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新闻编辑

国学常识200题(含答案)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A)A、月亮B、姻缘2.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C)A、新婚B、搬家C、妻子生了个男孩D、考试通过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4."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

2018-04-18 11

这些成语有使用条件

●赵丕杰有些成语在使用时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只有在这个特定的条件下使用才能顺理成章,否则就会似是而非。有的成语使用条件比较明显,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到,只要理解了成语的含义,一般就不会用错。也有的成语使用条件比较隐晦,不能一望而知,需要仔细琢磨、认真体会才能发现,使用这种成语更要格外小心。请看例子。当仁不让“当仁不让”语出《论语·卫灵公》...

2018-04-18 10

新闻敏感文字节点的若干注意

新闻具有敏感性。新闻的新鲜性、贴近性愈高,其敏感性就愈强。从受众的角度看,新闻敏感性也体现出一种“获得感”。如果失去了新鲜性、贴近性新闻也就失去了敏感性。敏感性有正向和非正向之分。新闻敏感性在互联网时代也越来越强,注意新闻的正向敏感性并防止非正向敏感性的负面影响是时代的要求。新闻敏感性由其所包涵的内容来决定,而作为其内容的载体,敏感文...

2018-04-18 14

错用成语导致的8种语病

在文章中,成语误用现象较多,本文归纳了常见的八种成语误用类型,试以例说。一、张冠李戴:每个成语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对象,若使用不当,就要出差错。①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汗牛充栋”是形容“书籍”很多,此用于“人”,适用对象误)②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

2018-04-18 9

“作客”与“做客”应该用哪个?

有人说“做客”和“作客”是一回事,两者之间是异形词的关系;也有人说两回事,“做客”是“做客”,“作客”是“作客”,不能混为一谈。你说呢?“作客”“做客”两重天王应华江苏省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天鹅的故事》说:“在访俄期间,我在莫斯科认识了来自贝加尔湖的俄罗斯老人斯杰潘,他请我到他家去作客。”文中“作客”是“做客”的误用。《现代汉语词...

2018-04-18 12

知名总编心得:优秀编辑记者是怎样炼成的

这是原中国企业家杂志执行总编辑张刚,发在微博上的一系列文章。因为非常实用,具有实战性,在媒体圈中反响巨大。故整理后重新刊发。(原载于《新闻学子看天下》)你需要做多少案头准备?报纸与杂志的最简单区别就在于,报纸只要告诉大家1+1=2,就可以;杂志不同,杂志需要挖掘更为深度的内容,1+1=2也相当于哥德巴赫猜想,而陈景润证明了“1+2=3...

2018-04-18 11

公文格式常见错误探析

作为与《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配套的国家标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在促进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规范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公文格式不统一、不规范的情况仍时有发生。看看下面14种公文格式常见错误,你中过吗?>>>>错误1:密级公文未标注公文份号,或使用三位阿拉伯数字标注,标注位置较随意。正确做法:密级公文应标注...

2018-04-18 158

报刊常见逻辑语言差错

概念方面的逻辑错误---1概念错用举例节日之夜热闹非凡,到处都是灯火阑珊。分析“灯火阑珊”,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意思是灯火暗淡、零落。许多人没有弄清楚“阑珊”这个概念的内涵,当做灯火辉煌使用,就会出现类似的错误。2概念不明举例诚征30岁以下,品貌端正,大专以上学历的女性,婚否不限。分析这种征婚启事,在很多报刊上都可见到。“婚...

2018-04-18 9

“作”与“做”之辨

“作”与“做”普通话的读音没有区别。在一些方言里,这两个字的读音是不同的(“作”读入声),一般口语能够根据读音区别词义,但涉及书面语(如“作贡献”之类),也没有取舍的依据。这两个字本来就有联系,不过“作”字出现较早,而“做”字出现较晚,明代《字汇》才有收录。因为二者经历的时代不同,所以在构词和使用上有一些相互纠缠的情形。分辨两个字,当...

2018-04-18 9

编辑一定要避免的编校差错

一、错字别字(后面一组为正确词组)当作―当做成规陋习―陈规陃习创记录―创纪录份内―分内份外―分外真地―真的畸型―畸形称喟―称谓竟争―竞争家俱―家具延用―沿用嘎然―戛然陷井―陷阱赋于―赋予参予―参与搏奕―博弈形像―形象既使―即使安祥―安详饱合―饱和备感―倍感倍受―备受报怨―抱怨布署―部署凑和―凑合极至―极致防碍―妨碍独道―独到法朗―法郎...

2018-04-18 210

超全的现代汉语语法分析法

中心词分析法分析要点1.分析的对象是单句;2.认为句子又六大成分组成——主语、谓语(或述语)、宾语、补足语、形容词附加语(即定语)和副词性附加语(即状语和补语)。这六种成分分为三个级别:主语、谓语(或述语)是主要成分,宾语、补足语是连带成分,形容词附加语和副词性附加语是附加成分;3.作为句子成分的只能是词;4.分析时,先找出全句的中心...

2018-04-18 12

错位:虚词使用中容易被忽视的毛病

在现代汉语中,虚词并非无足轻重,造句表意少不了它;而且,在历年的高考语文卷中,虚词的使用都占了一定分值。而虚词位置的不当又是容易被许多考生忽视的一点。举例如下:1.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1999年全国高考题第5题)这句话就犯了虚词位置不当的毛病。...

2018-04-18 90

专业编辑最易混肴的12组词汇

1“联结”、“连接”与“链接”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连接”有两个意思,一是“(事物)相互衔接”,二是“使连接”。“联结”的意思则是“结合(在一起)”。“联结”和“连接”既有相似之处也各有侧重点,“连接”强调事物头尾相互衔接,事物之间有重合部分;“联结”则强调有一种中间物质将两种事物结合、融合在一起。“链接”是网络中常用的词语,指利用...

2018-04-18 17

标点符号疑难20例

1.“但是”之前可否用句号?用于“虽然……但是……”“只管……但是……”两种句式中的时候,“但是”之前不能用句号。其他情况下,可以用句号,也可以不用句号,视具体情况而定。例如:(1)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18-04-18 18

“的”“地”“得”易错用的几种情况

“的”“地”“得”易错用的几种情况在汉语书面语中,“的”是定语的标志,“地”是状语的标志,“得”是补语的标志。在一般情况下,三者的区别是显著的,但有的时候容易用错。下面说说几种容易用错的情况。先说“的”跟“地”。我们知道,定语的后面写“的”,状语的后面写“地”,一般不会错。有一种情况容易搞错:在偏正词组中,修饰成分是双音节形容词,中心...

2018-04-18 17

中新社总编室“捉错”

最近一段时间,我国各类传统媒体甚至是一些权威媒体各类严重差错频现,有将美国总统“奥巴马”写成“奥马巴”的,有因为拼音输入错误将“中国最高领导人”写成“中国最后领导人”的,有将“市长致辞”写成“市长辞职”的,有将某个政府部门写成“贪污受贿部”的。各类文字性、技术性差错更是屡见不鲜,传统媒体的公信力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在新媒体风起云涌的时...

2018-04-18 11

《资治通鉴》中的25句至理名言,洞见古人智慧精华

1.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资治通鉴•唐纪》释义:木心不直,它的纹理就会歪歪斜斜,用这种木材制造的弓,虽然强劲,可是发射出去的箭矢也不会直飞目标。2.能择善者而从之,美自归己。——《资治通鉴•宋纪》释义:能选择别人的长处去学习它,这种长处自然也就属于自己了。3.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

2018-04-18 18

《咬文嚼字》:各年度十大语文差错(2011-2016)

2016年十大语文差错著名语文期刊《咬文嚼字》21日揭晓2016年度十大语文差错,“载(zǎi)人飞行”“一揽子货币”等入选。这一年国际国内风云激荡,不少语文差错源自国际政治经济科技大事。这十大语文差错分别是:一、航天新闻报道中的读音错误:“载人飞行”的“载”误读为zǎi。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号飞船在完成一系列载人飞行任务...

2018-04-18 29

唐朝二十一帝再解读

编者按: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她揭开了中国古代历史最灿烂夺目的篇章,在经济、政治、文化、对外交流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唐朝享国298年,先后有20位李姓皇帝和一位女性皇帝武曌执政。在古代历史中,皇帝无疑是给予历史进程影响最多的人。时势造就英雄,而皇帝个人的政治作为、性情禀赋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历史的面貌。本文试结合唐代近300年的...

2018-04-18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