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技巧
央媒报道时政新闻,记者专业素养要到位,新闻内核价值要具备,为百姓民生大事不嫌累,各种技术要充分利用不浪费,表现形式、语言风格却可以生动活泼不乏味。?
写稿时,常有这样的情形:虽对手头掌握的资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也从具体定题到粗拟行文进行了大体构架。但在落笔成章时,却发现稿件主题走了样,一些本来很生动的材料,却写得平淡无奇。?
人们都喜欢看人物通讯,这对我们媒体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把人物写得生动感人?把人物选好是第一条,同时在写作上富有悬念也是重要一条。今天刊发的这篇文章介绍了这方面情况,现与大家分享。?
好记者需要历练出能够写、写得好的不凡“笔力”。具体体现在:弄清楚素材哪些取、哪些舍;落墨何处详、何处略;运笔何时重、何时轻。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感人肺腑、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新闻佳作。在实践中,我们倡导的记者理念是——新闻发生之时就是“出发之时”,事发现场就是“采访现场”,回程车上就是“写稿平台”……
本报讯(记者张觉尹通讯员李先平)“写作看似没有门槛,好像谁都能写,其实很难。”近日,在凤凰木·梦空间举办的第32期闽风文学品读会上,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谢泳做了题为《文学创作如何选题?——从人物传记说起》的讲座。
公文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形式法定职权、处理日常事务时经常使用的文体。与其他文种不同,公文是传达党和国家政策方针、发布党规政令、指导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文字工具,有其特定的行文格式和具体...
新手有个怪圈,看了好文章,享受了好文字,如经脉尽通般舒爽。待自己再动笔,却如梦一场,没蹦跶两步又踩泥潭。最后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使劲想词,注意格式,就是不够好,写啥都像领导做报告。原因没少找,有些是浅层的,多掐几下大腿就改了。有些却是...
山西是中国典型的乡村传统根基深厚的内陆省份,山西的脱贫工作在中国有着代表性。鲁顺民等人在《掷地有声》中对山西的精准脱贫工作,从政策的实施,干部、乡民的精神状态,到生产形态的变化,文化、教育、科技等等在其中的作用,对山西的精准扶贫工作作了颇具深度的全方位的描写与揭示,讲了一个生动的让大家关心的正在中国发生的好故事。这个故事是如何“讲述”...
讲故事,引导读者产生共鸣,讲痛点,聚焦冲突,矛盾点,让稿子有冲击力!让你的写作充满无限变化,引起人们愉悦的心情!感受文字的魅力与活力!利用可能引起共鸣的痛点,说服大家,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加入足够多的细节,让读者感同身受!相对于纸媒的衰落,我更关...
每个人张嘴说话,都是用口语输出。写作困难,则可能是因为说话和写作,很是不同。——说话时,人会情不自禁地加许多“嗯”“啊”“是”等口头语。——说话时,人的思绪更容易分散。实际上,人的意识就是容易流动的,伍尔夫、乔伊斯和普鲁斯特当初搞意识流小说,就是还原人类思绪。书面写作时,人必须使用全然不同的语言(更书面,更规范),使用韵律与节奏,遵循...
岁月不居,光阴荏苒,又快到迎新年的时候了。作为媒体来讲,又将考虑如何写篇“新年献词”了。写“新年献词”确是一个硬功夫,既不能写得太硬,也不能写得太水。如何是好呢?今天我们刊载的这篇文章,对此作了一番探讨,现与大家分享。?
关于述职报告的写作,老笔头曾推送过不少这方面的文章。(推荐阅读:回答好这4个问题,写述职报告就不叫个事儿(老笔杆经验))但是,从现实情况看,很多笔友存在一个困惑,就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个人的述职报告有什么不同?“一把手”与班子副职的述职报告又有什么不同?写作中应该注意些什么?今天,我们一起分享一位省直大秘的经验,看看他是怎么说的。
写材料过程中,文字水平是能力,排版格式和标点是态度。能力有欠缺,我们可以补,态度不行就无可救药了。今天,给大家带来一剂良药“公文写作中常见错误更正对照表”“公文写作中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析”和“新闻标题中标点的用法”,希望大家能收藏备用,时常对标...
1、用第一人称去写作。大泽提醒,刚开始尝试写作的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视角混乱,多尝试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能够消除视角混乱的问题。2、角色>情节。现有丰满的角色,才会有有趣的情节。“有趣的小说,是角色和情节的游记结合的作品。支撑情节的是角色。要想撑起开阔的故事,角色必须充实丰满才行。……角色有深度,支撑情节的部分就会变得越发坚实厚...
我们这里所说的散文,不只区别于韵文,也区别于有规格的小说,是指所有那些记事或说理的短小文章,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杂文。但现在杂文一词,又好像专用于讽刺了。随便翻开一部古人的文集,总是分记、序、传、书、墓志等等门类,其实都是散文。鲁迅先生的集子也是...
文稿写作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反映,靠闭门造车、就文字研究文字,即便费力再多也难以写出好的文稿来。这个综合素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功夫在诗外”,应该包括写作者的道德水准、理论素养、实践经验、知识储备、文字功底等多个方面。说到底,文稿写作检验的是写作者的“三观”和观察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运用和总结提炼的水平。我体会,文稿写作的“...
曾为笔耕,伏案多年。自走上领导岗位,拿烟的姿势终于从左手转到了右手,也算是华丽转身。但文字这东西,一旦惹上,就永远是个纠结。最近,应邀参加了一次上级党办系统座谈会,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作了一个交流发言,抒发了一些粗浅感悟。对于文秘工作,我深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