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方法技巧

写作到底要不要迎合读者?|症在写作

写作是个人的,也是大众的,除非你只想写给抽屉看。因而,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一直相当微妙。到底要不要迎合读者?到底要不要迎合市场?我觉得很好读者却不买账……这些问题长期盘踞作者“迷茫榜”的前列,以致于“理性之我”和“感性之我”一直互掐。最近,一位作者倾(tu)诉(cao)了他的困惑。叶老师好,我是一名快毕业的大学生,喜欢写作,也喜欢看书,之...

稿子总是烂尾怎么破?这5招值得试试

有两种东西容易烂尾,一是房子,一是稿子。我当编辑的时候,每个记者(作者)都是拍着胸脯出发的,到后来却躲着我。一开始我还担心人失踪了,后来才知道:稿子烂尾了。好作品都是相似的,烂稿却各有各的烂,而烂尾绝对是烂中王者。稿子写完了,总还有得救;没写完,神仙也难续。而且稿子一旦烂尾,心气就泄了,时机也过了,等待它的大多是电脑回收站。如何防止稿...

这道高考作文题,你会怎么写?

只要人类还有求知欲和好奇心,故事就会一直在。故事是人生经验的延伸。我们来到这世上,各有角色,但终究只有一辈子。庸常的生活永无尽头,如何能体验更多不一样的人生呢?故事可以。忙碌的木匠,也许正在凌乱闷热的工坊里跟着航海家环球旅行;赶地铁的文员,可能正在将军的回忆录中思考和平。故事是最好的道理,是模拟的人生,更是通往世界和人心的钥匙。人性的...

从无脑吐槽到优质练笔,其实只差一句话|症在写作

叶老师你好,之前听过你的课。你建议用自媒体每天练笔,我试了一段时间,总是进不了状态,很多时候不知道写啥,或者只是一些很无脑的吐槽。例如,楼下开了家面馆,我去尝尝。很不好吃,但我脑子只有一句“楼下新开的面馆真难吃”,后面就不知道写啥了。如何改变这种词穷的状态?我想写有营养有意义的东西,真正养成练笔的习惯。是不是我不适合用自媒体练笔?诱惑...

上下班路上就能写出1000字?碎片化时代的语音写作法

写作难也不难,就六个字——开始写,不要停。前半句还好办,或许某个小鸟飞过窗前的下午,觉得世间美好,动了付诸文字的念头,于是拉开椅子,坐下来,奇妙之旅就开始了。但是,后半句却不太好办。“不要停”难倒多少英雄汉,“没时间”成了万能的吐槽。雄心也就这样被啃碎,有人每日一碎,有人永远碎了。那问题来了,我们是真的“没时间”吗?说这话的人是有潜台...

这样省略,文笔立马加分|文字微操

汪曾祺说写小说就是写语言,虽不全面,倒也实在。文笔确实是作品的门面,直接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不过,文笔不是多懂几个词句这么简单,本质是语感和思想,是系统能力。既有宏观影响,例如阅历、思考深度、知识结构等;也有微观因素,如词汇、行文法则、用语习惯等。前者需要时间,急不得,后者则可通过刻意训练,立竿见影改善提高。不管快练慢练,多打磨、多思...

企业新闻怎样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

企业被称为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企业兴旺稳定,则经济兴旺稳定。要使企业新闻人人爱“闻”,必须努力做到“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接地气,发掘企业与普通公众的相关性据《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企业”的解释为“从事生产、运输、贸易、服务等经济活动,在经济上独立核算的组织,如工厂、矿山、铁路等”。由此可以看出...

新闻前哨 2023-06-01

日均近30条原创稿被央媒转发,怎样做到的?

截至2023年1月1日零时,极目新闻全媒体用户数突破1亿。其中,客户端、微博和抖音三大平台用户数均超过2000万,微信用户量突破600万,多个平台用户数居中部第一,全国前列。2022年,极目新闻“两微一端”总发稿量超过25万条,其中,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主要央媒转载的原创稿件近万条,日均转载量近30条。这些央媒转载报道,导向正、...

新闻前哨 2023-06-01

发行量过百万的期刊,是怎样打造爆款文章的

故事带给人们的是图像化、形象化、情节化的记忆,比单纯的道理更让人记得住、记得牢。《特别关注》从创刊起便受到市场热烈追捧,期发行量一度高达437万份,即便在传统期刊面临时代挑战的今天,依然保持着超百万的期发行量。用爆款思维选故事、讲故事,正是这本期刊20余年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如何判断好故事好的故事要建立起共情效应,让受众感觉这个故事和...

新闻前哨 2023-06-01

纯干货!网络评论写作技巧来啦

网络新闻评论,其定义是“通过网络媒体就当前新闻事件或事态发表评价性意见”,是解读新闻的一种重要形式。从中央到地方,许多网站创建了品牌评论栏目,如人民网的《观点频道》、新华网的《新华网评》、红网的《红辣椒评论》、荆楚网的《东湖评论》等。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网络新闻评论写作应具有“六度空间”思维,即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有高度、有厚...

新闻前哨 2023-06-01

你知道写好人物故事的这些秘诀吗?

你知道写好人物故事的这些秘诀吗?陶建群一篇好的人物报道,需要有对话、细节、动作这三个要素。运用好这三个要素,就能把人物写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先说对话◇精彩的对话,不仅是表达人物性格特点、展现内心世界的需要,而且最能反映其思想品格、价值取向、精神本质,给人以教育和启迪。前不久,人民日报高级记者、记者部原副主任王学孝写的《别叫我钱老...

特稿的问题意识

特稿虽然是一个讲故事的部门,但是恰恰要越过单纯的对故事的描述和记录,抽象出我们对故事的洞见展示给读者,可是如何提出一个有质感的问题呢?我们部门选定选题后经常会作如下思考:目前这个问题在哪一个抽象层次?是否有可能再提高一个层次?我举两个例子。去年,郑州富士康工人逃亡事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但很多媒体的报道都比较同质化,他们回答的是工人为什...

解放小报 2023-06-01

案例分析丨头版头条写什么?怎么写?

的梦想,也是许多记者的梦想。今天,我和大家一起聊聊头版头条写什么,怎么写。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说得未必完全正确,如有不同意见,欢迎留言讨论。文字内容较多,为方便大家快速阅读,就不配相关报道的截图了。头版头条是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集中体现,既要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更要实现增信释疑、凝心聚力的价值。我...

吴聊 2023-06-01

案例分析丨到基层调研如何让群众讲真话?调研报告怎么写?

许多通讯员是党政领导干部,都在基层搞过调研,也有很多宝贵经验。关于如何开展调研,我就不班门弄斧了。今天,我主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习体会。首先,到基层调研如何让群众讲真话?中国农村杂志社副社长、副总编辑夏树在著作《党员干部语言能力12讲》(中组部全国党员教育培训优秀教材)中,专门有一章讲到“到基层调研,怎么说”。夏老师说,到基层调研,...

吴聊 2023-06-01

业务思考丨写新闻,就应该像节水一样节字

我们经常会看到节约用水的提醒,但很少有人看到节约用字的提醒。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缺水。地球的储水量非常丰富,有14.5亿立方千米,但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仅有0.26%。我国人均水资源只有2100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13个国家之一。我们之所以没有意识到节约用字,特别是写新闻的时候,能用10...

吴聊 2023-06-01

把文案,写到海枯石烂

《引爆点》一书的作者,格拉德威尔曾提出过一个“一万小时定律”,即任何人从平凡到大师的必要条件,就是历经1万小时的锤炼。但这里的“1万小时”,只是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具体这“1万小时”如何构成,才是能否成为行业资深的关键。就像经常有人会问:如何提高文案水平?其实提高文案的方式方法有很多,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多看+多写。当你看得足够广,写得...

文案包邮 2023-06-01 1

消息标题这样改对不对?

近日,由共青团湖南省委、中建五局团委主办,湖南省青少年活动中心、投资公司团委承办的第95期【青春有约·缘来是你】“邂逅溪悦荟·建证更幸福”大型沉浸式剧本杀主题单身青年联谊活动,在中建五局投资建造运营的溪悦荟举办。在浪漫五月天,开始了—场独特、新颖、有趣的心动之旅。湖南省青少年活动中心、中建五局投资公司及城市运营公司相关领导出席活动。活...

对话极昼工作室陶若谷:什么是编辑眼里的好故事?|对话编辑

Q:您对选题的关注,对于新闻事件的把握,其实一直都有一个比较成熟清晰的关注焦点和价值判断。可以展开讲讲您的选题价值标准吗?A:这个和个人兴趣的关系比较大的。我自己喜欢观察“人心隔膜”,它可能不属于时代症结,不是说某个时代特定的问题,在我们的时代还依然有这个东西。我印象比较深的是“谷雨实验室”写过一位武大教授卷入了他女儿的耽美案,从个人...

文案如何越写越好?这是我压箱底的秘诀。

怎么写好文案?如何越写越好?对这个问题,可以提升的方向肯定不少,可以用上的方法也很多,你去网络上认真搜索一下,至少40%的信息是有帮助的。我之前也写过很多帮助文案人成长的文章,主要都聚焦在文案的认知、思维,以及方法论上,根据反馈,确有其效。这篇文章我想换个角度,不聊大的思维和概念,也不讲直接上手就用的技巧方法,就是单纯说说文案的“写”...

木木老贼 2023-05-24

“写稿之乐”征文|余佑学:盯着“头条”写文章

今天,《老记说事》(ID:laojiss2017)微信公众号推送“写稿之乐”专栏文章之二十三,中国人民银行作协会员、陕西省金融作协会员、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写作协会副主席余佑学的文章《盯着“头条”写文章》,讲述他的写稿之乐!同时,敬请大家积极参与,贡献力作!23写稿之乐盯着“头条”写文章余佑学“报道员”在部队是一个不占编制却广泛存在的称呼...

老记说事 2023-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