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编辑
“加强优质阅读内容供给,这是我们出版界的任务。”“内容不仅是内容,还可以是IP,是可以开发的多种产品形式。”“让内容成为服务于作者和读者的媒介,是编辑加工力的重要体现。”日前在云南昆明举办的中国编辑学会第二十一届年会暨“新业态新挑战新思维”高峰学术论坛上,10位嘉宾围绕论坛主题分享观点。
?在媒体融合的当下,报纸编辑面对巨大的改革压力,不仅需要提升自身素质,还需要不断学习,增强应对变化的能力。编辑应当是个杂家,应不断拓展自身的知识面,要对各个领域的学问略知一二,同时,还应具备新闻意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品牌意识“五个意识”。报纸编辑该如何突破重围,成为行业的佼佼者?笔者结合在山西工人报社的工作经验,总结出报...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新闻行业竞争压力逐渐增加,如何能吸引观众已经成为当代新闻界的热议话题。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新闻,借助已有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应不断创新新闻内容,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和收看新闻的兴趣,同时要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加大新闻的传播途径和平台。而作为电视新闻节目的编辑而言,对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
《三国志》记载,凌统(字公绩)“会病卒,时年四十九”。但这个卒年存在争议,有研究者梳理史料,认为他的逝世年龄应是二十九岁。由①可知,该传记的作者采用的便是“二十九岁”说。这原本也没有问题,但在此设定之下,②的某些细节就值得推敲了。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广东同仁的继续教育均在网上进行。听了主办方精心准备的课程后,受益匪浅。我印象最深刻的一节课是广东人民出版社编审柏峰老师的“从书稿到书:编辑的价值”,她说:?
近来一些媒体小编来信,想看看编辑专栏的手法和故事。这个想法很好。确实,编专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下很多的功夫。今天我们刊登的这篇文章对这个话题做了介绍,现与大家分享。??
加强科技期刊编辑学相关问题的学术研究,用研究成果指导科技期刊编辑的办刊实践,既是提升科技期刊出版水平、促进科技期刊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科技期刊编辑个人成长的现实需求。对学术问题除了慎重确定论文选题、精心设计研究方案还要深入进行研究分析。这里,希望本文能够为科技期刊编辑提高学术研究能力和论文写作水平提供一些参考。
编辑属案头工作,一支笔,一张纸,一台电脑,一副桌椅足矣。虽如此,编辑程序却繁琐至极,苛细至极。早期编撰合一,不过辑佚、辨伪、校勘、分类几道程序,一本书具备书名、作者、卷端、题名、序、跋、凡例、目录、牌记、题识、刻工、避讳体例即可。之后流程大增,细分包括征稿、来稿登记、审读甄选、选题论证、确定计划、签订合同、文稿加工、发稿、装帧设计、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传递速度越来越快,信息也越来越重要;随着计算机、移动互联网各类电子终端(手机、平板电脑、阅读器)的应用,人们写作的内容随时都能通过博客、微博、微信、论坛等进行发布。语言文字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内容越来越丰富。但与此同时,逻辑混乱、文字错误、语言失范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本文从编辑工作记录中摘录出常见的...
对传统主流媒体而言,今天的优质供给,不能和那些热衷传播小道消息甚至谣言的自媒体比俗,而要在内容和格调上比雅,比调查真相的深度、精准报道的力度和引导舆论的精度。我们的报道不仅要传播信息,更要传授知识、传播科学、传承文化、传递信仰、传扬文明、传颂道...
有没有这样一种体验,文章中出了错,被发现后,或事后静下心来再慢慢看,会直骂自己瞎了眼,中了邪?这其中,有一种原因即是文字句式复杂,修饰成分多,编辑校对时,或由于眼神儿惯性,或因为时间太紧,不易看出错误来。中文编辑校对网在帮助客户编校时,一般用“缩句法”来检查较长的、修饰成分多的复杂句子。脑瓜里可以尽量把句子的修饰、补充成分去掉,留下基...
前阵子,有本介绍黄公望生平的书,刚从校对室返稿。这本书的文字质量还行,但总归不乏需要修改的字词。翻看校对的改样,我先是感到欣慰,旋即又有些无语。这话从何说起呢?
“笔力”对于记者来说是文笔之美、成文之巧;对于编辑来说,是为人作嫁、成人之美。新华社总编辑何平曾用“四山”定义美文:“开门见山、文似看山、稳如泰山、一览众山”。?
编辑通常隐藏在一篇篇新闻的背后。一位好的编辑,往往是新闻团队整体采编质量提升的引领者。在自媒体爆炸式发展、海量信息可以在手机端便捷获得的当下,编辑对新闻的判断、提升作用尤为重要。?
摘要:图书质检工作对于图书质量非常重要,然而在开展该项工作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编校差错。在该文中主要就图书质检中的常见编校差错进行分析探讨,为图书质量的提高提供基础。首先提出了常见性图书质量差错,在此基础上就出现这些质量差错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在最后针对出现质量差错的原因提出了进行改进的措施,以期能够更好的提高图书质量。
相比于自媒体,机构媒体拥有生产优质内容的独特优势。近年来,深圳晚报在媒体融合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进,致力于成为广具影响力的创意型传媒,走出了一条“造船出海”与“借船出海”相结合的适合晚报特色的发展之路。分析行业和报纸目前存在的一些挑战,晚报将推出...
11月2日,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第十六届长江韬奋奖评选结果公布。本届中国新闻奖共有7件作品获得新闻版面奖,其中一等奖2件,二等奖2件,三等奖3件。这7件作品何以斩获中国新闻奖?有哪些创作特点?11月9日,《传媒茶话会》邀请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