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编辑
在汉语书面语中,“的”是定语的标志,“地”是状语的标志,“得”是补语的标志。在一般情况下,三者的区别是显著的,但有的时候容易用错。下面说说几种容易用错的情况。先说“的”跟“地”。我们知道,定语的后面写“的”,状语的后面写“地”,一般不会错。有一种情况容易搞错:在偏正词组中,修饰成分是双音节形容词,中心语是双音节动名词(具有名词作用的动...
语句排序题,从命题形式上看,可分为语境类和非语境类两种。非语境类排序题由于没有语境设置,不必考虑与整个语境的衔接,只要做到句与句间的思路清晰与连贯就行了。语境类排序题由于增设了语境,因此在排序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与整个语境协调的考查。很多同学在做这类题型的时候往往存在着“碰运气”的心理,不太关注解答这种题型的方法,也就形成不了规范、准确...
在“感到非常de难过”“进行深入de研究”这样的结构中,助词“de”很不统一,有人用“的”,有人用“地”。到底应该用哪个?“的”“地”已分工陈明学“的”“地”用作结构助词,早在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中就有了踪迹:平生踪迹无定着,如断蓬。听塞鸿,哑哑的飞过暮云重。(卷六)脸儿稔色百媚生,出得门来慢慢地行。(卷一)“五四”以来,随着...
“终生”和“终身”胡双宝“终生”和“终身”意思基本相同,即使加上某些限制,如“终生”多就事业讲,“终身”多就切身的事来说,仍然有很多难以区分的地方。而且这两个限制也还有可商榷之处。比方“终□吃素”“终□信佛”,用“生”还是用“身”?就字面讲,“终生”应指一个人从出生到去世的一生。依据这个理解,一个人从小时候就不爱吃肉甚至根本不吃肉,一...
1公文标题字体公文标题应当是二号小标宋体,副标题用三号楷体,一般不用加粗。许多人爱用小标宋简体、宋体、仿宋体、华文中宋、黑体,用小二号、一号,这都是不对的。2标题位置、格式红头文件(即党政机关使用的带发文机关名称的文件俗称,文件头一般为红色)的...
摘要介词“对”和“对于”在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很高,本文主要是通过举出这两个介词用法的常见错误,将其语法意义及用法结合句例进行分析归纳,以及对比“对”和“对于”这两个介词用法上的异同,力求弄清这两个介词的不同义项及语法特点,希望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关键词对对于语法意义用法一、介词“对”和“对于”用法常见错误(一)外国留学生出现的错误“对”...
所谓句子的歧义,就是指一种语言表达形式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可能的理解。近几年来,语文高考试题中关于歧义内容的考查也常有出现,有的考查歧义句的辨识,有的考查歧义句多种意思的理解,也有的考查歧义的消除,等等。因此,很有必要引导学生对歧义现象产生的常见原因及消除方法进行分析和归纳,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那么,句子歧义产生的常见...
108.“青”與“輕”。“年輕力壯”“年輕人”中的“輕”不要用“青”;“年青有為”中的“青”不要用“輕”。109.“起用”與“啟用”。“起用”多用於與人有關,如“起用新人”“重新起用老干部”;“啟用”一般用於與物有關,如“新船閘啟用”。“起航”“啟航”都可以用,但現在一般多寫作“啟航”。110.“氣”與“汽”。凡與自然狀態下的各種氣體...
作者:韩宇娇《光明日报》(2017年01月09日13版)两周时期贵族称名除了名之外,还有字,“名”是父亲在婴儿出生后三个月所取,“字”是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时宾客所取。取字是冠礼的一个重要环节,字的结构为“排行+私名+甫”,其中“甫”通“父”。冠礼既然是在二十岁举行,则男子在二十岁就有了“伯某父”“仲某父”等三字全称结构的字。两周时期的...
141.“形”与“型”。如“蟹型建筑”应为“蟹形建筑”。“形”的本义指形体、形象,也可指形状、样子、实体,还可指表现、显露,如“形影不离”“字形”“地形”“图形”“圆形”“喜形于色”。“型”的本义是指铸造器物的模子,引申出式样、类型、楷模、法式的意思,如“新型”“型号”。“原形”是指原来的形状,引申为本来的面目,如“原形毕露”。“原型...
概念方面的逻辑错误---1概念错用举例节日之夜热闹非凡,到处都是灯火阑珊。分析“灯火阑珊”,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意思是灯火暗淡、零落。许多人没有弄清楚“阑珊”这个概念的内涵,当做灯火辉煌使用,就会出现类似的错误。2概念不明举例诚征30岁以下,品貌端正,大专以上学历的女性,婚否不限。分析这种征婚启事,在很多报刊上都可见到。“婚...
——摘自全国科技名词委联合国家语委“‘做’与‘作’的用法研究”课题在对定义的语言表述中,"做"和"作"的使用不易分清。为了促进科技名词的科学定义,全国科技名词委联合国家语委,共同开展了"做"和"作"的相关课题研究。课题组现将相关结论在媒体发表,希望借此征求广大专家学者的意见与建议,以完善这一研究工作。一、首字是zuo的动宾词组,用"做...
作者:杨逢彬《光明日报》(2017年04月30日08版)国家博物馆馆藏《论语(明刊本)》光明图片/视觉中国【字词新话】《论语》中有些字、词、句的解释,古今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怎么办?向古代训诂大师学习呗!清代高邮王氏父子考释《诗经·邶风》“终风且...
共建“一带一路”:理念、实践与中国的贡献BuildingtheBeltandRoad:Concept,PracticeandChina’sContribution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OfficeoftheLeadingGroupfortheBeltandRoadInitiative时代呼唤:从理念到蓝图Calloft...
11爱人àiren2案子ànzi3巴掌bāzhɑnɡ4把子băzi5把子bàzi6爸爸bàbɑ7白净báijinɡ8班子bānzi9板子bǎnzi10帮手bānɡshou11梆子bānɡzi12膀子bǎnɡzi13棒槌bànɡchui14棒子bànɡzi15包袱bāofu16包涵bāohan17包子bāozi18豹子bàoz...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传递速度越来越快,信息也越来越重要;随着计算机、移动互联网各类电子终端(手机、平板电脑、阅读器)的应用,人们写作的内容随时都能通过博客、微博、微信、论坛等进行发布。语言文字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内容越来越丰富。但与此同时,逻辑混乱、文字错误、语言失范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本文从编辑工作记录中摘录出常见的...
“不尽人意”的用法可以接受吗?答:不可以。“不尽人意”是某些人对“不尽如人意”的缩略,但这种缩略是存在严重缺陷的。在“尽如人意”中,“尽”有全部、所有的意思,“如”即符合、满足,“人意”是人的意愿、想法,所谓“尽如人意”,即完全符合人的心意。这当然是一种很难达到的境界。所以,我们看到的多为否定的用法,如“无法尽如人意”,“岂能尽如人意...
容易读错的字1.蓓蕾bèilěi2.迸bèng裂3.庇bì护4.麻痹bì5.奴婢bì6.刚愎bì自用7.复辟bì8.濒bīn临9.针砭biān时弊10.菠bō菜11.停泊bó12.湖泊pō13.粗糙cāo14.参差cēncī15.差chā错16.偏差chā17.差chā距18.刹chà那19.刹shā车20.差遣chāiqiǎn21....
节选自全国人大法工委出台的《立法技术规范》(试行)(一)、(二)。《立法技术规范》(试行)(一)制定单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文件号:法工委发[2009]62号法工委发[2009]62号(有删节)三、法律常用词语规范13.和,以及,或者13·1“和”连接的并列句子成分,其前后成分无主次之分,互换位置后在语法意义上不会发生意思变化...
古代人名中的“之”唐代有一个著名诗人叫王之涣,他那首“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凉州词》极有名。但唐人薛用弱《集异记》把王之涣写成“王涣之”,也有的写成“王奂”。到底这位诗人的名字中有无“之”字,是“之涣”还是“涣之”,颇引得文学研究者争论不休。再如晋代书法家王羲之,诸子七人分别名为献之、凝之、操之等,全带“之”。不仅如此,其孙辈以下也有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