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方法技巧

评论写作坊17|毛坯变精装房,正能量评论要会写~

作业接收要求:转发本篇文章至2个新传考研群(200人以上,QQ群、微信群均可,考新传的社群除外),停留5分钟后截图随作业一起发送至考新传邮箱:kaoxinchuan@163.com注意:截图直接插入邮件正文/附件中进行发送。(不要放到文档里)谁会被批改:1.写作坊每期定额批改20人;2.前15名发到邮箱的作业会被进行批改;3.其余的5...

考新传 2022-10-24

开完会了,分享9个学文件的技巧

大家这几天的首要任务,应该都是学习文件(报告、讲话、决议)了。对于想当笔杆子或者想写好材料的小伙伴来说,应该怎么学才能尽快掌握文件的精髓要义、迅速将其融入到工作(写材料)实践中呢?综合前辈的一些方法,笔者梳理了9个技巧,以飨读者。一是原文要读一遍。这个自不必说,如有余力,应该朗读出来,在唇齿间细细品味,这对首要印象有最深刻的烙印。二是...

海海笔记 2022-10-24

如何打磨材料标题,试试第二把“符号锤”:辩证的魅力

第一把符号锤“重复的经典”推出后,有网友在后台催促第二把。我写公众号属于见缝插针,有了闪念就记下来,觉得差不多能成一篇文章了,再去梳理修改。国庆上来文稿任务扎推,没有空余时间思考,虽然有些“食材”,但这盘菜还是端不上来。人还是要逼一逼自己的,抓住周末这点碎片化时间,抓紧打磨这第二把锤子:辩证的魅力。先讲第一个问题,辩证为何能成为符号锤...

注重“三体”拟制好函件

021年7月,因参与市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推荐协商工作,接触到大量函件的处理,真切感受到函虽篇幅不长,但其中学问不少。这里以一份推荐函为例,分享一点拟制函件的体会。按照换届工作总体部署,需研究连任代表、委员建议人选,领导要求以函的形式向有关单位征求意见。拟制初稿如下:

秘书工作 2022-10-24 1

“四步工作法”让讲话稿整理更到位

一篇合格的讲话整理稿,往往能比较好地体现政治性、蕴含信息量、彰显规范度、具备准确率、富有现场感。实践中,讲话稿整理包括听录音、对政策、核数据、作增减等环节。做好这项工作,我体会可用好“四步工作法”。听懂“同期声”表述上忠实原意01忠实原意是讲话稿整理的基本要求。不忠实原意,看上去只是把握不准、领会不透,实质上会埋下风险隐患、贻误工作落...

秘书工作 2022-10-24 1

143|写作的底层逻辑都是相通的

这些年,朋友们经常问到两个问题,有的问:写公文可以学习文学创作的理论吗?也有的问:公文的写作的理论可以用到文学创作里吗?我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的。尽管写作各有不同,但最底层的逻辑却是相通的。这个观点,我在公众号文章《069|公文真的不能“文艺”点儿吗?》(点击阅读)里已作了阐述。理由是:“应用文(或者说公文)和文学文二者并没有质...

145|笔杆子别怕当“幕后英雄”,即使没有月光,心中也有一片皎洁

文字工作是一种幕后工作,这种工作几乎都是独自在办公室里完成的。通常,当业务部门同事结束一天辛劳,准备回家陪陪家人吃顿可口的饭菜,陪着孩子玩耍,释放一下一天压力时,正好是文字工作开始的时候,有时甚至要通宵达旦。然而,不管你熬过多少个通宵、改了多少稿,也不管你如何为“吟安一个字”,拈断多少根须,抓破多少层皮,别人只关心材料,很少有人会问材...

146|职场里没人顾得过来告诉你写作的方法,你该怎么办?

职场里需要大量的写作,你可能经常会被赶鸭子上架,但你真的不会写啊,特别期望有个师傅指点自己。问题是,大家都很忙,绝大多数情况下,没人顾得过来告诉你写作方法,手把手地教你,怎么办呢?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你不可能坐等别人来教,也没理由去抱怨,因为这是你的工作,同事也没有这个义务来教你,一切只能靠你自己,如何学习,如何快速掌握方法,关键在你...

社交新风|慎用“拟儿体”

在网络语言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拟儿”现象,就是成年人说话时模仿使用幼儿的词语和腔调。这种现象遍布语音、词汇、语法中,已经俨然成为一种系统化的网络语体了,不妨称为“拟儿体”。语音从语音上看,“拟儿体”主要使用一些模仿幼儿发音的谐音词语。小孩子“咿呀学语”,口齿不清,会因为发音动作不到位而产生音变。大人故意模仿就造出许多谐音词,如声调不...

咬文嚼字 2022-10-11

案例分析丨写时政新闻,必须学懂弄通的党建知识

这条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们党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的符合中国实际的道路,是中国人民走向幸福生活、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实践证明,只有走在正确的路上,前景才会广阔、前途才会光明。2013年6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进行第七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

吴聊 2022-10-11

案例分析丨多读这样的好新闻,你才能写出好新闻

我常和通讯员说,要多读好新闻,尤其是经典新闻作品,这样你才能写出好新闻,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什么样的作品才是经典作品呢?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说,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同理,经典新闻作品也是那些能让人“重读”的作品,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吴聊 2022-10-11

这个十一,我被这11句文案打扰了

放假就应该好好享受假期,还关注文案干啥呢?没办法,文案人就是有一颗文案魂,有了文案魂,才能成为文案中的人上人。所以放假期间,还是会时不时被一些文案打扰到。这些文案,总是在一些瞬间,给我们一些启发和思考。01假期的意义在于:一个说不起就不起的早晨一个说不睡就不睡的深夜和一个说不出门就不出门的白天Via_小林漫画

文案怪谈 2022-10-11

12句很有洞察的文案

关于「洞察」,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可能就是「人人都知道,却未发现的事」。近来看到的三组文案,就分别从不同角度,写出了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洞察,很适合放在一起看。01-对年轻人的洞察年轻人,本义是15-35岁之间的人,如今多指95后和00后。这个年龄段的人,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内心世界里,自我大过天,有比较强的自我意识,希望通过行为彰显个性...

文案包邮 2022-10-11

文案进阶之道

很多人感慨:看了很多文案资料,学了很多经典文案,却依然写不好文案。问题出在哪?可能恰恰就是看得太多了。如今这个时代,只要想学习,就不愁没资料。拿文案来说,网络上可以搜到大量的学习资料,不爱看文字,还有视频、音频。而信息极大丰富的另一面,是信息的过剩。大量有用、无用、碎片的内容混杂其中,让本就不多的时间和精力过度消耗。可获得的学习内容越...

文案包邮 2022-10-11

提升文案,多写多看

“快速提高”的方法真没有,但“逐步提高”的方法有,而且很多。最直接的方法,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多看多写。看什么?一、看好的案例知道什么是“好”,然后要从头到尾的看,从整个项目面临的问题、品牌的需求、产品的诉求,到广告的策略、创意,再到文案的执行,看文案的遣词造句,更要看文案为什么朝这个方向写。二、看理论总结一方面是看一些靠谱的方法总结...

文案包邮 2022-10-11 2

专治文案一写就废

但到了下一次写文案时,面对一张大白纸,依然还是两手一抹黑。这种情况,我们俗称:眼睛会了,手还没会。为什么看了这么多技巧依然写不好文案呢?因为理论是高度提纯的,省略了很多细节,所以从理论到解决具体问题,就要补足这些细节,这就需要足够的实践积累经验。技巧的方法指导,结合具体问题的实操经验,才构成了一个文案的基本能力。因此要提升文案能力,一...

文案包邮 2022-10-11

企业宣传|写得快的秘诀:由头+

了”,我据此写了一篇文章《鲁贵卿种出了大西瓜》,发到“帅兵聊宣传”微信公众号里。有朋友说:“这不当天的事吗?你写得真快啊!”https://mp.weixin.qq.com/s/V1Fj9oKnCODeDzTNnmLR7g写得快的“秘诀”是:“由头+”先说“由头”。“由头”是一个新闻术语,指报道的“引子”。有了这个引子,就可以带出“要...

547眼里的“活”笔下的“事”从哪里来

,能够第一时间了解上级的决策部署,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有针对性地作出反应。不学文件,不学领导讲话,闷着头写材料,那就跟走路不看方向一样。红头文件和领导讲话中不仅有“过河”的任务,还往往会帮助我们解决“桥”或“船”的问题;不仅有指引方向的路标,还会在关键的地方亮起红绿灯,让你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哪条路走...

546写好材料需“四有”:眼里有活胸中有谋腹内有货笔下有法

现实中,有的人一看到工作,满眼都是活——需要干什么、应该干什么,我会干什么、我能干什么,切入点、突破口、创新处在哪里,都会自然呈现、跃然眼前。反之,有的人不仅对摆在眼前的工作视而不见,你就是一五一十地把任务分派给他(她),他也如同老虎吃天——无从下口。一事当前,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根本在于人与人不同——表面看是眼力不同...

采编公开课:“没有采访的佳作”怎么写?

有时和记者交流发现,有海量素材不知道用什么是一种难,采访不到关键信息、不知道写什么更难。或是集体采访中其他媒体人多势众把关键人物“拽走了”,或是被访者对重要的“点睛”信息讳莫如深,或是现场杂乱、时间紧迫。采访不到,就写不了稿吗?另辟蹊径之一:“沉默是金”中新社曾诞生一篇“没有采访的佳作”,写于汶川的《那一夜,我们没有采访》。整个行文几...

庖丁解news 202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