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职能
一、大小关系。对于稿件而言,大小关系常常表现为长短关系。毫无疑问,报纸应当以短新闻为主,同时也不排除一些必要的长新闻,比如通讯、调查报告等。问题在于,许多报纸往往只重视消息带给人的新鲜感,对消息所反映的新闻事实挖掘不够或后续报道不足,一些报纸对通讯、特写一类的稿件字数限制过死,版面给得太少,不仅自身报道过的新闻事件连续报道或深度报道不...
编辑,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就一份内刊而言,编辑班子尤其是主编的博学、严谨、善悟、广交、诚信和勤勉等,直接决定着内刊的档次和风格。笔者认为,一名称职或基本称职的内刊编辑,重点要在提高以下“五种能力”上下工夫。一是提高学习能力。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新观念、新事物、新知识、新技术的孕育、出现和发展,呈现前所未有的速率,内刊编辑只有把学习与...
16日,中国电影编剧高峰论坛在邵逸夫故乡浙江宁波召开。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武亚军在会上发表《不断叩问写作中的原始冲动》的讲话。他表示,写作应该是完全个人化的工作,是一名作家或者编剧个人精神世界的物质体现,是个人独特感受的一种外化。武亚军谈到,写什么应该是作者灵感突发出来的念头,是作者创作的一种原始冲动来推动...
编辑工作是一项细致的工作,但细致决非细小,它要求编辑人员在工作中既要细心严谨,把握细节,又要跳出稿件本身进行思考,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细节决定成败。在做辞章修正工作时,特别需要编辑能沉下心,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制作文章标题的过程中,则要求我们“跳出来”思考,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使稿件内涵得到升华。新闻编辑的“深入浅出”,是指...
编辑是一个古老的职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规律,有一套相对固定的理论和方法。但编辑又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工作,随着内容生产的变化,新技术的创新与运用,它又经常面临新问题,并因新问题而形成新的策划思路与编辑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主题类图书占据了出版排行榜的半壁江山。据统计,2017年有17种主题图书年度累计印数超过100万册,成...
2月27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明确指出,要以正确的认识、正确的行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防止和纠正一切偏离“两个维护”的错误言行,不得搞任何形式的“低级红”“高级黑”,决不允许对党中央阳奉阴违做两面人、搞两面派、搞“伪忠诚”。《意见》一经刊发,相关表述迅速引发舆论关注。2月28日,北...
这里要说的责任编辑是什么,一是责任编辑的“编辑”是什么;二是责任编辑的“责任”是什么。因为这两方面认识上还不很明确,工作中还不很一致。按照《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的规定,“图书的责任编辑由出版社指定,一般由初审者担任”,“初审,应由具有编辑职称或具备一定条件的助理编辑人员担任(一般为责任编辑)”。可见责任编辑是担任初审的编辑或助理编辑。通...
出版机构文字编辑和校对最基本的工作(量大,慎入)(一)文稿常见问题1.辞章性错误:文字表达方面出现的问题:字、词、标点、语法等方面的错误。2.结构性错误:文稿结构不符合体裁要求。3.知识性错误:文稿中出现的知识不正确。4.事实性错误:文稿中涉及的事实不正确。5.观点性错误:文稿观点错误。(二)文稿修改的主要任务1.修改错别字,包括选用...
今年有一个70周年,有一个100周年。而我们在回顾这之前两年涉及编辑出版人的诸多重要事件,可以发现国家对国家安全和意识形态的越发重视,对作为精神文化产品把关人的编辑出版人的政治业务素质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比如,出台了《宣传思想文化系统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专门对宣传思想文化系统事业单位主编和编委一级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
文字编辑的任务:一、纠正涉及政治思想、方针、政策语言方面不确切、不适宜的提法;二、纠正知识性、科学性的失误;三、调整不合理的章节结构,删除重复的与主题无关的段落、句子;四、纠正语法修辞错误以及错别字、生造字、漏字和使用标点符号不当的错误;五、核对引文,检查引文出处的版本是否正确和适当;六、改进不正确的注释,纠正注后不注前,或重注、漏注...
很多人,甚至一部分新闻出版界的所谓业内人士,都认为,文字编辑和校对,就是改几个错别字,不需要费什么时间,也不创造什么经济效益,所以……其实,一个好编辑或好校对,要做的事,太多太多。基于我们中文编辑校对网的性质,今天我们这儿只谈谈改差错的事儿。以下以报纸和期刊,包括他们的新媒体编校为例——1首先肯定是“文字差错”啦!这其中包括,错别字、...
语言评改贯穿于出版工作诸环节,对改的应和否、对和错、多和少、好和坏等问题常常有观点上的分歧。这些分歧反映出出版界对一些语言问题的认识还是模糊的、保守的,甚至僵化错误的。当前,以编校质检为重要抓手的出版业调整进入新时期,树立正确的语言评改观显得尤为紧要。1树立正确语言评改观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一)编辑有纠结在出版编、校、检工作中,经常发生...
提升出版活力,人才是关键。在山东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总编辑迟云看来,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与时俱进地进行多方位的转变和提升等,是当前出版人,特别是编辑的重要使命,也是提升出版活力的关键路径。(本文原题为《一个编辑的视角:如何提升出版活力》,刊于《中国编辑》杂志,此处略有删节。)新闻出版传播业无疑是当前思想建设、文化建设中的主力军。...
编辑工作是一项崇高的社会职业,是一种以影响和改变人们观念作为自己根本目的的精神生产,是为了培养“有益于社会的人”。高校校报的受众绝大部分是大学生,校报编辑不仅肩负着构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的重任,而且要把“培养社会主义可靠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己...
在工作重压下个体出现的身心俱疲、能力衰竭的情形就是职业倦怠(burnout)。最早是在1974年由Freudenberger提出的,他觉得职业倦怠这种情绪性耗竭的症状出现在助人行业中的几率是最高的。接着Maslach一干人把因为工作上长时间的情...
1、校报编辑应具备三颗星1.1细心编辑工作繁琐而重要,不论事无大小,来不得丝毫马虎。一个段落、一个文字、一个标点都可能给文章造成致命性错误,编辑必须反复斟酌、仔细推敲、方可定稿,一个极小的错误都可能给校报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和不利影响。微小之处到...
●主动与圈内人交朋友,获取新闻、故事线索,赢得支持;善于与记者交朋友,获取时政、传媒信息,赢得理解。●崇尚内外兼修,语言和形象表达力求简明,寓均衡于变化之中;做人和做事风格力求方正,求出拔于注入之外。●必须充分理解行业、企业(尤其是本行业)、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