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新媒体

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中国新闻网总裁俞岚:向“融”而生,打造生态型主流媒体平台

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重要指示10周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这对主流媒体加快媒体融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以国际传播见长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近年来,中国新闻网(以下简称“中新网”)秉持用户思维深度推进融合发展,全力推动重塑外宣业务、重整外宣流程、...

新闻战线 2023-09-08

论道短视频|广西广播电视台:让新民歌“潮”起来

选题策划上,本季《新民歌大会》的10支作品,从歌曲、歌手到创演场景,分别聚焦乡村振兴、文旅发展、民族交融、国际交流等方面,展现出广西各个领域蓬勃发展的态势,以及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面貌。在制作流程上,我们走出演播室,对创演地场景进行新民歌美学的风格重塑,“潮化”平日熟悉的场景,用实景创演秀的挑战感和反差感形成对观众的吸引力,把饱满的...

新闻战线 2023-09-08

这组重大主题报道,全网浏览量1.8亿次

截至2022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随着数字技术持续进化和移动媒介不断革新,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等发生深刻变化。从2015年“十三五”规划提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到2020年“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提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做强新型主流媒体...

新闻前哨 2023-09-08

媒体要做社会稳定的压舱石,而不是吸睛的流量计

但近一段时间我们看到,本应起到社会稳定压舱石作用的一些媒体,在“流量为王”的错误指引下,搞标题党,发低俗内容,甚至充当了谣言的放大器。01部分媒体的错误表现一是搞标题党。现在有些媒体文章的标题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震惊!……”“劲爆!……”“定了!……”“火了!……”大到一地宏观政策,小到天气交通信息,都是让人紧张兮兮点进去,一声长叹...

国际传播新赛道|黄楚新:国际传播新机遇和新优势主要在新媒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取得显著成就,科学技术向着世界领先水平迈进,但在当今国际传播竞争中,中国国际传播能力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第一是文化认同度受限,话语鸿沟仍存。中国文化语义复杂,属于语境庞大的高语境文化,由于信息接收和传递表达方式不同,对信息传输者的语境表达要求以及信息接受者的理解转化能力都有着较高的要求,极其容易形成对价...

如何让数据新闻更好看?

数据新闻,又叫数据驱动新闻,是指基于数据的抓取、挖掘、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呈现的新型新闻报道方式。[1]如今,数据新闻在中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许多媒体都对数据新闻进行了很多的探索和实践,有的还做成了名专栏,比如新华网的数据新闻栏目、澎湃新闻的“美数课”栏目、财新网的“数字说”等。数据新闻可以更直观、更有说服力地展示重大事件、社会问题和政...

青记独家丨网络暴力刑事和民事治理评析

2022年11月起,国家网信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等国家部门相继单独或联合发布了三份政策性文件或法律法规,引起全社会对网络暴力的高度关注。国家致力于构建网络暴力的多元治理机制,但如果聚焦于刑事和民事治理,也有相关的问题值得评析。网络暴力多元治理机制的构建2022年11月2日,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发布《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

青记独家丨情境不对称条件下网暴综合治理的目标取向与路径探索

络暴力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但是对于网络暴力的认知,需要具有“史感”与“网感”。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一经引入,在相关研究中就开始出现对网络暴力元素符号、“不良信息”[1]等进行的研究;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随着Web2.0时代社交媒体的兴起,一系列“新媒体事件”中出现了如话语争斗、人肉搜索等“对立认同”的对抗性话语生产[2];而...

青记独家丨网络暴力治理中的媒体责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发展,网络热点事件的爆发过程中,时常出现隐私曝光、舆论批判、人肉搜索等网络暴力行为,互联网的便利性和匿名性使得网络暴力的传播变得更加便捷和隐蔽,不少网民出于道德义愤或不明真相等原因,针对热点事件的当事人表达负面情绪和极端观点,随意地对他人进行谩骂和人身攻击。《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

青记独家丨主流媒体从“内容共创”到“价值共创”的发展进路

传统观点认为,企业和顾客在价值创造中为独立角色,企业创造价值并在价值链上线性传递给顾客,顾客是价值使用者和破坏者(Normann和Ramírez,1993)。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价值不再是由企业单独创造,而是企业和顾客共同创造(Prahalad和Ramaswamy,2000),由此,价值共创的研究开始受到关注并不断发展。国外有关价...

青记独家丨在思维和技术的迭代升级中打造大评论

当前,新闻舆论工作越发要求以“评论制胜”来进行引导,各大媒体机构也都希望评论能成为直接参与市场竞争的利器,一个普遍的共识就是评论的价值、地位越来越高,也深受重视。与此同时,媒体又都面临一个共同难题——评论人才极其短缺、高质量评论产品稀缺。尽管几乎所有媒体领导都深知评论的重要性,但很少能从体制机制、价值激励、薪酬保障、团队建设等层面,来...

青记独家丨地方主流媒体国际传播的叙事流变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作出重要部署,强调“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1]。如何使得地方故事深入人心,开展富有实效的国际传播,成为当前地方主流媒体必须...

全媒体时代,体育赛事报道还需要文字记者吗?

8月23日,杭州亚运会开幕倒计时30天。这是中国第三次举办亚运会。在传媒行业加速变革的当下,通常比赛结束后几分钟快讯、消息稿就已经上网。而混采、新闻发布会结束三四个小时左右,采访实录甚至通稿也会上传到赛会info系统。观看直播,还能听到现场观赛没有的专业讲解。那么文字记者为什么还要去现场?在现场,文字记者又能发挥哪些作用?让我们一起听...

庖丁解news 2023-08-30

十问微博热搜

微博热搜以分钟为单位更新,是社会公众获取新闻资讯的重要窗口。一方面,热搜能够聚焦和放大信息,帮助用户快速从海量信息流中提取有用信息,另一方面,热搜根据用户搜索行为和讨论行为生成,或由话题主持人产生,某种程度上是平台用户决定了公共议程设置。然而,近年来对微博热搜的质疑声音越来越多:鸡毛蒜皮新闻屡上热搜、明星八卦霸榜、水军刷榜横行……有人...

庖丁解news 2023-08-30 1

区域媒体主题报道“自选动作”如何赢得胜势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重大主题报道要出新出彩,创新“自选动作”特别重要。两会报道一直是区域媒体的重大主题报道,新区传媒中心成立两会报道专班,采取融媒传播手段,认真抓好会前、会中、会后报道。除了高质量高标准完成“规定动作”报道任务,在“自选动作”上“深度发力”,聚焦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重点工作,精心策划《“八问钱塘”:怎样抓实今年重点工作融媒...

传媒评论 2023-08-30

区域媒体与地方特色文化传播互彰效应探索

地方文化是一个县域区别于其他地方的个性特质,缙云县在改革开放后着重挖掘和整理了传承1600年的黄帝祭典和黄帝文化,并与仙都旅游景区有机融合,花巨资重建了厚重气派的盛唐风格黄帝祠宇,1998年开始成功恢复“中国仙都黄帝祭典”(分为重阳公祭和清明民祭),每年两场,其主办级别也从县祭升格为市祭,再从市祭升格为省祭,影响从缙云走向全市全省,由...

传媒评论 2023-08-30

技术派|大模型来袭,媒体如何“出圈”

随着人工智能从“感知智能”到“认知智能”的转变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量样本的学习和训练需求催生出大模型的快速崛起。在今年7月举行的第六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最受关注的当属各类互联网科技企业推出的大模型,如百度的文心一言、华为的盘古、科大讯飞的星火认知等,共有30余款大模型集中亮相。大模型对于媒体行业将带来怎样的影响,传统媒体又该如何...

传媒评论 2023-08-17

“硬核”主题如何打造成“爆款”?

2023年4月初,宁波日报报网围绕“调查研究”这个关键词,以陈剑平院士在宁波市鄞州区东吴镇,扎根基层调研实践,致力探索乡村振兴共富之路为切口,历时一个月采访调研梳理,通过深度解读,视频专访等形式,在甬派客户端推出《“大学小镇东吴故事”院士领衔——探索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新模式》系列报道,展示了大学理论在基层的实践后给予小镇全方位变革,描绘...

传媒评论 2023-08-17

地方媒体深化精品短视频生产方法论

移动互联网时代,短视频早已不是对网络素材的二次加工,而是逐渐成为新一代的主流表达形态,成为能够实现新技术形式的通用载体。作为“四全媒体”的最佳诠释者,短视频可以与所有媒介和渠道产生关联,组合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全新连接方式。同时,短视频制作也向专业化、品牌化的方向转变,催生了“短视频+”的产业新格局,这也为各地方媒体推进融合提供...

传媒评论 2023-08-17

新媒体时代新闻采编的创新思路

信息技术持续发展并不断深化应用,使得传播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积极推进媒体融合,受众可以更及时、更全面地了解新闻事件,实时分享、互动。新媒体时代,大众信息获取渠道丰富,对信息鉴别的能力提升,对信息质量提出更高要求,无形中给新闻从业人员的采编工作带来挑战。在此背景下,新闻从业人员需结合新媒体时代特性,对采编...

中国报业 2023-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