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字词
县委办小吴刚进办公室,新人小马就急忙跑了过来:“吴哥,接到通知,上级要来调研,这该怎么办啊?”小吴不慌不忙地把包放下:“慌什么?在办公室工作,首先得沉得住气,不就是调研嘛,家常便饭!”“贾主任也是这样说,让我们准备一下。这‘一下’该准备啥?”小马仍愁眉不展。小吴来到小马电脑前,点开一个文件夹:“喏,这有现成的方案,稍作修改就行。”小马...
2023年1月9日《光明日报》第16版刊登文章《通会之路》。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于安澜修养全面,除上述两个学术领域外,他还在诗学、书学、篆刻学等方面有所造诣……”句中的“造诣”一词使用有误。“造诣”指一个人所掌握的学问、技术以及艺术表演等方面所达到的高度。“造诣”是一个名词,句中的“造诣”与“有所”搭配,这是把这个名词当动词来使用了...
在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大刘镇,有个叫大陈的村子。明、清至民国时期,它还有一个名字叫“风宪里”。为什么叫“风宪里”?这就需要从“风宪”二字说起。首先看“风”。《说文解字》:“风,八风也……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从虫,凡声。”小篆“風”是内形外声的形声字,中间的“虫”作形旁,表意;外部的“凡”作声旁,表读音;简化时,人们用符号“㐅”代替了...
答:应该是“耳根清净”。耳根,佛教用语,是佛教六根之一。佛教认为眼、耳、鼻、舌、身、意具有能摄取相应之六境(色、声、香、味、触、法),产生相应之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的六种功能。根是“能生”的意思,故将此六者称为六根。清净,在佛教中指远离恶行与烦恼。如南朝梁王僧孺《礼佛唱导发愿文》:“愿现前众等,身口清净。”又如《...
上面这段对话描写出自《南风过境》(湖南文艺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一书的第280页,其中的“践行”错了,应改为“饯行”。饯,从食戋声,义为以酒食送行。中国人自古就有用酒食给亲友送别的传统。饯行,义同饯。夏衍《秋瑾传》第一幕:“真的要去留学,也得给此地的几个朋友们知道,拣个日子,我给您饯行,好吗?”《南风过境》书中描写的是男女主角分别...
“说/讲中文”一类用法是否规范,学界有不同意见。如汪化云、肖擎柱(《汉字文化》2011年第5期)就持否定态度。但我们觉得还有继续讨论的必要。首先,我们不能不正视“说/讲中文”一类用法的普遍性。汪、肖二位十余年前用谷歌搜索的数据便足可证明:“说/讲中文”有11590万条,与“说/讲汉语”之比约为16比1,这充分代表了网民语用选择的倾向性...
央视新闻频道2017年1月5日《共同关注》栏目播出了一段有关腊八粥的报道,字幕显示的新闻标题为《慈云寺布施腊八粥祁福纳祥好兆头》。这里将“祈福”错写成了“祁福”。祈,读作qí,从示,斤声。《说文·示部》:“祈,求福也。”所谓“祈福”就是(向神明)求福之义。《礼记·月令》:“(季夏之月)令民无不咸出其力,以共皇天上帝名山大川四方之神,以...
辨析:音同致误。“坐”是个会意字,“象二人对坐土上形”,《说文》的解释是:“坐,止也。”坐是一种止息方式。所谓“坐月子”,是指妇女在生下孩子后一个月里休息和调养。“坐”是这一个月的主要任务。如果说“坐”是一种静态的话,“做”则是一种动态,指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
“从自强不息的下岗女工到传销枭首”,这是2009年6月4日《都市快报》一条新闻报道的标题。乍看,笔者还以为一位原来的下岗女工因传销而被“砍头”,这不免令人生出恐怖之感。待看过报道后,才知说的是一个被称为“蝴蝶夫人”的原下岗女工,由于“涉嫌传销”先“被警方控制”,后以“非法经营罪”被检察院批捕。她并没有被“砍头”。既然如此,“枭首”就用...
在广州,如果遇到亲友家有丧事,照例要送上一份礼金,以示慰问。这份礼金很有讲究,规矩是不能给整数,常在一个整数后面加上1元钱,如101元、201元、501元、1001元等等。这类礼金当地人一般写作“帛金”。为什么叫帛金?李荣主编、白宛如编撰的《广州方言词典》没有收录这个词。网络上的解释代表着大众的观点,不外乎两种:一种认为“帛”和“金”...
2014年第3期《名人传记》所刊《刘建:我在爷爷朱德身边十五年》一文中,在写到朱老总关心晚辈、爱护战士时用了个小标题《牴犊情深深,爱兵意切切》。这里“牴犊”不对,应该是“舐犊”。犊,即小牛。牴,读音dǐ,本义为触,即用角顶,引申指彼此对立、排斥等意思。现已作为“抵”的异体字废除。按照这样的意思理解,“牴犊”就是“用角顶小牛”,这明显是...
壶怎么会跟葫芦沾上亲的呢?原来,古代本没有壶,装水盛浆,用的就是葫芦。后来有了陶器,也便模仿着自然界的葫芦做成装水的壶,当然这壶模仿的不是我们常见的细腰葫芦,而是可以做瓢的那种葫芦。再后来又有了铜器,铜器便又仿着陶器做成了铜壶。如果我们细看商周时代的壶,不说像个大葫芦吗?只是多了个提把,壶身上多了些花纹而已。先民创造文字时,自然界的葫...
实,不只是“胜地”与“圣地”不好判断,在新闻写作中,诸如“情节”与“情结”、“总览”与“总揽”、“制定”与“制订”、“功夫”与“工夫”、“法制”与“法治”等,许多通讯员都容易混淆。今天,我和大家分享3组词语的意思以及它们在具体案例中的用法,希望大家有所收获。案例1:“圣地”与“胜地”,这两个词多用于与旅游相关的作品中。圣地,有两种意思...
自“1984年8月,敦煌研究院正式成立”(163页),到2011年1月21日17时段文杰先生逝世(295页),敦煌研究院既没有更名也没有撤销,只是任院长的人有变化,1998年以后敦煌研究院的院长是樊锦诗。所以,《敦煌人生:我的父亲段文杰》护封上和295页上的“原敦煌研究院院长”的“原”字位置错置,应把“原”字置于段文杰先生的职务前,写...
微信公众号“作家出版社”2023年1月4日刊登文章《“婚商”:对婚姻的综合认知和把控能力》。这篇文章是对新近出版的一部小说《婚殇》的介绍,文中写道:“《婚殇》以一位29岁未婚女性的婚恋困惑为主线,附以和她年龄相仿、学历和工作状态迥异的几位女性的婚姻情感故事,还穿插了男知青下乡的情感经历,选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引发了读者对新时代婚姻的思...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志愿”有两种基本含义。一是作为名词,指志向和愿望。如魏晋时期的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唐代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戎狄弃甲而远遁,朝廷高枕而不虞,是岂负大丈夫平生之志愿哉?岂负明天子非常之顾遇哉?”二是作为动词,指自愿。如唐代赵...
牡丹原产于中国,系传统名花之首,为著名的观赏花卉。古往今来,人们都将其视为富贵、美好的象征。据传,唐文宗喜爱诗画,一次在花园里赏牡丹时问周围的臣子谁的牡丹诗最好,有人便推荐中书舍人李正封的五言绝句“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于是,牡丹便有了“国色天香”的美誉,并流传至今。牡丹虽为花之富贵者,可并不娇气,它遍植大江南北,尤以洛阳、菏泽、...
2012年9月28日《家庭百科报》第9版刊有《当数千只毒蜂蛰来的时候……》一文,报道一位母亲为了保护孩子而自己被数千只毒蜂蜇死的令人惊悚的一幕。标题和正文中的“蛰”均不对,应为“蜇”。“蛰”,读zhé,含义是动物冬眠,即潜伏起来不食不动,血液循环和呼吸缓慢,进入休眠状态,如蛰伏、惊蛰;引申为像动物冬眠一样隐居起来,如久蛰乡间、蛰居海岛...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开幕会上的报告已经传遍全世界,报告里的“中国式现代化”举世瞩目。一个多月来,中央宣讲团的成员分别在全国各地宣讲了二十大的精神,其中“中国式现代化”是必不可少的着重点之一。全国各大报纸和杂志,全方位、多角度、深入精准地解读“中国式现代化”的论文数以百计。基于《咬文嚼字》刊物的性质,本文试图换个角度,从语言应用上来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