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易错字词

热线电话|“鄙人”还是“敝人”?

答:“鄙”是粗俗、浅陋的意思,“敝”是破旧、破烂的意思。确实有人认为“敝人”的“敝”是个别字,因为人不能称为破人、烂人;但考之语用实践,“敝人”的用法还是有的。比如鲁迅先生就曾说过:“敝人向来最赞成一切牺牲,也最乐于‘成人之美’。”“鄙人”和“敝人”用作谦称,可以算作读音稍有不同的异形词。不过,我们提倡用“鄙人”。鄙人、鄙意、鄙见……...

咬文嚼字 2023-11-24

一针见血|应是“灞桥风雪”

《上海老年报》2015年1月22日第8版《梁明泼墨山水之我见》一文说:“梁明的泼墨山水……不求‘如在坝桥风雪中,三峡闻猿时’意境。”没有“坝桥风雪”,只有“灞桥风雪”。“灞桥”位于西安市东十公里处。春秋时,秦穆公称霸西戎,将滋水改名为灞水,并在灞水上修桥,是为“灞桥”。“坝”意为拦水防水的构筑物,如拦河大坝、葛洲坝。“坝”的繁体为“壩...

咬文嚼字 2023-11-24

正音室|“箴言”应读“zhēn言”

深圳卫视2023年9月1日早间《直播港澳台》节目播出一则关于深港两地发展商贸的新闻。播音员这样说道:“香港创新科技跟深圳早有合作,依靠‘引进来,走出去’这六字jiàn言,不断推动深港接轨。”“六字jiàn言”同步显示字幕为“六字箴言”。播音员将“箴”读作jiàn,是不对的。箴,音zhēn,从竹,咸声。本义为缝衣服的工具,这个意义现在写...

咬文嚼字 2023-11-24

一针见血|“负笈”莫作“负岌”

2020年11月15日《解放日报》第7版刊载了《最好的敬重》一文,其中写道:“但你是有可能上大学的,有可能去那些有院士的大学,还可能负岌海外,到时候再来看?”这里的“负岌”当是“负笈”之误。“笈”读jí,用来装书籍等物便于携带的小箱子。负笈,即背着书箱,比喻外出求学。《聊斋志异·劳山道士》:“少慕道,闻劳山多仙人,负笈往游。”既然是去...

咬文嚼字 2023-11-24

追踪荧屏|“衔草”不能报恩

新版电视剧《水浒传》第10集《林冲棒打洪教头》中,林冲说:“林冲谢柴大官人盛情,来日衔草相还。”(有字幕)汉语里有“衔草”报恩这个说法吗?没有。该集情节出自《水浒传》第九回: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读该回全文,未发现“衔草”。很显然,这是编剧改编出来的。我们只听说过“衔环结草”“衔环”“结草”,但从未听说过“衔草”。先说衔环。...

咬文嚼字 2023-11-24

将会密集发布图书差错和报纸差错

最近将会密集发布多家出版社图书差错和多家报纸差错。在此,提醒一下。曝光差错后,请不要联系小张咬文嚼字公众号和“小张”,更不要叫张老师,“小张”只是一名爱学习的普通的读者,叫“张老师”,小张承受不起。反思,改错,提升……我觉得这才是相关人员最应该做的。想方设法联系到“小张”意义不大。“小张”工作挺忙,也没有闲暇时间听别人来解释为什么错了...

纠错|不要把还活着的人搬到“晚近”

2023年3月9日《光明日报》第14版刊登文章《桃花千枝蕴清雅,机杼精工绣中华》。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晚近著名作家和谷创作的长篇纪实文学《绽放》以全国劳模赵梦桃及西北国棉一厂梦桃小组近六十年奋斗历程,擘画中国纺织史,更以共和国最美奋斗者的故事,谱写了一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纺织壮歌。”这个句子中的“晚近”和“擘画”两个词使用有误。...

语文开讲|此处该用引号,还是书名号?

2023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一卷考查了逗号的表现力。在高考的导向下,标点再一次成为教学的重点。对于标题,究竟是用引号,还是书名号?山东某市2023高三一模语文试题中有这样一道“语言运用”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对联不仅要字数相等,词性相当,而且要结构相称,节律相谐。①李渔写过一本联语入门书,题为“笠翁对韵”,假如您认真阅...

“亚运会”的“亚”读成yǎ,语流音变说这锅我不背!

中发声变调,有的听起来会有些像第二声(阳平),但实际的调值还需要准确测定才能确定。多个上声连读会发生变调,那多个去声连读,比如“亚运会”呢?去声的标准调值是51,连续读三个51调值的音,也要反复从低位1升到高位5去发音,那语流中会不会也产生一定音变呢?这也是有可能的,比如“亚”和“运”的调值不会降到1那么低,而是只到4左右,就又回到高...

“窝”了20年的“o”到底读什么?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微信公众号“央广网”发表《“窝”了20年的“o”读错了?教育部门和专家的回复来了》(2023年10月16日),之后“中国青年报”“澎湃新闻”等公众号纷纷转载或发文,关于拼音“o”的读音问题再次引发热议。据“央广网”文,9月27日有人在某省教育厅网站反映:现在的小学语文“aoe”中间的“o”为什么读“ao”?次日该...

语言哲思|盐的真正味道

(1)当Jessica在深夜被巨大的声响惊醒,在录音间与青年一遍遍描述她所听到的声音时,忽想起禅家有个说法:我们无法知道“盐”的真正味道。每个人只是尝到了当下的那个咸味,但它的味道是否与其他人的一样,我们无从知晓。那些“自知”的过程一旦要同另一个人描述,“走形”是必然。而影片妙的是用“寻音”的方式,向观众形象地展示了:言说者与反馈者对...

咬文嚼字 2023-10-23

十字街头|不是“竹茷”,是“竹筏”

曾途经桂林市中山南路某家旅行社,看到电子屏幕滚动播放如下内容:“漓江竹茷、游船一日游……”其中“竹茷”应为“竹筏”。筏,读音为fá,是个形声字,从竹,伐声。本义是一种水上交通工具,一般用竹或木编排而成,也有用牛羊皮或橡胶做的。《方言》第九:“泭谓之,谓之筏。筏,秦晋之通语也。”钱绎笺疏:“马融注《论语·公冶长篇》云:‘编竹木大者曰筏,...

咬文嚼字 2023-10-23

时尚词苑|“村”字号赛事:“村BA”和“村超”

字。“村BA”则是仿照NBA和CBA而创造出来的。NBA是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ationalBasketballAssociation)的英文缩写,CBA是我国的男子职业篮球联赛的英文形式ChineseBasketballAssociation的简称。“村BA”就是将NBA、CBA中表示赛事国别的英文字母N和C换成了汉字“村”,成了极...

咬文嚼字 2023-10-23

十字街头|误用“弹冠相庆”

在常熟,通往虞山的寺路街被打造成常熟市历史法治文化街。街道两旁树立浮雕和文字牌,介绍当地历史上有代表性的乡贤名士。其中有钱(zhì)的简历。根据介绍,钱为康熙时举人,知官陶县(笔者疑为馆陶县之误),升户部主事迁员外郎。做知县时,适夏遇蝗虫成灾,钱当机立断,动员百姓围歼蝗蝻,承诺捕蝻一斗秋付四升米。百姓闻讯挑灯夜战,战果辉煌。最终,钱以...

咬文嚼字 2023-10-23

一针见血|“文绉绉”与皱纹无关

《修辞荟萃》(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出版)收录了《藤缠树,树缠藤》一诗,诗后有段评价:“全诗没有什么文皱皱的语句,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所用的全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朴素平凡的字眼。”此处“文皱皱”错了,应改为“文绉绉”。“绉”是个形声字,从糸刍声。可以读zhòu,指一种有皱纹的丝织品,如绉纱、碧绉。也可以读zhōu,用于“文绉绉”,...

咬文嚼字 2023-10-23

词语春秋|“鲇鱼”和“鲇鱼效应”

头扁口阔,上下颌有四根胡须,周身无鳞多黏液,凶猛食肉,这就是我们生活中一种常见的鱼——鲇鱼。鲇鱼不仅常常出现在寻常百姓家的餐桌上,还频频亮相于我们的媒体中,请看:(1)对于中国汽车工业来说,“吉利”汽车很可能就是一条生猛的“鲇鱼”。不管它的未来的前景是否辉煌,至少眼下它的客观存在,已经使主流轿车厂家感到了压力。(《人民日报》2000年...

咬文嚼字 2023-10-23

一针见血|拜见当称“谒拜”

2019年第8期《老年知音》所载《打造传承红色基因基地——修建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侧记》一文这样说道:“纪念碑建成对外开放后,我又曾三次陪同外地来桂林考察的客人到烈士碑园竭拜红军烈士。”其中的“竭拜”当为“谒拜”之误。谒,音yè。《说文》:“谒,白也。”本义为陈述、禀告,多用于下对上或幼对长。引申表示拜见。如“谒见”即进见(辈分...

咬文嚼字 2023-10-23

热线电话|“箴言”与“真言”有区别吗?

答:“箴言”和“真言”,音同义不同。箴:本义是缝衣的工具,因为其形状是尖的,故可以用来刺、扎,并由此引申出劝告、劝诫义。箴言,即规谏劝诫之言。查《汉语大词典》,“真言”有三解:一指佛教经典的要言秘语;二指咒语;三指口诀、要语。欧阳山《金牛和笑话》:“他传授了一套游击战法,有十六个字的真言,能打退日本。”可见,“真言”并无“劝诫、劝告”...

咬文嚼字 2023-10-23

追踪荧屏|何来“官碟”

古装电影《无间归途》中,邢江峰要求离开独龙帮,向给自己布置新任务的总捕头赵通索要“身份证明和官碟路引”(字幕同步显示)。字幕中的“官碟”应是“官牒”。牒,从片,枼声。本指用来书写的薄木片、简札。古时对不同规格的书写木片,有不同的叫法。小简曰牒,大简曰册,薄者曰牒,厚者曰牍。“牒”后引申指表册、谱籍、书籍、官府公文等。“官牒”就是记载官...

咬文嚼字 2023-10-23

文章病院|郑庄公并非“不悌”

这段话出自《透过地理看历史》(台海出版社2020年11月出版),文中列举了对郑庄公的三个评价,其中“不悌”用得不对。悌,读作tì,意思是敬爱兄长。如《孝经》:“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侍奉兄长要体现敬爱之心,这种顺从可以移到侍奉官长上。在早期的文献中,悌往往写作“弟”,如《荀子·王制篇》:“能以事兄谓之弟。”即能够按礼义来侍奉兄长就叫...

咬文嚼字 2023-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