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论述题讲究理论的联结调用与现实的学理分析,而实务评论则是对观点、逻辑与文笔等不同维度综合考查,评论写作不局限于本学科的理论探究,关照的是广泛的社会事件、舆论思潮与文化现象,需要学生在大篇幅的文章写就中有逻辑、有说服力地进行观点表达,做到“正确引导舆论”。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袭。面对众声喧哗的舆论态势,以河南日报年轻报人为主力写作者,主要面向广大年轻受众的融媒评论栏目《豫论场》应运而生。?
前段时间参加了一个评奖活动,几个评委的统一认知是——现在的广播新闻评论,尤其是非新闻频率采制的新闻评论,总让人感觉作者未能把握广播新闻评论的实质,对体裁的理解和把握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厘清。
曾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的梁衡说过:“评论是报纸的宝塔尖。”而今在社交媒体时代众声喧哗的舆论场中,评论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一篇(组)切中热点、脚力深厚、逻辑严谨、秉持理性,同时又充满公共关怀的评论,才能在众说纷纭的信息和观点市场体现生命和力量,才能有效发挥引领社会舆论、推动实际工作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在2020年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三农微评》获得新闻名专栏一等奖。《三农微评》是农民日报推出的一档“三农”短评类新闻专栏,也是中央媒体中唯一一档专门聚焦“三农”问题的评论栏目。自2013年1月13日创立,截至2020年11月10日,8年来共刊发文章830篇,平均每周刊发3篇,每年刊发100多篇。新闻评论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具有传...
给学生讲批判性思维课程,我会讲到“思维转折字”的批判性对话效果。思考问题时,我们常常容易被人带节奏,被鸡汤封闭思维,被自己的惯性框架左右,跳不出来,找不好新角度。而批判性思维需要一种“在别人停止思考的地方再往前走一步”“跳出惯性框架去质疑”的能力。怎么把思维往前推进?怎么打破惯性?需要“转折字”帮忙。
【摘要】5G时代,信息流通越来越快,新闻同质化现象也在加剧,建设性、理性解读新闻事件和大众关注焦点的评论文章已经成为各媒体新的竞争领域。如何写有思想有深度有温度的新闻,做好新闻评论也越来越受到媒体的重视。基于此,荆州日报社精心打造推出《荆州观察...
新媒体时代,舆论生态较以往更加复杂,自媒体评论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主流媒体的权威地位。“流量”也逐渐成为衡量内容关注度和影响力的重要标尺。作为社会舆论的“领航员”,主流媒体如何在复杂的新闻生态中做强新闻评论,构序解惑,凝聚共识,已经成为当下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前新闻生态下主流媒体要做强新闻评论,主要有以下四条路径。
作为两会报道“经典款”,评论产品自然是少不了的。“喂,小新,这个两会议题来篇评论”——听到这个指令的小伙伴,大概率会“嗷”一声,一怕搜索枯肠挠秃头,不好写;二怕用力过猛太空泛,写不好。如何让“沉重的肉身”轻巧起来,如何让评论严肃之中透出趣味?本文作者结合2020年两会期间的经历与观察,以现场感、抽离感、代入感这“三感”为切入点,独家“...
今天,南方传媒书院创始人陈安庆和他指导的长沙理工大学新闻系研究生聂伟为大家点评解析于2019年2月12日发表在辽宁日报的文字评论《解放思想,首先得有思想》这篇新闻作品,由刘立纲主创,获得了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文字评论的二等奖。
在2019年12月30日《榆林日报》一版刊发的文字评论《敢说“不行”也是自信的表现》,在近日揭晓的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三等奖,这是《榆林日报》创刊以来文字评论首次荣获中国新闻奖,也是呼东荣的作品第二次荣获中国新闻奖。?
金华日报的《金报时评》专栏创设之初,从稿源情况看,通讯员年龄段主要集中在“60后”“70后”,“80后”“90后”评论写手较为稀缺。?
2020年11月28日,第32届中国经济新闻奖揭晓。其中,新闻评论类一等奖获奖作品共13件,农民日报社《打赢生猪稳产保供之战——让老百姓有肉吃,让养猪者有钱挣》是十三分之一。?
党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新闻评论则是党报的旗帜和灵魂,是党直接发出声音、输出意见、引导舆论的主要方式。它既是一种高级的新闻写作,也是一种政治性的新闻体裁,肩负着“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
评论向来被认为是媒体的灵魂和旗帜。新闻评论以观点见长,在增强新闻报道核心影响力、舆论引导力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银川市新闻传媒集团把加强和创新媒体评论作为提升主流媒体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工作来抓,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进行探索和尝试。?
写评论,相较于写报道,一般来说对“眼力”“脑力”“笔力”要求高,“脚力”的要求退后一些。但是实践证明,有了“脚力”的加持,评论作品就会大不一样。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四力”之中“脚力”为先,这个位次排序,有深意存焉。?
马上就要进入初试的考场啦,有没有一点小小的激动和紧张呢?最后的几天,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身体哦,小迪这里已经开始降温啦!由于大部分院校考题中实务部分的新闻评论所占比重较大,所以小迪今天就带大家回顾一下评论(包括短评、编者按)中我们不得不需要注意的问题!
1月17日14时56分,一位名为“露小宝LL”的用户通过微博发布一组照片,配文字是“赶着周一闭馆,躲开人流,去故宫撒欢儿~”。四张配图背景均为太和门广场,三张图片上有一辆黑色奔驰车出现。出镜的两位女士均着便服,没有佩戴任何故宫工作人员证件。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