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方法技巧

防止写作出错的必备二十五法

1、从文内表述前后相互矛盾中来发现差错,减少和消除差错。所谓“文内前后表述相互矛盾”,一共有14种表现形态。1.从人物姓名的前后对照中来发现差错和消除差错。某编辑在一张大样上的同一篇稿子里发现,写到一个人的姓名时,姓不一致:一处写“陆成侯”,另一处写“乐成侯”;名也不一致:一处为“乐成侯”,另一处为“乐成候”。到底是姓“陆”还是姓“乐...

浙江日报 2019-10-22 31

五条诀窍,给新闻写作加点“文学料”

新闻语言的根本任务是记录事实,它要求准确、精炼、鲜明、生动。虽然新闻报道中的语言不能以文学的审美标准来衡量,但这并不意味着记者笔下的字眼可以是枯燥乏味、呆板无趣的。“把事物简洁明了地表达出来需要技巧”,“准确、明晰、优美的语言”应该成为新闻语体的一种自觉追求。①带有一定程度模式化、“短平快”的报道,要提升其传播价值,记者用心琢磨文字是...

新闻与写作 2019-10-21 76

会议新闻难出彩,怎么办?几招搞定!

会议新闻是记者和通讯员最常写的稿件。但会议新闻稿最容易产生一般化、老一套的情况,写这个会议和那个会议都差不多。会议报道常会出现内容死板、套话太多、文字太长、可读性较差等情况,难以出彩。一、常见的一些毛病:许多人在写会议报道时,常用的词是:“红旗招展”“锣鼓喧天”“隆重开幕”“胜利闭幕”“深入领会”“认真学习”“坚决贯彻”“一致同意”“...

老记说事 2019-10-21 94

教你防止写作出错的必备二十五法,以后就这么写!

从文内表述前后相互矛盾中来发现差错,减少和消除差错。所谓“文内前后表述相互矛盾”,一共有14种表现形态。1.从人物姓名的前后对照中来发现差错和消除差错。某编辑在一张大样上的同一篇稿子里发现,写到一个人的姓名时,姓不一致:一处写“陆成侯”,另一处写“乐成侯”;名也不一致:一处为“乐成侯”,另一处为“乐成候”。到底是姓“陆”还是姓“乐”?...

你会巧妙加入丰富的细节描写吗?

新闻报道不仅要对新闻事件本身进行报道,还要对社会中的一些焦点人物和读者比较关心的事件进行报道,通过记者独特的视角为人们讲述平凡生活中的一些人和事,同时也可对事件中的一些先进个人进行宣传,为社会树立榜样。而在此过程中,巧妙地加入丰富的细节描写,能够更好地揭示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也可以让人物和事件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讲好故事要有“内心戏”

过去十年,做了一些重要的选择。2008年,拿到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士一等荣誉,前辈一句“你看起来很像记者”,放弃直博报考新闻学院;2011年,在中国日报写英文特稿,父母一句“你写得再多我们也看不懂”,下定决心回到杭州,机缘巧合来到浙江日报。现在的我,是一名记者,写的是父母看得懂的文字,努力着不负当初的选择。人生能拥有的十年不多,以记者的...

传媒评论 2019-10-20 52

重要报道如何高质量“速成”

——几篇“大稿”的采写过程与亲历内容提要在信息传播手段多元化大背景下,重要报道就是一场场“速战速决”的“战役”。特别是典型报道、监督报道、重大新闻发布会,给记者带来诸多挑战。要想快速成稿,须见缝插针采访、声东击西周旋、多套方案应变。关键词重要报道速成稿件舆论监督应变技巧文/贾立君新闻资讯传播形式丰富多彩,信息多得令受众目不暇接的时代,...

《中国记者》 2019-10-20 55

行业报道更需视角新内容深

新媒体时代,读者阅读习惯发生根本性改变,但是阅读口味却没有明显改变,视角新、内容深的报道依然为读者津津乐道。行业报读者专业、内容专业,要写出拨动读者心弦的独家新闻、深度报道,必须在挖掘新闻线索方面下功夫。在这方面,《中国组织人事报》挖掘线索求新求深,以“新”“深”取胜,喂饱喂好读者,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提高。上情中寻新政行业报...

说说“不按套路出牌”

在赵本山的《卖拐》系列小品中,屡屡被“忽悠”受骗上当的范伟指责赵本山“不按套路出牌”,引起不少观众的共鸣。用“不按套路出牌”来谴责做人不讲道德,不仅可以理解,也切中时弊;而在小品创作上,这种“不按套路出牌”,恰恰又是制造包袱和笑料的大可肯定的艺术手法。倘若用在写文章上,这种“不按套路出牌”恰恰是文章成功的法宝和秘诀。老作家沈从文曾把这...

你值得拥有的极简写作法

心之所至,即笔之所至。——威廉·华兹华斯此标语愿所有正在写作的朋友都能看到:博主、作家、记者、诗人、剧作家。即使你不在这些人之列,也无法否认这句话的影响,因为大部分人在用心写作、创作,或是交流的时候,都离不开这个美妙的工具——语言。过去的几个月,是我创作的瓶颈期,我想尽了一切办法,希望能够冲破瓶颈。过去的每天,我都会静坐一会儿,开始冥...

新闻与写作 2019-10-20 36

如何利用词频写好解读类文章

原标题:如何利用词频写好解读类文章快速、准确地统计出词频数据是解读类文章的基础,要想事半功倍必须熟练掌握统计工具。简单堆砌词频数据很难吸引读者,第一步要筛选出最能支持观点的数据,第二步要对所选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将数据可视化更利于读者阅读和记忆,数据和可视化编辑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词频解读类文章是典型的技术加内容双轮驱动的作品。解读...

地方媒体如何参与全国性重大主题报道

地方媒体如何参与全国性重大主题报道

地方媒体如何参与全国性重大主题报道——以浙江日报“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报道为例陈新梁2017年年末,中宣部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大型主题采访活动,除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17家央媒外,另有5家地方媒体(其中两家为省...

传媒评论 2019-10-20 73

说说新闻的“第二落点”(下)

二、拓展和延伸新闻视角捕捉新闻的“第二落点”,就是用一种拓展和延伸的视角来看新闻事件,并发现与之不同的相关新闻。“第一落点”与“第二落点”互相配合,互为补充,从而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式报道。来看一个事例。那是1999年11月初,有关方面披露了朱镕基总理对北方交大第二附属中学的同学提出关心环保的建议作出批示的消息,1999年11月3...

说说新闻的“第二落点”(上)

新闻报道中,一个关注率很高的新闻事件往往能够引发出与之关联的其他新闻事件,这些事件也许已经存在,也许即将发生,但其新闻价值是由前者引发或提升的。这些新闻事件,相对来说就是新闻的“第二落点”。尤其是当我们错过新闻的“第一落点”时,追踪新闻的第二、第三落点的意义便凸显出来。一、“第二落点”的报道价值近年来新闻界有一个新的名词——新闻的“第...

新闻资讯类自媒体新闻写作创新分析

作为自媒体写作平台的标志之一,微信公众号在新闻写作领域的推陈出新,令其发布模式既具备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更依托其精准的内容投放、多样化的推送方式、近乎100%的到达率满足了公众获取新闻资讯的需求。腾讯公司推出的微信公众号“新闻哥”於2013年6月成立,在“换个姿势看新闻”的口号下为公众提供新闻,形成了幽默、搞笑、吐槽的风格。...

视听 2019-10-19 69
挖掘暖新闻背后的细节

挖掘暖新闻背后的细节

原标题:三次实地采访,挖掘出暖新闻背后的超暖细节2017年5月15日,由我单独采访写作的通讯《衢州初中生突发脑溢血昏迷15个月,班主任老师为了唤醒他在病榻前讲故事》在钱江晚报上刊登,故事讲述了衢州市衢江区第一初级中学女教师童淑芳和学生章浩杰的故...

传媒评论 2019-10-19 83

锤炼语言功,不妨从三个方面下手

语言功夫是记者的看家本领。要将之锤炼好,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多下心思。叙述语言:多了引人入胜的“活水”“上边千条线,基层一针穿。到了村一级,就算见底了,大事小情不办利索,群众会拿指头背后戳你,闹不好还有人指你鼻子骂大街。”“开场喇叭一响,我俚脚底就发痒。一场戏一看,浑身的毛病眨眼工夫就没了。”“一家人,一家事。一家事,一家办。这种三岁伢...

公文写作的十个基本功

起草公文是机关干部的一项基本功。作为机关干部,要想提高机关公文写作能力,成为公文写作的行家里手,须牢记以下十大关键词:登高望远起草机关公文,就是要善于站在全局和理论的制高点上思考问题、提出对策,文以载道,突出文字材料的思想性,给人以启示和共鸣。文章依赖“思想”而永生,因无“灵魂”而猝死。写材料首先一定要注意提炼“思想”,善于站在讲政治...

秘书工作 2019-10-17 66

导语写作技巧

分析一下这些较好的导语,我们可以看到,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都有一种动感。有的是运用了最活跃的动词,有的是有活动的场面,有的表现了人物的动作,甚至有的表达了动作的声音。因而这些导语一改平铺直叙概括写来的老套写法,化静为动,给人以身临其境和新鲜的感觉。不少经济新闻要反映党的方针、政策,要指导实际工作,其内容有一些是比较枯燥的。特别是在一...

新闻与写作 2019-10-17 191

写邮件时,你不应该忽略的原则和细节

电子邮件是职场最基本的工作沟通形式,无论微信沟通多么畅通无阻,正式的文件还是会通过邮件来传输。然而,如何通过邮件准确传达你的沟通意图?如何通过邮件展现你的职场礼仪与态度?如何让撰写邮件的过程更加高效简单?主题清晰,用词规矩主题,往往是绝大多数人对于邮件的第一印象。邮件的内容及其重要性,在主题上可以展现得淋漓尽致。1.标题要简洁、干练。...

新闻与写作 2019-10-17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