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方法技巧

我的观点和专家的观点不同,摆事实,讲道理

专家说,“她”字不能这么用!我认为,“她”字可以这么用!你是不是认为我在挑战专家的权威?你要是这么认为的话,那只能说明你的格局太小了。学术,是可以探讨的。要是专家的观点容不得别人质疑,那岂不是和你一样玻璃心了?这段话是这样的:在四川省东北部的达州市万源市境内,有一座山名曰“花萼”。她地处川、陕、鄂、渝四省(市)交界处,是长江中上游两大...

吴聊 2022-04-18 21

这篇消息编辑的真好!

今天的内容4200字,对于通讯员来说,很有价值,值得耗费10分钟,甚至更多时间。常言说的好,“祸从口出”。不管你是表扬人,还是批评人,都会得罪人。可是,新闻业务离不开人,既然谈业务不可能不涉及到人。这不,有人提意见了:吴老师,你为什么表扬张叁不表扬我?难道就因为我写的文不对题、词不达意、张冠李戴、聱牙诘曲、顾此失彼吗?我该怎么回答呢?...

吴聊 2022-04-18 26

案例分析丨这道中考题可难住我了,不信,你来试试!

不就新闻标题嘛,小意思,我侃侃而谈。新闻标题要准确、简洁,尽可能鲜明、生动。准确,就是要题文相符,精准表达新闻的主题。简洁,就是要言简意赅,做到不啰嗦、不废话。鲜明,就是要主旨分明,情感色彩能一目了然。生动,就是要具体形象,做到不惊悚、不雷人。从结构上说,标题可以分为单一型标题和复合型标题。单一性,就是只有一个主题。复合型,就是引题+...

吴聊 2022-04-18 27

读书分享丨这些知识绝对〇〇〇

清明节,你读古诗词了吧?有朋友说,微信朋友圈大多是悲情诗词,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有“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也有“雨湿清明香火残,碧溪桥外燕泥寒”,感觉气氛压抑,心中满是悲痛、惆怅、失意。难道清明节就没有春风荡漾的诗词吗?当然有啊,还不少呢。在我国古代,清明节除了扫墓祭祖之外,踏青游玩也是人们的“必选动作”...

吴聊 2022-04-18 50

业务思考丨从哲学视角分析写稿与炒菜的区别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我刚说话,吵杂声就起来了。你看看,我就说了这么一句有文化的话,就被批评了,说我骂人,给别人当“老子”。我也不埋怨,文化这东西,毕竟是奢侈品。说“治大国若烹小鲜”的人,是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读Lǎozǐ。一些骄傲的人自称的“老子”,读lǎozi。治大国之所以若烹小鲜,就是要讲究道法自然,不...

吴聊 2022-04-18 31

新华社客户端“问记者”:“好聊”的新闻才好看

2022年1月1日,新华社客户端“问记者”功能运营一年后全新升级为“问记者”平台。与传统的单向交流方式不同,“问记者”平台为网友和记者建立了双向互动的通道。网友读完一篇新华社客户端稿件后,如果意犹未尽,想知道更多的新闻背后信息,或者想了解记者的采访经历,可以直接点击稿件的“向记者提问”入口发起互动,记者通过文字、语音、视频方式回复网友...

中国记者 2022-04-06 64

看图说话,文案开挂

我经常拍到一张照片,会给照片配一段文字,这是我平时的文案修炼。我觉得每一个文案人,都应该有这种自觉和习惯。

文案怪谈 2022-04-06 133

基层报道员怎样才能多掌握情况?

做为一名基层报道员,想要写出对全局有指导意义的稿件,其难处是可想而知的,这也确实是个矛盾。有矛盾,不承认它不行,被矛盾吓住了也不行。正确的态度是,既承认处在基层掌握全面情况的不易,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想方设法尽可能多地掌握情况。

新闻三昧XWSM 2022-04-06 81

“锦上添花”看细节

全国石油石化行业融媒体平台——《中国油传媒》矩阵今年1月27日起推出《凡人不凡》专栏,展示普通人的感动故事和高光时刻,至今发稿25篇,引起行业内外强烈反响,得到上级领导、新闻专家和基层员工的充分肯定与热情称赞。

老记说事 2022-04-06 73

抓住细节锻造精彩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新闻写作中,一个生动的细节往往可以精准地传递出更多信息,让一个典型形象在报道中栩栩如生。

老记说事 2022-04-06 79

“模仿”会导致“抄袭”吗?

简单地把“模仿”和“抄袭”画等号是不科学的。按照词典的解释,“模仿”是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这就是说,这种“学着做”往往只是形式上、表面上的。比如,小孩子模仿大人说话,他不过只是学学大人说话时的神态、口气等,不可能把大人们说话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学到手。从这个意义上讲,“模仿”应该是允许的。尤其作为一个没有经验的初学写作者,开始采写稿...

新闻三昧XWSM 2022-03-29 119

修改文章要从哪里入手?

修改文章的过程,是使文章更接近客观真理的过程。一个人的认识总是有限的,他写的文章初稿也不可能绝对正确,所以总要对初稿进行修改。修改,就是要把错误的东西改正确,把不准确的东西改准确,把不符合实际的东西改得符合实际,把浮浅的东西尽量改得深刻,把干巴的东西改生动等等。

新闻三昧XWSM 2022-03-29 77

青记独家丨灾难新闻采编操作规范

灾难新闻涉及的都是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重大事件,与死亡、流血等悲惨结果紧密联系,记录着人类生存发展的真实状态,承载着警示人类、弘扬人性、展示深厚人文关怀等内涵,因此,灾难新闻报道无论从新闻价值还是社会价值角度来看,意义重大。《青年记者》2013年第13期刊登了《中国新闻职业规范蓝本》中关于灾难报道的相关操作原则和规范。此文重推,希望对...

青年记者 2022-03-29 49

典型报道要辅以优秀的写作技巧

一个典型报道,如果仅仅是题材重大,观点正确,事实充分,并不能自然而然地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还必须辅之以优秀的写作技巧。因为写作技巧粗糙而使重大题材黯然失色的事例在新闻作品中不胜枚举。

老记说事 2022-03-29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