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方法技巧

陈汉忠:采访中防止失实的几个问题

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说过:“采访是一场探讨事实真相的战斗。”细细琢磨,觉得此话不无道理。从报刊上的一些失实报道看,属于故意造假的只是极少数,大部分是作者采访不深入,粗枝大叶造成的。因此,在维护新闻真实性的工作中,研究如何在采访中把住假的东西,是很有现实意义的。笔者做了几年新闻工作,采访中的甜酸苦辣都尝了点,这里结合自己的实践,就采访中容...

老记说事 2021-05-20 73
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新闻写作逻辑你厘清了吗?

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新闻写作逻辑你厘清了吗?

如果你认为这是一节只属于专业创作者的课程,那就大错特错了。有关如何写作这件事情,几乎贯穿着人生的始终。比如,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一直到高考,我们都要练习怎么写好作文。优秀的作文能在高考中获得六七十分,甚至让人名满天下——2001年那篇高考满分作文《...

传媒茶话会 2021-05-20 57

四招挤掉材料里的“水份”(视频+案例)

常常会有领导批评,说某篇材料“水份多”。这个“水”,比较常见的有:“水”在缺乏思想性,观点不鲜明,语言平淡无味,白开水一样;“水”在不够凝练,看起来洋洋洒洒,一大堆,但没有讲到位、讲透彻;“水”在不分场合、不看对象,应当重点写的没写,或者写了,但是被淹没了;等等。说到底,就是没有把要表达的内容,很好地解构出来、提炼出来,文稿成色不足、...

职场写作 2021-05-12 48

边工作边学习新闻写作能学好吗?

这个问题很有代表性。据我所知,在以往新闻培训学员中,有一大部分是在新闻工作岗位上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学习的,都有一个“业”和“余”在时间上的冲突问题。不瞒你说,我当新闻干事时,也参加过培训学习,不妨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新闻三昧 2021-05-12 63

没有“金刚钻”就不能揽“瓷器活”吗?

“没有‘金刚钻’就莫揽‘瓷器活”,说白了就是“有多大的本事干多大的事”。乍一看,这话似乎是尊重客观实际和实事求是的,其实不然。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而一个人在某个方面的主观能动性究竟有多大,有时连自己也难以估量。再说,随着一个人知识的增加和实践的深入,其能力也是在不断提高的。过去不敢揽的“瓷器活”,现在很可能已不在话下了。从这个角度上讲...

新闻三昧 2021-05-12 52
如何用400字写出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

如何用400字写出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

中国新闻奖是经中央批准常设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第三十届(2019年度)中国新闻奖的显著变化之一是文字消息奖项的参评媒体从报纸、通讯社扩大到网络媒体、移动媒体。这是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需要。首次获得中国新闻奖的4件网络消息作品具有“样板”...

新传播智库 2021-05-12 58
新闻写作的五大技巧和四个注意

新闻写作的五大技巧和四个注意

新闻写作要求是用事实说话,语言要准确地、生动地传播事实。新闻要按新闻的规律办事,事实是新闻写作的基础,是激发记者灵感的现实,新闻报道就是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记者写新闻就是选择、叙述事实,通过归纳、鉴别、组合,让事实呈现出本来面目...

写作教程 2021-05-12 47

勤于“攒素材”善于“攒线索”

近日读书,进一步了解到很多文学家都有注重积累、善于积累写作资料的好习惯。比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为了积累诗作素材,准备了许多陶罐,并分门别类贴上标签,存放在一个7层的木架上。平时,他收集到资料,就放到对应的陶罐里,一个罐子装满了,就另取一个新罐。等资料积累到足以支撑写作时,就把陶罐清空、完成作品,然后开始新一轮的资料收集。据说,一共75...

三好公文课 2021-05-12 61

这20条写作技巧,让你的新闻导语信手拈来

人们看戏,剧情的结局怎样,往往出现在高潮,正所谓“好戏还在后头”;阅读小说也是这样,故事情节的发展往往要到后面才把底细告诉读者。但是,新闻导语写作就不同,导语写作要让受众在开头就知道是怎么回事。新闻导语,简单说就是新闻的开头,是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事实和亮点。虽然看似简单,就那么几行字,但要想写出彩还得需要动动脑筋。下面给各位介绍一下新...

陈汉忠:怎样把会议报道写得让人爱看?

说到会议报道,编辑同志往往皱眉头,作者也感到头痛,但会议报道毕竟不能没有。在少登会议报道的同时,研究如何把会议写得让人爱看,是很有意义的。笔者做了几年新闻工作,写了一些会议报道,这里,我结合实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老记说事 2021-05-12 52
多用短句、多用细节

多用短句、多用细节

在2019年的时候,楚天都市报曾推出了大型系列报道:“大国栋梁”。该报道的的20名报道对象,每个人都是一本厚重的书。在有限的2500字里,如何有效提升报道的深度:坚持用时代精神把脉人物,坚持挖掘反映人物精神特质的触发点,让人物既见性格风骨,更见...

老记说事 2021-05-12 60

陈汉忠:信息灵通四途径

本网从今年3月31日始,新辟了专栏《名家名记话新闻》。专栏在第一组系列文章(由人民日报社高级记者温宪老师撰写)刊出后,反响热烈。

老记说事 2021-05-12 49
练就慧眼抓“活鱼”

练就慧眼抓“活鱼”

如何抓到“活鱼”,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寻觅:一、用脑多思考多琢磨有些重大的新闻题材,就像沙砾中的黄金,需要过滤、收集、提炼,多动脑多思考,把大量碎片化、貌似不相干的线索,梳理成清晰、可操作的新闻素材。?

老记说事 2021-05-12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