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字词
《错过,我们都有过错》(当代世界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第29页说:“当陈家声再舔着脸凑上来时,林菲便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委婉拒绝……”第219页上又说:“我哪次舔着脸找你,你配合过或是兴高采烈过?”两处“舔着脸”都有误,应为“觍着脸”。觍,读tiǎn,可表示羞愧、厚颜,如“觍颜”既可表示羞愧的脸色,亦可指厚颜。上文中陈家声多次厚着脸皮...
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在黄金时段播放了电视连续剧《金玉瑶》。该剧的主人公沈立来到上海后,作为润丰商行的老板,生意做得很大。在他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面上海商会赠送的锦旗。锦旗中间写着四个大字:“箕風華雨(箕风华雨)”。在汉语中,没有这一说法;作为一句四字颂语,正确的说法是“箕风毕雨”。在我国古代的天文学中有“二十八宿”之说。二十八宿指的是二...
2019年1月28日《秦皇岛日报》的《文史走廊》栏目刊有《浅谈我国古代纪年法》一文,文中写道:“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这段话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并非每个皇帝即位都会改元。中国纪年始于西周。公元前841年,周厉王因国人暴动逃离镐京,此后共伯和摄政,西周进入共和时期(一说因召公、周公二相共同执政而称...
2022年11月18日《益寿文摘》第13版载有《岳阳八大美食》一文,其中有个小标题为“火培鱼”。何来“火培鱼”?应是“火焙鱼”。“焙”音bèi,义为用微火烘干(药材、食品、烟叶、茶叶等)。火焙鱼是湖南传统名菜。做法是将小鱼去掉内脏,用锅子在微火上烘干,冷却后以谷壳、花生壳、橘子皮、木屑等微火熏烘。“火焙鱼”的得名与其烹饪方式有关。“培...
《诗欢文爱》(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中收入的《一世文章未尽才——哭诗人王昌耀》一文,在写到昌耀决定死后要和母亲葬在一起时说道:“魂而有知,请入我梦,见到你老母亲之后,可学老菜子斑衣?!”文中的“老菜子”乃“老莱子”之误。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的隐士。楚王曾召其出仕,他不愿就任,便偕妻迁居江南。老莱子有孝行,年七十时还穿五色...
2023年夏秋之际,刀郎的新歌《罗刹海市》风靡网络,风靡全国。其中有一句歌词是:“他见这罗刹国里常颠倒。”这里的“这”也可以换成“那”,即“他见那罗刹国里常颠倒”,意思也说得通。两句话语法上都没有问题,而用法上有很大不同:“他见这罗刹国里常颠倒”是典型的移情用法,说话人完全把自己认同于“他”,即华夏子弟马骥,从“他”的视角看,罗刹国就...
2018年8月14日《老年周报》第7版《乐在棋中》有一处说:“下中国象棋是离退休老人极喜欢的一项娱乐活动。在小区门口、街头巷尾,几位老者手捧一杯清茶,围绕尺幅棋坪,指指戳戳,乐在棋中。”其中“棋坪”应是“棋枰”。棋枰,指棋盘、棋局。其中的“枰”就是棋盘、棋局的意思。郭沫若《王昭君》:“正中炉火一盆,炭火熊熊。炉旁置茶档棋枰、湘妃椅诸事...
电视剧《大盛魁》第24集,孙文举对蔡荣祥说:“《诗经》曰:‘螟蛉有子,蜾赢负之。’懂吗?”又说:“我就是蜾赢,王二疤子就是螟蛉义子。”(字幕同步显示)其中“蜾赢”错了,应为“蜾蠃”。“螟蛉有子”出自《诗经·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教诲尔子,式穀似之。”螟蛉,指螟蛾的幼虫,后也泛指棉蛉虫、菜粉蝶等多种鳞翅目昆虫的幼虫。蠃,读...
大家都知道,现在“元旦”指的是公历1月1日,其实在古时候的农历年中,“元旦”指的是正月初一。你知道“元旦”二字的含义吗?答:元,下面是“人”,上面的“二”即现在的“上”,“人”“上”会意,本义指人的头部。引申指第一。旦,古文字像初升的太阳,本义指天亮。引申指早晨,再引申指某日、某天等。后来农历每月的第一天特称“旦”,如“二月旦”即二月...
中一个侍卫躬身回道:“九爷吩咐了,除了他,谁都不准进去。”“感情你们只认九爷,不认我吗?!王爷就要回来了,难道王爷要进去也得九爷点头吗?”这是《杏花如梦作梅花》(新世界出版社2015年3月出版)第185页上的一段对话。其中的“感情”用错了,应是“敢情”。“敢情”是个方言词,口语中“情”读轻声。作副词,可表示情理明显,不必怀疑。如《红楼...
答:“同比”就是跟上一年同一时期相比较,体现事物的相对发展速度,例如2008年3月份与2007年3月份相比较,就称为“同比”。“环比”是指这一个统计周期和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较,表明事物逐期的发展速度,例如2008年3月份与2008年2月份相比较,就称为“环比”。“环比”按其统计周期的长短,可分为日环比、周环比、月环比和年环比。一个完整...
2022年11月24日《南方周末》所刊《易水悲风:追寻燕国往事》一文中这样写道:“(燕国)仅有的一次存在感,是这个北陲小国遇到了大麻烦——山戎入侵,几近亡国。幸好,中原地区正值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时代,在尊王攘夷旗帜下,齐桓公联络诸侯,组成联军,亲自率兵深入山戎腹地,与山戎打了好几仗,直到山戎远循。”此处的“远循”应是“远遁”。循,有沿...
《读书》2023年第9期刊有《素风到老如寒士》一文,在介绍清代名臣王杰时,文中有这样的表述:“王杰出生于偏远的陕西韩城,十八岁才考入县学,后到西安的关中书院读书,师从关学大师孙景烈。关学,亦作‘关中之学’‘关闽之学’,是宋代理学的重要分支,又自成统绪……”这里说关学亦作“关闽之学”,是不正确的。宋代理学是宋代哲学的主流。因理学家主要讨...
碓,音duì,是舂米的工具。《说文·石部》:“碓,舂也。”王筠句读:“杵臼任手,碓则任足。”原理是在臼旁用柱子架起一根木杠,杠端系上石头,用脚踏起另一端,连续起落。后来又有利用水力代替人力的,这便是“水碓”。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记载:“凡水碓,山国之人居河滨者之所为也。攻稻之法省人力十倍,人乐为之。”水碓作为一种半机械化设备,使...
答:“建置”与“建制”两词,看具体语境,选择使用。“建置”一词,作动词时,指建立、设置。如《汉书·武五子传赞》:“后遂命将出征,略取河南,建置朔方。”又如郭沫若《十批判书·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古时所谓‘国’本是等于部落的意思,所谓‘封建藩卫’也不过是建置大小不等的各种殖民部落而已。”作名词时,指所建立、设置的设施、机构等。冯自由《...
2023年2月上半月《美文》刊有《硬汉王鼎》一文,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当时官场风气之弊,用穆彰阿的得意门生曾国藩的话来说,就是所有人都严格循规蹈矩,‘无有敢才智自矜、锋芒自逞者’,把畏蕙不前当作慎重,把柔弱萎靡当作恭敬。”其中的“畏蕙”当是“畏葸”。葸,音xǐ,本指畏惧的样子。如葸葸,形容畏惧、小心谨慎的样子;葸懦,形容胆小软弱。畏葸...
最近,“显眼包”一词在各大网络平台频频出现,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显眼”指因为明显而容易被看到,有引人注目的意味;“包”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指具有某种特点的人,如:病包、坏包、淘气包等等。由此推之,“显眼包”就是因为明显而容易被看到的人。具体来说,某些人由于外在表现或性格特征特别突出而容易引人注意,这些人就被称为“显眼包”。在互联网语...
011年10月21日《时代报》刊有一篇新闻,介绍了历史悠久的上海8所中学的基本情况。新闻标题是“历史百年上海箐箐校园里的涓涓细流”。此处的“箐箐”似是而非,正确的写法应该是“菁菁”。“菁菁”读jīngjīng,这是一个文言词,通常不大见到,但从草字头,可以推想和草木有关。语出《诗·小雅·菁菁者莪》:“菁菁者莪(é),在彼中阿。”莪,蒿...
上海话的“大亨”,解放前指有势力的官绅、富商或大流氓,现一般指“大人物”。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下半年出版的《上海话大词典》认为:“大亨”一词来自英语。“亨”是英文“hundred(百)”的音译。原称有百万财产者为“大亨”,此后含义扩大化。2009年6月,海派女作家程乃珊女士在其博客上发表《大亨、瘪三、拉斯克与夯浜榔》一文,持类似观...
清朝有个叫潘荣陛的读书人,写了本《帝京岁时经胜》,讲的都是明朝那会儿,北京的风土民情。”这里有两个错误。首先,书名搞错了,潘荣陛写的是《帝京岁时纪胜》,而不是《帝京岁时经胜》。“纪”有记录之义,“胜”可形容事物优越、美好,也可指优美的山水或古迹。“纪胜”可理解为记录某个地域的名胜、风物等。比如南宋王象之的《舆地纪胜》、耐得翁的《都城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