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易错字词

借题发挥|辞官应用“挂冠”

《新平阳》报2020年3月20日第7版刊有文章《理学名家大宋贤才——南宋平阳礼部侍郎宋之才》,文中第四个小标题为“不附权贵挂官归里”,写的是宋之才因不满秦桧专权而辞官闲居乡里的内容。小标题中“挂官”不对,应写成“挂冠”。“冠”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作guān,指帽子,此处特指官员的帽子。挂冠,语出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五》:“(逢萌)...

咬文嚼字 2023-03-16 1

人名地名误读多

总结自己多年编、写、教的经验与教训,最容易读错的莫过于人名、地名。先说我的家乡江苏太仓。顾名思义,太仓乃皇帝的粮仓,这好懂。太仓还有一个别称为弇山,出典乃明代文坛后七子领袖王世贞,在太仓筑过当时的东南第一名园弇山园。这弇字,读yǎn,识的人少,不识的人多,且电脑中还打不出这字。80年代初,太仓造了当地第一高楼弇山大厦,一些外地来太仓参...

咬文嚼字 2023-03-16 2

一针见血|“祁盼”?“祈盼”!

“后来人们为了感谢伍子胥,每逢过年都要制作年糕来祭祀伍子胥,祁盼生活‘年年步步登高’。”其中的“祁盼”,应为“祈盼”。祈,读作qí,义为向神祷告恳求。《诗经·小雅·甫田》:“以御田祖,以祈甘雨。”大意是说,以此祭祀神农,祈求甘霖从天而降。引申有向人请求之义,如祈求、祈望。还用作姓。“祈盼”一词,顾名思义,即祈求盼望。祁,也读作qí,可...

咬文嚼字 2023-03-16 4

汉字神聊|话说“飙”字

狗年春节,偶然在荧屏上欣赏到一场“飙歌大赛”,歌手们个个狂歌劲舞,真无愧于一个“飙”字。“飙”是现今的一个时尚词,频频在媒体露面,如:飙歌、飙舞、飙雨、飙升等等。显然,这个“飙”表示的是“狂热”“猛烈”“快速”之类的意义。然而,“飙”的这个时尚用法是怎么来的呢?审视“飙”字结构,左边是三个犬字构成的“猋”,右边是“风”。《说文解字》:...

咬文嚼字 2023-03-16 1

“汇聚”和“会聚”有何区别?

答:当然有区别。“汇”的繁体字本为“匯”,是个形声字,从匚,淮声,本指古代的一种器物。这种器物大概作“聚集”物品之用。后来“匯”又常指河流相会合。并进一步引申指聚集、综合等。也许正因为常用以指“河流相会合”,后来“匯”中的三点水被移到“匚”的外面,写成了“滙”,“水”成为这个字的形符。简化字颁布实施,“滙”被简化成“汇”,也是个形声字...

咬文嚼字 2023-03-16 1

众矢之的|何来“紫薇星”

《我的团长我的团》第27集,几位士兵在夜幕下的丛林中,仰望天空,感慨万千。一位说道:“只见紫微星微微发亮……”字幕把“紫微星”误成了“紫薇星”。紫微即紫微垣,也名紫宫垣,星官名,三垣之一。中国古代为认识星辰和观测天象,把若干颗恒星多少不等地组合起来,一组称一个星官。众星官中,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和二十八宿占有重要地位。紫微垣...

咬文嚼字 2023-03-16 2

一针见血|是“苟延残喘”而非“狗延残喘”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大书特书》(乔·昆南著,陈丹丹译,2014年12月出版)第116页有这样一句话:“当我们再次造访,这座小镇已经变了样,丑到认不出来了,书店也只能说是狗延残喘。”句中的“狗延残喘”显系“苟延残喘”之误。苟有暂且、勉强之义。苟延即勉强延续。“苟延残喘”是个成语,义为勉强拖延一口没断的气,比喻勉强维持生存。这个成语出自宋朝...

咬文嚼字 2023-03-16 1

为何称“领袖”?

答:古汉语中有“领袖”一词,指衣服的领和袖。后来词义引申,“领袖”比喻同类人或物中之突出者。唐玄宗《〈孝经〉序》:“韦昭、王肃,先儒之领袖。”北宋邢昺疏:“此指言韦王所学,在先儒之中如衣之有领袖也。”元代关汉卿《单刀会》第二折:“有一个马孟起,他是个杀人的领袖。”现在“领袖”指国家、政治团体、群众组织的最高领导人。一般认为,这个“领袖...

咬文嚼字 2023-03-16 1

纠错丨量词“头”“匹”勿误用

(1)队里用四、五百元钱买来了又老又瘦的一匹母马和一匹驴子。(2)小说《农夫》中的农民,善良、简单、坚执、厚重、蠢笨,然而诚实,像一匹象,一匹熊。(3)传统的“弄狮”也很绝妙,一匹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舞姿,两人表演之动作和步调,都要配合默契。(4)他说:“现在又有二十头牛,九头驴,三头马怀上驹了,又是一批好牲口!”(5)有一次,碰见...

语言文字报 2023-03-16 1

纠错丨“形”“型”“行”,要分清

(1)共享单车低碳环保,外型亮丽,技术先进,受到越来越多都市人的青睐。[《咬文嚼字》2018年第3期(此例为该刊错字举例)](2)年轻人个子不高,脸型瘦长,苍白的额头底下架着一副闪闪发光的高度数近视眼镜。(《读者》2020年第13期)(3)脸盘是宽圆型的,却不胖。(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刘玉民《骚动之秋》)(4)乔木呢,它即使有明...

语言文字报 2023-03-16 1

语言哲思|“无线电法国别研究”

《无线电法国别研究》是龙卫球、夏春利主编的法学著作,由法律出版社于2014年出版发行。“无线电法国别研究”是一个歧义结构,有两种理解:一是作者本来的意思,“无线电法”和“国别研究”构成定中结构,“无线电法”是定语,修饰中心语“国别研究”;一是受众误解的意思,“无线电”和“法国别研究”构成主谓结构,“无线电”是主语,“法国别研究”是谓语...

咬文嚼字 2023-03-01 6

解惑丨“大聪明”为何表贬义?

“你可真是个大聪明!”这句话时常会出现在一些网络短视频或者综艺节目当中。“大聪明”最早是指人很聪明、有智慧,而网络用语中的“大聪明”来源于喜剧电影《西虹市首富》的角色“大聪明”,其办事情总是事与愿违,形象看上去也与“聪明”不太沾边,造成了喜剧中的反差感。这一喜剧形象使“大聪明”一词在网络当中流行起来,形成“××可真是个大聪明”或“我有...

语言文字报 2023-03-01 1

谈语说文丨你爱聊的“八卦”,本来只是个占卜符号

“八卦”指《周易》中的八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每个符号用三个分别代表阳的“阳爻”和代表阴的“阴爻”组成,主要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八卦体现了华夏先民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朴素认识,后在中国和日本被用作占卜符号,逐渐带上了神秘色彩。“八卦”作为象征自然起源的具象方式,应用于社会生活中便是占卜算卦。算卦先生...

关注丨“收集”“搜集”用法辨疑

“收集”“搜集”两个词用法上的区别,令不少人感到困惑。按照词典上的注释,“收集”“搜集”的字面意思是清楚的,但不同辞书和专著对两个词的释义举例又有些令人费解,报刊上混淆使用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特撰此文讨论,并向专家求教。01请看如下举例:(1)黄集伟收集中国流行语20多年黄集伟今年60岁了。从1998年起,他用业余...

形形色色的“体质”

体质”指人体的健康水平和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日常生活中常用“体质好”“体质差”等来表示对人的身体素质的综合评价。“体质”本义就是“身体素质”。例如:(1)问题是,她(瑞典女王)要每天都听这位睿智的哲学家(笛卡尔)讲授哲学,但除了每天早晨5点之外,她又腾不出其他的时间,于是这位体质孱弱的哲学家只能早起授课。(《羊城晚报》2022年6月5日...

咬文嚼字 2023-02-20

婚约不可“谛下”

电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迷谷说了这么一段话:“想当初你阿爹白止帝君和那九重天上的天君陛下为结两族之好,谛下婚约,将姑姑许配给了太子殿下……”(字幕同步显示)其中“谛”应为“缔”之误。缔,音dì,《说文》:“缔,结不解也。”有结合、订立的意思,如缔交、缔结、缔盟。“缔下婚约”就是指订下婚约。谛,也读为dì,有仔细(看或听)之义,如谛视...

咬文嚼字 2023-02-20

“羽衣霓裳”的“裳”读什么?

答:“羽衣霓裳”“霓裳曲”的“裳”,应该读cháng。古代有“上衣下裳”(原写作“常”,“常”和“裳”是古今字)的说法。凡“衣”与“裳”对举的,“衣”即指上身的衣衫,“裳”则指下身的裙子。“霓裳”本谓神仙的衣裳,相传神仙以云为裳。《楚辞·九歌·东君》:“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汉代王逸注:“青云为上衣,白霓为下裳。”古代还有...

咬文嚼字 2023-02-20

“有朝一日”称“一旦”

2019年4月5日的《讽刺与幽默》头版刊文《社会办学,不能误人子弟》,其中写道:“教育,是强国兴邦的重要基础,容不得有半点私欲,那些以办教谋利的不法商人们,请走开吧,孩子们的世界是可塑的,一但形成,是曲是直都将是国家未来的形状。”这里的“一但”错了,应改为“一旦”。旦,本义是早晨,也可指一天。一旦,可以指一天之间,如毁于一旦;也可作副...

咬文嚼字 2023-02-20

“不知所踪”对吗?

答:你的意见很对,“不知所终”是正确的,而“不知所踪”属误用。汉语的“所字结构”要求“所”后跟动词,如“所思、所想、所见、所闻”。“终”有“终了、结束”的意思,“不知所终”是说不知道最后的下落或结局。类似的四字结构有“不知所措”“不知所云”等。“措”,安排、处置,是动词;“云”,说,也是动词。但“踪”指“踪迹、足迹”,是名词,不能用在...

咬文嚼字 2023-02-20

“浅×”可不“浅”

当你发朋友圈时,无论什么样的图片都能配上同样的文案——“浅发一下吧”;当你分享笑料时,也能给出同样的说明——“浅笑一个吧”;当你发出邀约时,还能用到同样的句式——“周末浅看一个电影吗”……这个莫名其妙就火起来的“浅”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追根溯源,这个句式原来出自“美羊羊”系列配音恶搞视频中的口头禅。其内容大致为,美羊羊看到喜羊羊和沸羊羊...

咬文嚼字 2023-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