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编辑
这两篇推文,紧扣新华日报重点策划,在报纸推出重点报道版面后,同步推出相应推文,既体现了时效性,也扩大了传播面。总要来南京盖个章吧!不经意间,南京火遍全网。推文从“90后热衷于集章”的角度,详细介绍了南京各大可以打卡盖章的景点、场馆,热情邀请全国驴友“来南京盖个章吧”,读来饶有趣味。
“64种图书差错率超过万分之一”的消息发布后,很多人认为责任在作者——怪作者埋雷。编校质量不过关,多是综合因素造成的。作者的确逃不了干系。但是,如果作者都能把编校差错处理好了,那编校人员做啥?那不是谁都能去做编校工作了。笔者一直认为,编校工作不是谁都能做的,或者说,不是识字就能做编校工作的。所以,编校朋友,珍惜你目前的这份工作吧!越卷...
俗话说,山有多高水有多高。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媒体的人才培养。山就是领导(主要指新闻业务部门的中层干部,也包括媒体主管新闻业务的领导),水就是记者编辑。一般来说,领导业务能力强,记者编辑业务能力就强。领导业务能力弱,记者编辑的业务能力也不会好哪去。正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打铁必须自身硬!首先,领导自身应该是新闻业务高手,最好是单...
文字、图形、色彩作为构成版面设计的三要素,以其各自的特点在平面设计中担当着不同的角色。图形以其快于文字的信息传播速度以及不可替代的形象化特征,成为设计中的视觉重点。本期“创意派”,我们从不同的图形种类,来聊一下如何运用图形为版面设计增色添彩!
这些年来,有关编辑的修养和终极目标有不少宏论。然而,当我最近看到资深出版人臧永清在接受某出版媒体时采访谈到的一个观点,却被深深打动了。那就是:人以书名。作为出版人,生命总会结束,但是职业生涯内编辑出版的这些书,会不断被人提起。如此,作为出版人最高的荣耀就是,你会和那些伟大的作品一起不朽。的确,放眼古今中外那些卓有成就的编辑大家,无不验...
域,四周短画表示域界,右边是“戈”,“戈”是上古最重要的冷兵器,可见在上古造字者眼里,“国”就是个特别需要保护的所在。然而这样的“国”何时才有,古文字研究者有不同的认识。去甲骨文里找更早的“国”字,显然是古文字学者们乐此不疲的事。,这两个字似乎都可以看成是与“戈”的组合,所以都曾被认作“或(国)”。然而,在严谨的古文字构形分析面前,它...
在设计过程中,要让标题文字更加丰富和具有视觉张力,就需要创意变化,而最重要的前提,是保证标题醒目易读、有效传递、又兼视觉美感。现结合平时工作实践,对标题的处理手法作一简单梳理。01.关键词变化
理工科书稿的一个特点是物理量多,名词术语多。因此理工科编辑工具除了常用的《现代汉语词典》《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外,还离不开的一个工具就是“术语在线”。“术语在线”是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打造的互联网知识服务平台,覆盖多个学科领域。当作者使用的物理量或者术语是废弃的或者是不标准的时候,可以通过“术语在线”查询到规范术语用以说服...
编辑职业从编辑活动出现伊始便进入社会视野,而在现代信息技术、媒介竞争与产业发展环境的多重裹挟下,编辑主体身份认同成为新的话题。编辑身份认同是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结合,是编辑主体在自我判断、他人评价与群体协同中对职业身份的意义建构与社会确认。其既包括编辑主体对职业身份的理解与审视,也涵盖社会大众在制度、规范、环境下对编辑角色形成的期待;...
融合时代,报社要想更好地应对挑战,就要培养编辑的责任意识,这样编辑才能从受众角度出发,更好地进行后续工作。不仅如此,报社还需及时把握当前社会发展动向,进一步展开连续性的深度报道,有效增强内容深度。与此同时,报社编辑还必须研究学习各种新技术,提高自身编辑能力,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驾驭和使用能力,这样报社编辑才能依据事件内容和主体进行有效整...
017年8月11日《新华每日电讯》第11版上有《不能忘记,73年前的8月8日》一文,里面写道:“后来,方先觉与第十军胞泽一再强调只是‘双方停战协议’,而日本人则称为接受投降。”此处的“胞泽”一词有误,应是“袍泽”。袍,从衣,包声,指有夹层的长衣、外衣。泽,指贴身穿的衬衣、内衣。“袍”“泽”都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衣着。《诗经·秦风·无衣》:...
觉得“野马”指尘埃的,认为“马”字通“塺(méi)”,正好表示尘土之义。清代孙星衍对《一切经音义》中“野马”校正:“或问:‘游气何以谓之野马?’答云:‘马,特塺字假音耳。野塺,言野尘也。’”另有观点认为“马”字可能通“沫”。“沫”者,水泡也,液体形成的细泡。“野”字可能有两层含义,一是野外、旷野、远处,二是无拘无束、自由飘荡的样子。“...
《江西日报》2000年4月19日第6版《二十四节气释义》一文中,对“夏至、冬至”是这样解释的:“表示夏天和冬天来到。又因夏至日白昼最长,冬至日白昼最短,古代又分别称之为日长至和日短至。”释义中有两处值得商榷:一是把“至”解释为“来到”,不妥。“至”在这里是“极”之意,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夏至、冬至指的是夏、冬两季昼夜时间长短之极。二是...
Q:期刊“目录”一定要改成“目次”吗?A:这一点有相关标准(GB/T3179—2009《期刊编排格式》),建议统一将“目录”改为“目次”。Q:学术论文中,有“结语”则前面必须有“前言”吗?A:论文四要素: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既是摘要要求,又是内文要求。因此,论文中可无前言。Q:G=mg物理量中的小g用斜体还是正体?A:大部分的新编...
1.法律、法规、规章、国际公约(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年修正本)(3)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20年修正本)(4)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5)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6)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7)著作权行政处罚实施办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2018年修正本)(9)广告管理条例(10...
“木铎杯”全国出版编校网络大赛已经举办了两届,共吸引了8466人次参加初赛、650位选手参加复赛。应编校人员要求,我们约请相关专家和优秀青年编辑对本次试题进行了分类解析。据传,这可能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套编校试题解析专辑!下面说几个例子,请自测。判断题1:居中排的标题转行时不得产生歧义,不得割裂词组。“的”这类虚词不能放在行末,“和”“与...
、书稿存在的较大问题及校对情况1.关于数字的用法问题。书中对年龄、年为跨度的时间、距离的表述上,存在大量汉字数字和阿拉伯数字混用的情况。本校样中,编辑用红笔将大部分年龄、时间统一改为用汉字数字。根据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年龄、时间属于选择汉字数字还是阿拉伯数字在书写的简洁性和辨识的清晰性两方面没有明显差异的情况,两种形式均可。...
本书稿收录了作者关于思考人文主义的演讲稿、学术散文和说理短文,分为上下两编,分别侧重于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梳理反思和对面向未来的人文学发展的规范思考。书稿主题突出鲜明、资料详实准确、论述深入浅出、文风潇洒雅致,收录的文章既独立成篇又相互联结,将对历史事件和人文作品的哲思同现实社会发展需求及现状的关注相结合,具有一定的阅读价值。但是,按照...
本书稿围绕***,结合***理论,从原因论、本体论、系统论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证,主题集中、鲜明,论述系统、周延,结构紧凑、合理,标题简洁、明确,具有一定的阅读价值。但是,按照图书质量管理标准,参照《***出版社稿件编著手册》和《法学引注手册》,本书在内容上、体例上、格式上均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消灭差错、规范统一、润饰提高,特别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