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校常识
Q:期刊“目录”一定要改成“目次”吗?A:这一点有相关标准(GB/T3179—2009《期刊编排格式》),建议统一将“目录”改为“目次”。Q:学术论文中,有“结语”则前面必须有“前言”吗?A:论文四要素: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既是摘要要求,又是内文要求。因此,论文中可无前言。Q:G=mg物理量中的小g用斜体还是正体?A:大部分的新编...
1.法律、法规、规章、国际公约(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年修正本)(3)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20年修正本)(4)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5)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6)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7)著作权行政处罚实施办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2018年修正本)(9)广告管理条例(10...
、书稿存在的较大问题及校对情况1.关于数字的用法问题。书中对年龄、年为跨度的时间、距离的表述上,存在大量汉字数字和阿拉伯数字混用的情况。本校样中,编辑用红笔将大部分年龄、时间统一改为用汉字数字。根据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年龄、时间属于选择汉字数字还是阿拉伯数字在书写的简洁性和辨识的清晰性两方面没有明显差异的情况,两种形式均可。...
本书稿收录了作者关于思考人文主义的演讲稿、学术散文和说理短文,分为上下两编,分别侧重于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梳理反思和对面向未来的人文学发展的规范思考。书稿主题突出鲜明、资料详实准确、论述深入浅出、文风潇洒雅致,收录的文章既独立成篇又相互联结,将对历史事件和人文作品的哲思同现实社会发展需求及现状的关注相结合,具有一定的阅读价值。但是,按照...
本书稿围绕***,结合***理论,从原因论、本体论、系统论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证,主题集中、鲜明,论述系统、周延,结构紧凑、合理,标题简洁、明确,具有一定的阅读价值。但是,按照图书质量管理标准,参照《***出版社稿件编著手册》和《法学引注手册》,本书在内容上、体例上、格式上均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消灭差错、规范统一、润饰提高,特别是在...
除了词典,我还颇“老土”地收集过一些国标。第一次听出版的老师们提起“国标”时,只是出于好奇,到底有多少种呢?于是开始试着收集看看,一份两份,就这样扯出了毛线球的一头。许多只有十来页码,拿起来看是很方便的,要消化却没有那么简单,于是细嚼慢咽慢慢来。我总是先胡乱塞一份在包里,像塞份报纸一样,有时在通勤的路上,有时在等位的空档,就拿出来看那...
“编校我最强”第一季已经告一段落,获得冠军是很开心的事,但不敢因此自恃编校“我最强”。路途遥远,一直觉得自己才刚启程,于是努力保持笨鸟的姿态,坚持做着飞行的练习。受邀做分享当然也是很乐意的,虽然并不知道可以认真地分享给别人什么,只好漫谈一些个人的学习历程,一些算不上方法的方法,就当是记录下自己的编校飞行日记吧。我最想提到的便是词典。看...
根据新华社规定,媒体报道中的禁用词主要涉及了五方面内容,分别是社会生活类的禁用词,法律类的禁用词,民族宗教类的禁用词,涉及我领土、主权和港澳台的禁用词以及国际关系类的禁用词。
在“尽如人意”中,“尽”有全部、所有的意思,“如”即符合、满足,“人意”是人的意愿、想法,所谓“尽如人意”,即完全符合人的心意。这当然是一种很难达到的境界。所以,我们看到的多为否定的用法,如“无法尽如人意”,“岂能尽如人意”,其中用得最多的,是“不尽如人意”。
在书稿中,尤其是文前内容中,经常出现“作者”“笔者”“编者”“著者”等词,意思差不多,但用法上有区别,有必要作些区分。作者的含义较广,一般指文章或著作的写作者,也指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作品的创作者,通常用于他称,不用于自称。例如:在五十几万字的篇幅里,作者通过一半插图、一半对话的形式,介绍了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的人类开发材料的全景...
一、语法1.词性误用。例如:(1)画家田雨霖义务为学生讲座。(“讲座”是名词,应改为动词“讲课”。)(2)这是对他极大的摧残和耻辱。(“耻辱”是名词,应改为动词“污辱”。)(3)他由于顶不住压迫而丧失了原则。(“压迫”是动词,应改为名词“压力”。)
ISBN即国际标准书号,它是国际通用的图书或独立的出版物(除定期出版的期刊)代码。一个国际标准书号只有一个或一份相应的出版物与之对应。?
在“尽如人意”中,“尽”有全部、所有的意思,“如”即符合、满足,“人意”是人的意愿、想法,所谓“尽如人意”,即完全符合人的心意。这当然是一种很难达到的境界。所以,我们看到的多为否定的用法,如“无法尽如人意”,“岂能尽如人意”,其中用得最多的,是“不尽如人意”。“不尽如人意”有五个字,现代汉语中四字格是强势结构,在语言运用的实践中,“不...
图书作为在某一专业、某一知识领域的大信息量的文化载体,具有较专、较深的文化内涵,尤其是学术专著。图书编辑除了需要掌握良好的编辑基本功,对文字、标点、语法等进行加工处理外,还要求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中文系毕业的编辑看不懂大学物理的公式,物理系毕业的编辑可能也不会知道分子式孰对孰错。许多出版社一般按专业将编辑进行归类分工。“学者型”编辑是时...
应用文,一般是指为处理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有关事务而写作的文字,大多有比较固定的格式,如行政公文、法律文书等。编辑应用文则是编辑人员为处理编辑过程中的各种事务而写作的文字,主要有四种类型:选题报告、审稿意见等“内部编辑业务文件”,与作者、读者的往来通信等“编辑工作书信”,为出版物撰写的出版说明、内容简介、编后语等“书刊辅文”及广告...
2019年5月29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了适用于学术图书、学术期刊的行业标准——CY/T170—2019《学术出版规范表格》(以下简称新标准)。为了有助于科技期刊编辑同人准确理解、正确执行新标准,本文拟结合科技学术期刊中表格使用的实际,以相关国家标准为依据,对新标准的几个要求性条款做一点解析,并对若干非要求性条款提出在科技学术期刊中的...
在日常工作中,经常有编辑提问:三线表应该怎么排啊?对于三线表这种“怪物”,如果不是在工作中真实遇到过,或许真的会以为“不就是把全线表中的墙线、行线和栏线都删掉嘛”。但事情远没这么简单。?
前段时间,中文编辑校对网公众号,刊载了一篇《编辑校对也有必要了解一下这些“变化中的名称或词汇”,以利于其他稿件的编校》,编校同行觉得这篇对“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解读利于字词的编校工作,近日,同样是对新中国首部民法典的解读,中国记协网文章《“民法典时代”,新闻采访是保护大,还是约束多?》更贴近编辑和校对本身这个岗位的新要求。现节选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