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易错字词

“踌蹰满志”还是“踌躇满志”,你能分清吗?千万别写错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解释是:①动犹豫。~不决②形形容志得意满的样子。~四顾用法说明㊀不要写作“踌蹰”。㊁跟“迟疑”不同。“踌躇”表示犹豫不决时多指具体行动不果断;“迟疑”多指心里拿不定主意。《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❶形犹豫:颇费~|~不决|~了半天,我终于直说了。❷〈书〉动停留;徘徊不前。❸〈书〉形得意的样子:~满志。《辞海》解释是:...

字斟句啄 2024-12-20

“禀承”还是“秉承”,你能分清吗?千万别写错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解释是:接受并奉行(命令或指示)。~领导的指示|~主子的旨意用法说明:不要写作“禀承”。《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承受;接受(旨意或指示)例句:国泰财产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泰产险”)执行董事、总经理赵承近期在出席2024企业家博鳌论坛系列活动——以“发展养老金融守护金色年华”为主题的金融平行论坛时表示,国泰...

字斟句啄 2024-12-20

纠错|“内急”是一个婉词,不是内心着急

2022年第5期《随笔》杂志刊登文章《那些聊过的岁月》。文章记述一位老师喜欢和同事聊天,“但他聊起来,往往刹不住”。文中有一句话写道:“当你有事要做、又不好意思打断正讲得欢畅的他,着实内急。”这个句子中的“内急”一词使用有误。“内急”是一个婉词,意思是急着要大便或小便。对“内急”的理解,不能只是看它的字面意义,理解为内心着急。句中指的...

纠错|“翻三番”不是“多三倍”

微博上曾有对“翻三番”含义的投票,在总共129份样本中,约21.7%的人认为“翻三番”的意思是“原来的三倍”,约5.5%的人认为是“原来的六倍”,约38.8%认为是“原来的九倍”,只有34.1%的人明确“翻三番”是“原来的八倍”。从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出一部分人不太理解“番”的含义,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倍”与“番”含义等同。通过语料检索还...

纠错|“枉顾”“罔顾”要分清

笔者发现,误用“枉顾”的例子,在出版物上并不罕见。请看:(1)企业里某些管理者因为一己贪欲,枉顾国家规定牟取私利……(《坐在对面的人——面试官十年见闻》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2年版)(2)在互联网时代,个别人为了获取私利,枉顾历史事实,盲目追求流量,为博取眼球而利用自媒体丑化、诋毁、贬损英雄烈士。(《人民法院报》2024年1月29日...

文章病院|法庭对证用“对质”不用“对峙”

《报刊文摘》2021年3月24日4版刊登的《为己正名:等待31年的再审》一文,讲述了一个名叫张军的人,如何从医生、律师、政协干部变成为劳改释放犯、申冤者的经过。文中有这么一段话:“有一次,他作为律师在法庭上把检察官辩得说不出话,检察官嘟囔,‘你收了黑钱?这么卖力’。张军当庭要和检察官对峙,让对方拿出他受贿的证据。最后还是检察长出面道歉...

咬文嚼字 2024-07-11

一针见血|“巫合之众”?

2012年第7期《国学》,刊有《报喜不报忧的代价》一文,说的是宋钦宗任用奇人郭京率军抗金的故事。其中写道:“这队伍里有卖狗皮膏药的和尚道士,有犯色戒犯贪戒的贪污犯与劳改犯,也有靠捡垃圾过活的犀利哥等,一同组成了一支巫合之众。”将“乌合之众”误成了“巫合之众”。“乌”,指乌鸦;“乌合”,指像乌鸦那样聚集。“乌合之众”,比喻临时杂凑、无组...

咬文嚼字 2024-07-11

正音室|“畜禽”怎么读

国家统计局官方微信号“统计微讯”2024年3月19日发布了一则推文《当统计调查遇上课本封面》。文中第二张图片上写有“畜禽调查——重庆南川·畜禽生产形势调研”,并标注“XUQIN”。此处“畜禽”标注为“XUQIN”不妥。畜,是个多音字。读chù,作名词,指禽兽,多指家畜,如猪、牛、羊等。读xù,作动词,义为饲养。如“畜牧”即大批牲畜和家...

咬文嚼字 2024-07-11

书林一叶|文言虚字用法有规范

文言文常用的虚字有十多个,如“之、乎、者、也、矣、焉、哉”等,现代文章包括文件也在用。文件用得比较多的是“之、乎、者”。文言虚字用法有规范,我们在拟制文件、起草文稿时,需要加以注意。笔者在文件审核把关中,不时会发现有文言虚字用错的情况。如果很好地把握文言虚字的用法规范,一些差错就完全可以避免。就“之”字来说,其用法有十几种,文言文和现...

咬文嚼字 2024-07-11

一针见血|砖头没有“胚”

《南方周末》2006年8月3日D31版《汪志鹏诗歌》:“一块一块的/煤的上面/是砖胚⋯⋯只能想象/砖胚成型的过程⋯⋯砖胚已经成型了。”“砖胚”应为“砖坯”。“坯”和“胚”,两个字读音不同,意义也完全不同。坯,音pī,指未烧制加工的砖瓦、陶瓷器以及其他待加工的半成品;而“胚”,音pēi,指初期发育的生物体,由精细胞和卵细胞结合发展而成。...

咬文嚼字 2024-07-11

社交新风|警惕商业隐喻和商业话语

报载,昆明有一家私人诊所打出广告:普通感冒平价输液,会员价68元。引发大量争议,很快被有关部门勒令撤除。这则广告并没有虚假宣传,68元输液的价格也颇为便宜,为什么被群起而攻之呢?原来这个广告中的“平价”“会员价”都是商业术语,由此产生了一种隐喻:这家诊所在用商业模式进行运营管理。隐喻理解是系统性的映射,不仅限于这次的输液事件,还会让大...

咬文嚼字 2024-07-11

借题发挥|“大气”怎可晚成

2006年3月20日《老年文摘》报第1版刊登了新华社发的文章《大气可晚成》,讲的是:1915年出生的吴丽娥,只读过两天私塾和两年小学,但勤学不辍,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直到古稀之年才著书立说、练习丹青,逐渐在海内外享有盛名。文章标题显然是想化用“大器晚成”这一成语,可惜的是误写成了“大气晚成”。大器,古代指钟鼎等宝物,比喻有很高的才...

咬文嚼字 2024-07-11

一针见血|“蹭亮”应为“锃亮”

2008年8月25日《成都商报》第10版刊有《用工具书“挑刺”工具书,5年纠错2500处》一文,其中一句话说:“杜长明把阳台改作了书房,旧木桌已经被磨得蹭亮⋯⋯”其中“蹭亮”无疑应写作“锃亮”。锃,读zèng,本指器物经擦或磨后,闪光耀眼。“锃亮”,形容反光发亮,如“通明锃亮”“皮鞋擦得锃亮”。而“蹭”读cèng,指“摩擦”“因擦过去...

咬文嚼字 2024-07-11

热点聚焦|“科技向善”与“科技民生”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从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1992年南方谈话时再次强调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到2012年十八大报告号召的“科技创新”⋯⋯中国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科技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以大致上每十年完成一次工...

咬文嚼字 2024-07-11

一针见血|“畸”与“倚”

2013年1月23日《中华读书报》刊登的《百年北大独缺一部理想校史》中,对钱穆的《国史大纲》提出自己的看法:“尽管在抗日背景下该书内容与结构的安排可能有倚重倚轻的偏向⋯⋯”这里的“倚重倚轻”应是“畸重畸轻”。“畸”读jī,它的一个义项是偏。“畸重畸轻”就是偏重偏轻,形容事物发展不平衡或对人对事的态度偏向一个方面。以此描写《国史大纲》一...

咬文嚼字 2024-07-11

追踪荧屏|应是“暴得大名”

哔哩哔哩视频网上有一档叫《凉子访谈录》的访谈节目,其中一期采访了知名公益人、作家陈行甲。陈行甲曾任湖北省巴东县委书记,并获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一度成为“网红”。在该访谈中,陈行甲说:“在互联网上bào得大名,是因为我那篇反腐檄文。”“bào得大名”在字幕显示为“曝得大名”,应为“暴得大名”。暴,读bào,有突然、猝然之义。“暴得大...

咬文嚼字 2024-07-11

时尚词苑|“丝滑”:舒适而愉悦

(1)身体护理油打造丝滑肤质:初春,皮肤自身油脂分泌减少,加上大风和干燥环境,会破坏皮脂膜,极易造成皮肤水分流失。当你出现脱皮、干纹等症状时,皮肤不仅缺水,更是缺油的信号,这时护理油是最及时的保养品。(《西海都市报》2013年2月17日)(2)你看,纳米材料很有趣,球形二氧化硅经过改性,就像流体一样丝滑,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人...

咬文嚼字 2024-07-11

一针见血|“饴”非“贻”

2008年第1期《炎黄春秋》杂志上刊载了一篇题为“不堪回首的那一天”的回忆性文章,文中有一段话:“这次愚昧的大混乱夺去了数百条鲜活的生命,他们很多都是大学生……他们如果活着,如今都应该是含贻弄孙的年龄了。”文中的“含贻弄孙”应是“含饴弄孙”之误。饴,即饴糖,是用米、麦芽等含淀粉的粮食为原料制成的一种糖,主要成分是麦芽糖、葡萄糖和糊精等...

咬文嚼字 2024-07-11

语言哲思|焦虑的反义词是具体

一般情况下,“焦虑”的反义词是“松弛”,“抽象”的反义词是“具体”,而在例(1)中,“焦虑”的反义词是“具体”。“焦虑”和“具体”本来没有反义关系,但在例(1)中两者临时成为反义词,这是“言语反义词”现象。“言语反义词”和“语言反义词”相对,前者是本来没有反义关系的两个词临时用作反义词,后者是本来就具有反义关系的两个词。“焦虑”和“松...

咬文嚼字 2024-07-11

一针见血|应是“遁迹空门”

2023年4月5日《民主协商报》第4版《烟光淡宕》一文,在写八大山人朱耷时有这样一段话:“他奉母带弟‘出家’,至奉新县耕香寺,隐姓埋名削发为僧,改名‘雪个’。循迹空门后,八大山人潜心习画,笔墨少许,自然写意。”这里“循迹空门”的“循”错了,应为“遁”。遁,读作dùn,本义为逃走、逃跑。唐代卢纶《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引...

咬文嚼字 2024-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