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编辑
艾丰,著名记者,首届范长江新闻奖、首届吴玉章奖金获得者。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人民日报编委、经济部主任,经济日报总编辑。已经出版《新闻采访方法论》《新闻写作方法论》《思考的笔》《经济述评自析集》等经济、新闻、文化、哲学等方面的著作16部。衬笔,...
句子中的常见差错并列成分的结构宜保持一致例如:(1)这个连队的战士今年多次参加救灾、扶贫、共建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创建等活动。这个句子中“参加”后并列的“救灾”“扶贫”“共建精神文明”都是动宾结构的,唯独后面的“和谐社会创建”是主谓结构的,宜将其...
《时代》杂志总编辑詹姆斯·凯利说:吸引读者,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包装。这可没有任何贬义,我们强化内容的包装,为的就是让它们能够超越页面,进入读者的内心。而在新媒体时代,文章内容很重要的一个包装就是标题,它直接决定了你文章的点击和传播。我们在微信公...
有人说,国内媒体界近来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传统媒体向互联网公司看齐,互联网公司向今日头条看齐,出现“头条化”倾向。“头条化”的风最早从互联网公司刮起,在今日头条App取得巨大商业成功的诱因下,许多互联网公司也开始推出自己的类似今日头条的产...
很多自媒体人应该都有这样的体验:别人一周一篇文章,选题选得好,篇篇都是10w+爆文;而你每天五篇文章,无一例外是自嗨,加起来阅读量还不到1000。为什么你看着咪蒙、徐老师们刷屏,却只能眼红?80%的原因出在选题上面。对于自媒体来说,选题是生产出...
“看报看网先看题”,这句话道出了新闻标题的重要性及其作用。随着我国媒体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标题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重要。因此,精心制作标题,是编辑工作的一项重要的任务。第一节新闻标题的定义及其历史什么是新闻标题?据有关专家研究,比较一致...
视频直播中有价值的内容较少;长篇新闻报道依然占有一席之地;可靠性仍是用户衡量媒体信息服务质量的关键指标;契合老年人口需求的新媒体应用与服务具有广阔的前景;智能化服务与隐私权保护的界限是社会治理者须强化的法律边界。对新媒体发展趋势的几点思考李明德...
在新闻行业中,很少有约定成文的行业规范来告诉记者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反而是一些口口相传的从业经验更为有用。近日,知名新闻学研究刊物ColumbiaJournalismReview邀请了一批来自顶尖媒体的从业人员分享他们在新闻实践中收获到的...
一、推形记字汉字中大部分是形声字。形声字的形旁往往表示汉字的意义、类别,所以可以抓住字的形旁,联系它的含义,就能大致判断出这个字在句中的运用是不是正确了。比如,“干燥”“燥热”和“急躁”“躁动”的区别就可以通过这种办法辨别。“干燥”“燥热”都是...
笔者平日看报发现一些新闻报道用语有“画蛇添足”的错误,这是对一些词语的含义不甚了解所致。“关于学习雷锋的请示报告”:“请示”后面不能加上“报告”二字,因为“请示”和“报告”是两种不同的公文,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众多莘莘学子都考上了大学”:“莘...
2015年12月施行的《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是一部重要的党内法规,作为党办工作人员,应学好用好。但在实际工作中,仍会见到一些不规范不准确的用词、提法。这里,笔者着重谈谈因为一字之差而常被大家混淆的“会”。“常委会”“常委会议”和“常委...
两会召开在即,有关两会的常见错误用语有哪些?怎样规避?如何正确使用规范用语?我们在此进行梳理,希望有助于相关的报道工作。1“×届”“×次”位置不同“×届全国人大×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届×次会议”这两个会议名称中“×届”“×次”的位置不同,不要...
导读:防止报纸差错,事关大局,事关报纸声誉,需要引起我们每一位记者、编辑的高度重视。只有大家都清晰地懂得防止报纸差错的重大意义,“从我做起”,且把自己当作“最后一道把关者”,严于防范,做到“篇篇把关,事事把关,字字把关”,才能维护好主流媒体的公...
“一”“不”等变调除了连上变调外,普通话中还有“一”字变调、“不”字变调、形容词重叠式变调等一系列变调形式,下面将为大家一一介绍。1“一”字变调(1)“一”在单念、作双音节词(组)的后字、作序数、人名中等情况时,读阴平本调。如:单念:最常见的情...
一辆公交车上的标语,“做人”应为“坐人”文/邝新华在娱乐圈,写错字可能变成娱乐事件;在新闻界、出版界,写错字会影响生计;在法律文书上,写错字则关乎命运前途。“刚刚,沙特王储被废了”。6月21日,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一则超短新闻疯狂刷屏10万+,这则...
近年来,笔者应邀到多家机关单位讲公文写作中的语言文字问题。每次讲之前,都先阅读该单位一定数量的文件,以增强针对性。本文列举的是其中若干常见语文差错,希望引起广大秘书工作者的关注,并在写作中注意避免。一、句子中的常见差错1.并列成分的结构宜保持一致。例如:(1)这个连队的战士今年多次参加救灾、扶贫、共建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创建等活动。这个...
写介绍信常在末尾写上“此致”“敬礼”,或加上“请接洽为荷”。那么,“此致”“为荷”是什么意思呢?此,不是指后面的“敬礼”,而是指前面信中所写的内容。致,尽也,无保留呈献之意。“此致”的作用是概括全文,结束全篇。所以,它不是“敬礼”的动词,故应在...
目前,媒体中主持人误读多音字的现象,确实如范可育先生所说,“丝毫未见减少”。这足以说明掌握多音字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为了更好地读准多音字,笔者提出一些分辨的方法供大家参考。一、分辨表示不同语法性质的音。有些多音字,不同的读音往往代表着不同的语素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