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方法技巧

如何让新闻喜闻乐见?另辟蹊径!

【摘要】地方党报新闻如何避免板起脸孔、一本正经的说教风格,写出让人喜闻乐见的新闻?笔者认为,另辟蹊径、创新思维,不走寻常路,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是“硬”材料做“软”处理;二是变“等货上门”为“上门要货”;三是新闻报道就是“讲故事”;四是逆向思维另辟蹊径。

城市党报研究 2021-03-26 56

怎样把压力变成动力?

怎样把压力变成动力?杨玉辰:初当报道员,见报稿的数量、质量总与领导的要求有距离,因此思想上产生压力,这是不奇怪的。压力感,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种责任感、使命感。正确对待压力,压力就会变为动力。

领导要求高怎么办?

领导要求高怎么办?杨玉辰:自己基础差,而领导要求高,这的确是个矛盾,这里,暂且不去评论领导对一个过去从没搞过报道的同志要求一年登5篇稿是否适当,只想探讨一下我们当报道员的应该怎么办。

在“小单位”就不能写“大稿子”吗?(4)

在“小单位”就不能写“大稿子”吗?杨玉辰: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得弄清“小单位”和“大稿子”是指什么而言。你是“总公司或县级单位的报道员”,那你说的“小单位”指的就是基层单位,而不是大机关。这恐怕不会猜错的。但这个“大稿子”,理解可就不同了。其一,“大稿子”可以理解成事关大局,有大机关、高级领导人活动的稿子;其二,“大稿子”也可理解为篇幅...

写作哲学的“数学原理”

【作者按:本文是我“公文写作之‘科学原理’”系列文章之一,是跨界思考试验的成果,发表在《应用写作》2021年第3期上。标题模仿了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和香农的《通讯的数学原理》。C.R.劳在《统计与真理——怎样运用偶然性》一书里写道:“在抽象的意义下,一切科学都是数学”。笔者感觉,数学是一种普遍原理、是一种普遍规律,很多自然现象都...

看招|主题报道的“网感”从哪里来?

看招|主题报道的“网感”从哪里来?

编者按:记录伟大时代,讲述生动实践。在报道手段丰富多样的今天,如何以小角度展现大主题,用融媒手段生产“网感”产品,是每一位全媒体记者都要做好的必答题。今天,我们邀请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一等奖获奖作品《十八洞村龙金彪的Vlog|脱贫之后...

中国记协 2021-03-23 70
动真情讲真话,追求本真表达

动真情讲真话,追求本真表达

记者应积极探索并创新表达方式,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以百花齐放的清新文风,不断提高新闻报道吸引力和可读性,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老记说事 2021-03-23 46

写好新闻的秘诀是什么?

《华尔街日报》是美国最大的财经报纸,它精于讲故事,尤其是故事人物、语言、细节的安排。人物语言是贮存和释放信息的直接形式,记者着力“炼字”、“炼句”,直接引语力求简洁,言约意丰,中间还不时穿插事实或者背景。

传媒见闻 2021-03-23 51
文稿写作进阶的“一二三四”

文稿写作进阶的“一二三四”

在党政机关从事文稿服务,必须把对党忠诚作为生命线,把履行政治责任作为根本点。除此之外,有没有文稿写作进阶之道呢?笔者结合多年文稿服务实践,谈一谈文稿写作的“一二三四”。?

秘书工作 2021-03-23 57

怎样克服写作成才的心理障碍?

在写作成才的道路上,常常横着一个又一个的障碍,心理障碍就是其中的一类。因此,能主动准确地发现这些心理障碍已属不易,要有效地战胜这些心理障碍更不是一件立竿见影的事。这里,只就网友提出的三种心理障碍,谈谈克服它的办法,仅供参考。

散文笔法写新闻美爆了!万字长文教你变身沈从文

新闻为什么吸引人?一是事实与读者有关,对他们有用,人们都有求知欲望——想知道。二是这些事实少见,有新鲜感,可以实现告知功能。三是叙述精美,能够在阅读后获得审美愉悦。想方设法让“实话实说”的新闻“实话巧说”,是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庖丁解news 2021-03-10 47
如何在两会发布会中,用现场特写“抓住眼球”?

如何在两会发布会中,用现场特写“抓住眼球”?

编者按:2021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每年两会的新闻发布会现场都是各家媒体的“必争之地”。在海量的信息“富矿”中,如何避免素材堆砌、贪多求全,写出让人耳目一新的现场特写?本文作者以2020年的实战为例,向大家分享如何在发布会中捕捉动人的瞬间,收割...

庖丁解news 2021-03-10 51
老典型也能出新意

老典型也能出新意

对老人物典型的报道,很多记者同行感到很头痛,要避免读者产生阅读疲劳,还要打动人、感染人、鼓舞人,推陈出新很难。今天刊发的这篇文章结合实际经验,从挖掘人物特质,立意要高;巧选角度,巧用“边角料”,内容与众不同;创新语言表达,融合新媒体传播,力求传...

老记说事 2021-03-10 37
新闻挖掘的“磨尖法”

新闻挖掘的“磨尖法”

长期身处县市报,总会听到记者发出这样的感叹:这阶段没什么新闻可写,写来写去还是老套套;我们跑的是“冷线”,不像有的热线好跑,写出来都是头条新闻;一年唱的都是四季歌,弄不出什么好新闻来……?

老记说事 2021-03-10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