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新闻编辑

编辑校对常见疑难问题汇编(第1期)

用数字表示多少年至多少年,后边都加“年”还是只在后一年度之后加“年”?答:只在后一年度之后加“年”。示例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示例2:《2016-2017年中国专科院校排名》(中国科教评价网)示例3:《2015-2016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光明日报)“内地”“大陆”“台湾...

2018-04-11 287

编辑需要掌握的成语

无远弗届语出《书•大禹谟》,全句是“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释义:不管有多远,没有不能到达的。例句:近二十年前,商用互联网被引入中国。从那时起,互联网就以一种完全自由、平等、无远弗届而不受任何限制的形象被介绍给中国人,似乎这虚拟世界是超拔于尘世之上的“理想国”。这种印象,支配了中国人最初的互联网观。...

2018-04-11 35

【释惑】常令你感到困惑的语言文字

可以说“亲生父母”吗问:经常在媒体上见到“亲生父母”,“父母”怎么能“生”?这种说法到底对不对?答:通过语义分析,我们不难明白,这种说法是没有问题的。语法学上把动作的主体,即发出动作或发生变化的人或事,称为施事;把动作的对象,即受动作支配的人或事,称为受事。如“领导检查工作”中的“领导”是施事,“工作”是受事。根据语言类型学,施事+动...

2018-04-11 177

分号的误用

杜老师:某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段中分号的用法,似乎有些不妥。课文的句子是这样的:“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这里有两个设问,两个问句都是单独的句子,两个答句也应该是单独的句子,因此,这里应该是四句话。我觉得,似乎应该把分号改为句号。不知是印刷错误呢,还是有这种用法?请您...

2018-04-11 56

常见的与数字有关的病句

在语言运用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与数字有关的语病。归纳起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1.“减少(缩小、降低、下降)×倍”,如:①三t企业抓技术革新,今年比去年产量翻了一番,成本却下降了一倍。“下降一倍”则成本为零,这怎么可能?“减少了一倍多”更是荒唐。减少、缩小、降低和下降不能成倍,后面只能跟分数或实际数量,如:②经过革新,产品的体积比...

2018-04-11 20

“视域”与“视阈”之辨

当下很多论文题目都采用从“×ב视域’/‘视阈’下……”的格式,多半是从某一理论视域(视阈)下来分析现实问题。如靳涌韬《教育学视域下我国现代学校变革有效性研究》,张扬《网络舆论监督视阈下的廉政建设研究》……二词在表示“视野”语义上使用无别,实际上有同有异。本文就“视域”、“视阈”二词从语言文字的角度来分析其语义异同,以便对其规范使用提...

2018-04-11 45

古时候女子都称“氏”?老祖宗的姓氏文化究竟是怎样的?

作者:张淑一,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出土文献与上古史研究所所长中国人的姓氏,最早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时代。当时出于族际间识别的需要,每个氏族都会有一个本氏族的专用名称,而这个名称事实上就是全体氏族成员的共同姓氏。中国上古的姓氏有姬、姜、姒、妫、姚、好等,皆从“女”字旁,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姓最初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按照现今的观念...

2018-04-11 41

学术论文编辑规范

一、文章标题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择关键词和分类号。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同一期期刊中应避免出现完全相同的题名。对于笔谈中某一作者文字的单独引用,其题名应由笔谈主题名与该作者文字题名...

2018-04-11 56

句子歧义产生的常见原因及其消除方法

所谓句子的歧义,就是指一种语言表达形式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可能的理解。近几年来,语文高考试题中关于歧义内容的考查也常有出现,有的考查歧义句的辨识,有的考查歧义句多种意思的理解,也有的考查歧义的消除,等等。因此,很有必要引导学生对歧义现象产生的常见原因及消除方法进行分析和归纳,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那么,句子歧义产生的常见...

2018-04-11 40

中国古今地名对照表

温州——今浙江温州,唐高宗时分括州始置,以温峤岭得名。渭州——北魏置,治襄武(今甘肃陇西东北)。唐时曾属吐蕃,收复后复置,治平凉(今属甘肃)。参见“平凉”。渭桥——汉唐时长安附近有渭桥。中渭桥,在秦咸阳正南,即今咸阳东二十里处。唐向东移十里。东渭桥在今西安东北灞水、沪水与渭水会合处东侧。西渭桥在今咸阳南,唐称咸阳桥。诸桥都屡建屡废。唐...

2018-04-11 113

编辑与著作权有何关系听听专家学者怎么说

┃编辑作为一种工作类别、一种职业身份,一直被认为是帮别人做嫁衣的人。正因如此,在今年两会上,当有政协委员就编辑的知识产权保护进行相关提案后,立即引起众多从业人员的关注,但同时也有很多人对此产生了一些疑问,到底编辑与著作权之间有没有关系呢?4月7日—8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先后采访了多位著作权专家、学者,请他们详细分析了这其中的...

2018-04-11 29

秦昭襄王承包了小半本成语词典呢

随着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崛起》的播出,主角秦昭襄王嬴稷的生平逐渐成为剧迷热议的焦点。这位享年74岁、在位超过半个世纪的秦王,和我们熟悉的很多战国时代的历史人物都有交集。“超长待机”的秦昭王,怎么会是没有故事的男同学呢?别忘了,《芈月传》里面的稷儿也是他呢。我们在小学课本里学过的很多成语典故也或多或少跟他有关系,可以说,这位男同学就是语文...

2018-04-11 94

出版专业术语

1.ISBN(书号)是什么?答:ISBN即国际标准书号,它是国际通用的图书或独立的出版物(除定期出版的期刊)代码。一个国际标准书号只有一个或一份相应的出版物与之对应。2.如何才能获得ISBN(书号)?答:在图书完成所有步骤,通过最终的出版审核之后,由出版社向新闻出版总署申请ISBN(书号)。3.版权页上的CIP数据是什么?答:CIP全...

2018-04-11 136

新刊:编校中较隐藏的词语差错对举例析(之二)

字词差错是编校中常见的差错类型,在实际的工作中也屡次出现字词差错遗漏的现象,而尤以形近、音近或音同此二类差错居多,在这二类差错中,又以音近或音同导致的差错更为突出,故而列举此类词语,将其归纳整理,对深入理解此类词语,消除相关差错都将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将列举10组词语,并进行简要辨析(示例以首词首字的音序为序。此文为本刊2016年7...

2018-04-11 26

我国历朝历代的官员是怎么产生的?

据《周礼》的说法,司徒之官职就是负责教育和举荐贤能之士的,其中乡大夫和乡老则要不断推举人才,再进行专门的训练,以服务社会。古代的选官制度大约是世袭和选贤的结合。世臣因是恩礼相结,所以容易建立起忠诚感。不过权力世袭的缺陷是继承者骄奢淫逸,不能任事;所以终究要向游士或其他群体吸纳贤能之士。对于大多数游散之士而言,其获得职位,乃是衣食之所需...

2018-04-11 158

【珍藏】准确用词(上)

“制订”与“制定”“制定”与“制订”的搭配习惯大致可概括为:大政方针用制定,具体条文用制订。制定,常常是定出具有强制性和决策性的法令、政策。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为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健康发展,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制订,常常是创制...

2018-04-18 19

【珍藏】准确用词(下)

“以为”和“认为”有什么不同问:如何区分“以为”和“认为”?以下两句话该用“以为”还是“认为”?1、你不要()我是为他们伤心,我是为他们骄傲!2、我们(),一个领导干部,应该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不应以权谋私。答:“认为”表示肯定的看法和判断,语气肯定,也比较郑重。“以为”语气不大肯定,也比较随便。“认为”可用于重大事物,也可用于一...

2018-04-18 14

语言文字疑难解答

第一期问:我曾一度不理解“做”与“作”。做作业,做是动词;作总结,为什么不用“做”?杜老师:如果后面的词语是名词,用“做”。如“做秘书”“做粉条”“做椅子”。如果后面的词语是动词,用“作”。如“作调查”“作处理”“作分析”“作总结”。但“做工作”中一般习惯用“做”。问:“截止”和“截至”很纠结。杜老师:“截至”可带宾语,可以说“截至九...

2018-04-18 70

9种办法解决语句顺序不当

语句排序题,从命题形式上看,可分为语境类和非语境类两种。非语境类排序题由于没有语境设置,不必考虑与整个语境的衔接,只要做到句与句间的思路清晰与连贯就行了。语境类排序题由于增设了语境,因此在排序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与整个语境协调的考查。很多同学在做这类题型的时候往往存在着“碰运气”的心理,不太关注解答这种题型的方法,也就形成不了规范、准确...

2018-04-18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