta人听到的话。她们总是关注一些不被看见的人,比如在春晚舞台上缺席的女性角色;她们关注女性,在母亲节发布的文章,名为《我们用了一个月,和妈妈一起学习...
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发生6.2级地震。地震发生后,网络上出现了许多所谓的“地震预言”信息。虽然官方和专业机构很快对这些信息进行了辟谣,但一些网民依旧对其“深信不疑”,甚至每到地震都能看到有部分“自媒体”将其当作新闻报道。小牛今天就带大家来盘点一下有关“地震预言”的谣言,看看你有没有中招。01“地震预言”是谣言··...
报纸、期刊、图书是目前纸质出版物的三种主要形态,在形式上都是通过文字或者图片来对特定内容进行表达的。报纸和期刊是连续出版物,而图书是非连续出版物;从时效性来看,报纸的时效性最强,期刊次之,图书时效性相对较弱;在形式上也有一些区别,比如报纸有报头、报眼,一般是4开或8开大小,期刊有年月卷期,一般是16开大小,图书有书眉、扉页,主要是16...
常见一些记者慨叹:没线索可写啊,因而静等着领导分配布置题目。其实,情况未必完全如此。只要是有心人,“偶遇”“计划外”也有题目可写。下面我们来说说这事儿。一、新闻随处可见,看你会不会抓。讲两个实例,看看这些记者是如何抓题目、写新闻的。1.一次“偶遇”,写出了获奖稿。《新民晚报》记者朱国顺(后为该报总编辑),有次出去办事偶遇繁华的淮海中路...
们就此进行一番探讨。一、常见的几种好开头1.写景入手,引人入胜。从写景入手,是写开头常见的一种手法。这里说的写景,不是说写风景,而是说写情景。这情景是人们工作、生活中的情景。如写人物,写他(她)工作时的谈吐、动作、行为;写一个群体(团队),写他们在特定条件下的活动场景。如此写来,具体生动,引人爱读。请看下面的例文:骑着摩托车,驮着工具...
最近重庆綦江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骏在谈到宣讲活动时说,宣讲活动要突出“鲜味”、把牢“真味”、贯穿“本味”,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回应群众关心的话题,第一时间把党的好声音、好政策送到群众身边。任骏这里谈的是宣讲活动要求,但他提出的“三味”(鲜味、真味、本味)理念,对于搞好新闻报道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一、“鲜味”是新闻报道的突出特征。“鲜...
时近岁尾年初,各媒体都需要发一些总结类的文章。这类文章有何特点?如何写好这类文章?下面我们结合一篇例文来谈谈这些问题。一、文贵精炼,长句宜改短句。这是刊登在XX大学学报上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激发宣传“三力”讲好X大故事。这篇文章属于总结类的文章。该文对即将过去的2023年学校外宣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提出了“激发宣传‘三力’,讲好X大...
核心阅读:主流网络媒体的环境报道对于传递环境政策、提升环境意识、彰显环保形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2018年至2022年人民网19854篇环境新闻进行语义网络分析,分析了5年来人民网环境新闻的关键词和主题模型,揭示了人民网环境新闻的重要主题分布,分析人民网环境新闻的报道特点,并提出相应思考。关键词:人民网;环境新闻;环保形象党的二十...
在2022年度浙江新闻奖报刊类消息获奖作品中,湖州日报刊登的消息报道“生态文明国际合作示范区落户湖州”获得了一等奖。该消息意义重大,是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标志性成果,展现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成效和致力于国际交流合作的大国担当。然而,如此重要的一个新闻稿件,差点夭折在领导活动报道模式固化的惯性思维中。1习以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