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编校常识

图书编校质量检查的流程及要点

图书作为语言文字的载体,是传承人类文明、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工具。为督促出版单位提高出版质量意识,多出精品图书,维护读者的文化消费权益,出版管理部门加大质量管理力度,从2011年起持续开展出版物质量检查专项年活动。每年检查都有不同的重点类别,出版单位自查后,由主管部门抽查,同时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以下简称质检中...

编辑校对 2020-07-22 116

采编技能的10年10变

“从没看到有哪一个从未涉足传统媒体的人做出了一个好的新媒体来”。互联网具有鲜明的技术驱动和工具理性特点,技术创新、技能更新始终是网络发展的引领力量。尽管网络新闻业界围绕着是“内容为王”还是“技术为王”一直在争论不休,但是在普遍以到达率、点击率为关键指标的大环境下,新媒体怎么看都更主要是“程序猿”和“理工男”的天下。2008年,“硅谷观...

毛主席为何说“报纸要有知识”?

毛主席为何说“报纸要有知识”?陈尚忠“报纸要有知识”,这是1962年毛泽东主席接见外宾时说的一句话。这句话的内涵很丰富,诸如新闻报道要有知识含量,报纸版面要适度增加介绍各种知识的文章,最好能做到知识散布在报纸版面的字里行间,就像空气弥漫在大自然中一样,这就为报纸发挥“耳目、喉舌”功能增强了生机和活力。

说说编辑的“深入浅出”(下)

二、跳出来,发掘深层次主题?俗话说:题好文一半。作为一种画龙点睛的环节,新闻标题的优劣直接影响传播效果。新闻标题的主要作用是揭示、评价新闻内容和吸引读者阅读。这就要求我们在制作过程中要选择最新鲜、最重要、最有特点的事实和观点,从贴近读者的角度来传情达意。

说说编辑的“深入浅出”(上)

编辑工作是一项细致的工作,但细致决非细小,它要求编辑人员在工作中既要细心严谨,把握细节,又要跳出稿件本身进行思考,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细节决定成败。在做辞章修正工作时,特别需要编辑能沉下心,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制作文章标题的过程中,则要求我们“跳出来”思考,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使稿件内涵得到升华。

稿子要有“六新”,你知道吗?(下)

四、事例的新新闻稿件中,一个新的事例可以救活一篇稿子。新闻是以事实说话的,而新闻稿件中的事例,就是新闻事实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候,编辑会从一篇暗淡稀松的稿子中,找出一个令人眼前一亮的事例,并通过对这一事例重新调查和构思,从而编写出一篇高质量的稿子。那么,什么样的例子才叫“新”呢?一是事迹过硬的事例,起码在一定范围内有影响、有知名度、有...

稿子要有“六新”,你知道吗?(上)

报刊编辑部每天都收到通讯员的来信或来电,询问“我的稿件为什么不能发表?”编辑老师每当收到这样的来稿来电,只能针对你的具体问题做些点拨和解答。其实,编辑老师也是有许多话要说的,譬如,初学写作者共同常犯的毛病是什么?被“枪毙”的稿件的致命弱点在哪里?这里,我们就这一问题谈一点意见,也算是对迫切想是稿件见报的通讯员来稿来电的一个答复罢

编辑阅读与校对阅读之不同

对象、目的、绩效评价标准不同首先,编辑阅读的对象和校对阅读的对象不相同。编辑阅读的对象只有一个,即作者的原创作品。这里说的原创作品,泛指各种形式的书稿,包括著作、译作、古籍校订本、辞书、文选以及其他类型书稿。校对阅读的对象有两个:一个是编辑发排文本,通称“原稿”,一个是依据原稿和版式设计排版打印的样张,通称“校样”。书稿电子化后,作者...

党媒姓党时代,编辑要把这几道政治关

1.政治关主要是指政治立场。报道是否违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否否定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等等。当前国内外有哪些特殊的敏感地区、敏感领域、敏感群体、敏感问题,对待涉及这些敏感问题的稿件应该如何把握,即将签发的稿件中有没有政治性差错,稿件中的观点、议论、提法有没有不妥之处。政治观点和政治倾向有无问题。2...

公安检察法院纪委政法委到底啥关系

我们编辑校对在当今“法治社会”,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大量的涉及法律法规法治的报刊书籍和新媒体的编校工作,但总会有那么一些同行,由于疏忽或根本没有搞清各部门的职责以及相互关系,而写错、编错、校错文稿,导致引火烧身。今天中文编辑校对网就聊一聊公检法纪委政法委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公安、法院、检察院的关系公安是行政机关公安机关是国家的治安机关,负...

最标准公文格式

前段时间,我们刊载了一些公文常用字词辨析,有网友阅读后,希望我们再刊载一些公文格式方面的文章。下列内容,即是中文编辑校对网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GB/T9704-2012),梳理的一些公文格式注意事项,供网友参考和重温,如需全文,请自行去书店购买此标准。1.公文用纸幅面尺...

书刊配图需慎重

在出版的图书、刊登的文章中使用配图可增加可读性和趣味性,是出版领域的惯例。使用他人图片作为图书、文章配图应当取得图片权利人的许可,这一点已大致成为共识。但是,为图书、文章配图是否应当征得图书、文章权利人的同意?具体法律依据何在?实务之中尚多有模糊之处,因此引起的争议纠纷也不在少数。冰心先生的作品多以“童真、母爱、自然”为主题,在少儿出...

新手编辑和校对最困惑的几个问题

下面,就新手编辑和校对,在我们后台最常问的一些问题,集中作一些解答。用数字表示多少年至多少年,后边都加“年”还是只在后一年度之后加“年”?答:只在后一年度之后加“年”。示例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示例2:《2016-2017年中国专科院校排名》示例3:《2015-2016年世界经济...

谁对稿件的差错负责

要办好报纸、避免差错,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作者和编辑都要认真改稿。一般认为报纸出现差错是校对没有把好关,校对人员责无旁贷,这只是一方面。实践证明要想避免报纸出错或少出差错,还得从提高稿件自身质量抓起。报纸差错率高的原因除了编辑责任心不强、校对马虎外,一个重要原因出在没有认真改稿上。如果稿件本身就没有写好和改好,错字、病句一大堆,或者字迹潦...

电子版时代的几种常错应用文格式

书信一般书信(包括请柬)包括五个部分:(1)称呼。信纸第一行顶格写,后面加冒号。(2)正文。第二行空两格写起,转行顶格。可有若干段落。(3)结尾。正文写完,如果正文最后一行空格比较多,可以接着写“此致”“祝”等词语,否则,另起一行空两格或四格写“此致”“祝”等词语。然后另起一行顶格写“敬礼”“进步”等祝颂语。(4)署名。一般写在祝颂词...

读图时代,纸媒编辑如何“制图”

读图时代,纸媒编辑如何“制图”

近年来,纸媒作为传统媒体,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始终在积极追赶新媒体的脚步。特别是已经进入“读图”时代,报纸对于新闻产品“可视化”的重视程度,可说是空前提高。“可视化”既可以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浓墨重彩”,亦可以是日常新闻报道中的“小惊喜”。进入...

传媒评论 2019-10-17 65

中文出版物中,英语大小写字母的使用

许多成语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形成的,有些来源于历史故事、神话寓言或古代诗文,有些具有深层的含义。对于这种成语,仅仅读懂了字面意思,往往还不能确切掌握成语的含义。如果连字面义也没有弄清,便穿凿附会,强作解释,便只能犯望文生义的错误了。请看例子。侧目而视“侧目而视”语出《战国策·秦策一》:“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匐,四拜自跪而谢。”形...

新闻编辑的“五个必须”

何谓图书编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各的理解和认定。用我的实践和语言来表述,即是:图书这种纸介质精神文化产品的策划者、组稿者、编纂者。如果用一句比较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比喻,即是:图书出版的“助产士”和“接生婆”。过去,人们往往把编辑称为“编书匠”,以为只是组组稿子,改一改错别字,没有多少复杂劳动。其实不然,真正能称得上合格的图书编辑的...

流程处理不当对编校质量的影响

1??编辑加工重心后置导致的流程问题。?有些书稿委托经验不足的外编进行编辑加工,三校时责任编辑才开始正式接手,对三校样进行大刀阔斧的修改,甚至此时才最后定稿,补全所有的序言、图片、数据等重要内容。从责任编辑视角来看,相对于加工原稿来说,外编还是解决了一些简单问题或者格式体例问题,编辑可以将注意力相对集中在内容的加工上。但是编辑忽略了与...

2019-09-27 140

编辑的“五个必须”

何谓图书编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各的理解和认定。用我的实践和语言来表述,即是:图书这种纸介质精神文化产品的策划者、组稿者、编纂者。如果用一句比较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比喻,即是:图书出版的“助产士”和“接生婆”。过去,人们往往把编辑称为“编书匠”,以为只是组组稿子,改一改错别字,没有多少复杂劳动。其实不然,真正能称得上合格的图书编辑的...

2019-09-27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