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新闻编辑

稿件中历史类差错及防范

编辑必须以“怀疑一切”的态度对待书稿对文中所提到的人或事没有十足的把握,应顺藤摸瓜,核查引文当前,图书、期刊中的历史类知识性差错比较常见。笔者将这些知识性差错分为几种,分类列举(括号内为正确内容):官职名错误。步军(兵)校尉阮籍、西州都护(督)唐休璟、度支(支度)使薛克构、殿前都虞侯(候)范廷召、陕甘(山陕)总督莫洛、步兵(军)统领托...

2019-06-20 87

国家级媒体的编校这样杜绝差错

在我们合作的众多媒体、出版社、企业内刊的文稿编辑校对加工过程中,包括国家和地级媒体以及世界500强企业刊物的一些编辑认为,你只要把字词标点改正就行。但在这些技术性差错以外,他们却忽视了政治政策和纪律等安全(不仅仅指国家的,更多的包括地方或企业内的)。中文编辑校对网整理了手头的一些内部学习资料,希望在接下来的“特别时期”可以给编辑校对同...

2019-06-20 156

媒体常见逻辑语言差错

媒体语言中经常出现的逻辑错误有:概念方面、判断方面、推理方面、逻辑思维基本规律方面和论证方面的差错。概念方面的逻辑错误1概念错用举例节日之夜热闹非凡,到处都是灯火阑珊。分析“灯火阑珊”,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意思是灯火暗淡、零落。许多人没有弄清楚“阑珊”这个概念的内涵,当做灯火辉煌使用,就会出现类似的错误。2概念不明举例诚征3...

2019-06-20 44

好校对,其实就是不糊弄

吴海平没有丁点高手的架子。他从家里跑到地铁站口接我们,六十几岁的人管我们这些年龄只到他一半的后生叫“老师”,又客气又认真又热情地念叨:“唉呀,添麻烦了,谢谢,谢谢您。”吴海平当然是高手,但凡能在某一行挂上“王牌”名号的人总得是数一数二的高手。听我们提起他“王牌校对”、新一代“校对王”的称号,他抬起头连连摆手:“没有没有没有,真的,唉呀...

2019-06-20 84

《人民日报》总结60个常被误用成语

生活中,有一些我们常常见到的成语,在口语交流、新闻写作等使用过程中却往往误解了它的本义。今天就看一看人民日报总结的60个常被误用的成语。1.三人成虎【解释】城市里本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谎传市里有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了。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误用】易被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2.美轮美奂【解释】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

新闻与写作 2019-06-20 141

新闻业的决定性角色:编辑

核心阅读:在有关新闻的研究中,“编辑”一角通常笼统地被置于“新闻工作者”这一名词之下。虽然编辑和记者的角色有重叠,但这两者实际上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工作。“编辑功能”是新闻业的一个本质特征,是新闻业与博客、公共关系(PR)、政府公文、自媒体等“闯入式媒体(interlopermedia)”区分开来的重要标志。本文通过探讨编辑与四类对象(观...

传媒评论 2019-06-20 2

新闻稿常见易错字词30例

写稿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错别字的情况,哪些字是最常见的错字呢?今天推送的这30个例子,是来自于新华社原副总编辑吴锦才编写的《新闻发稿中的100个易错字词》一文,原载自《新闻与写作》。从这30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对照检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1.“安装”不要写成“按装”。2.“安详”不要写作“安祥”。3.“艾滋病”不要写成“爱滋病”。4....

新闻与写作 2019-06-20 61

这些成语,可不能瞎比喻

许多成语具有比喻义,人们使用这类成语就是用它作比喻,形象地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只有准确理解成语比喻的是什么,然后才能恰如其分地使用,才能收到良好的修辞效果。这类成语多数不难理解,使用起来不容易出错。但也有一些比较难于理解和使用,需要格外小心,否则很容易比喻失当,造成误用。下面举几个例子。为虎作伥古代传说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变成伥鬼...

2019-06-19 78

识别病句时留意这几个词

留意句中的介词大多数介词是从动词虚化而来的,这就使得介词的使用比较复杂。它可以和动词一样带宾语,如果使用不当,往往会造成语病。这类介词主要有:“由、由于”“经、经过”“通过”“对、对于”“当……”“在……”“正……”这些词在病句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出错的频率也非常高,要引起注意。例如:①三年前,电脑“上网”对人们可能是陌生的。(谁对谁...

2019-06-19 64

别再误用这些“体育术语”

先说“三甲”。自从有了体育报道以来,“三甲”一词便在全国许多的报纸杂志中不时出现。如“某俱乐部今年的目标是冲进三甲”,某队成绩下滑,最终被挤出三甲”“某队跌出三甲圈外,主教练被炒鱿鱼”等等。更有甚者,某些报纸还堂而皇之地让它出现在标题上其实这种用法,都属于误用。三甲可不是指前三人。“三甲”最早来自于古代的科举考试。《宋史·选举志》就专...

2019-06-19 77

查出自己的错别字,为什么这么难

你终于写完了一篇文章。你为遣词造句煞费苦心,为的就是找到最贴切的表述方式,来最有效地表达你的观点。你查过错,等到出版的时候,你非常确定,全篇不会有一个错别字。但是,你的读者第一件注意到的事,不是你匠心独运的行文,而是你第四句中有个错字。错别字烦透了——它们是破坏者,暗中搞砸你的本意,让你的简历被淘汰,让一大批学究似的吐槽者抓住把柄。令...

2019-06-19 96

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附:修改诀窍)

一篇好文章,三分写七分改。那怎样修改呢?修改文章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单一性修改;另一种是综合性修改。单一性修改就是按照是否切题,中心是否明确,选材是否合适,条理是否清楚,以及字词句、标点和书写格式是否有病,逐项修改,一次只从一个方面修改。综合性修改是从整体入手,全方面对文章的结构以及内容进行修改,对于普通文字编辑来说,单一性修改更实...

2019-06-19 98

编辑怎样约到好作者

编辑策划出好书有很多必备因素,其中最基础的一个因素就是,有一批高水平的作者提供高质量的书稿。一个选题策划方案确认可行后,落实作者就是关键的步骤了。优秀作者向来是出版业争夺的焦点之一,一名合格的出版人必须拥有一支稳定的作者队伍,这些资源的建立需要编辑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积累。编辑日常工作中的一项内容便是与作者沟通,故如何处理好与作者之间的关...

2019-06-19 96

10组常见虚词误用

毕竟究竟VS(1)有人说日本汽车比德国汽车更舒适,也有人说德国汽车比日本汽车更稳重,但这究竟只是个人的不同感受,购车人还是要亲自驾驶一下才能作出判断。(2)比如说,歌颂呢,还是暴露呢?这就是态度问题。毕竟哪种态度是我们需要的?“毕竟”用在肯定句中,强调原因或结果;"究竟"可以用于疑问句中,追究事情的本相,而&quo...

2019-06-19 77

新闻报道常见差错原因分析

差错的基本类型业内一般把新闻报道中的差错归纳为三类,即政治性差错、事实性差错和技术性差错。1.政治性差错。多指一些导向性的或与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不一致甚至相违背的错误观点和提法。比如,有的媒体借反思改革否定改革,认为改革改错了;有的媒体在台湾地区选举结果出来以后,在头版进行详细报道,还刊登参选人照片。有时,则是一些关键词句处理...

2019-06-19 40

稿件中常见的9种差错(附典型错例分析)

稿件中常见的差错,一般有9种情况:1.文字(1)错别字。一是错用同音字,如“窝赃点”错为“窝脏点”、“账户”错为“帐户”、“戴手铐”错为“带手铐”、“敞篷泼水车”错为“敞蓬泼水车”、“破坏分子”错为“破坏份子”;二是错用形近字,如“王光亚”错为“王兴亚”、“矍铄”错为“矍烁”、“日寇”错为“日冠”、“濒临”错为“频临”、“杯盘狼藉”错...

2019-06-19 75

14种新闻消息来源导致的差错

编辑和校对在排除稿件中潜伏的“地雷”时,一般先从消息来源查起,看新闻出处是否权威可靠。这方面经常遇到的情况有14种:1.来源不明,道听途说在关键环节、关键材料、关键证据、关键词语上,新闻来源不清楚和不准确,是造成失实的“关键所在”和“隐患所在”。像“据悉”“据透露”“据认为”“坊间称”等等,都被认为是有问题的消息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2019-06-19 42

美国总统届、任、位的区分

别人家选总统,与我们有关系吗?虽然有关部门一个劲儿下通知,要求这个那个,但全球村时代,不报道几乎不可能。我们编辑和校对在工作中,常会涉及到美国总统的届、任、位这三种提法。美国总统的届、任、位具有各自不同的含义,因此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区别十分必要。关于“届”:根据美国宪法,每隔四年进行一次总统选举,总统任满四年为一届。如果总统在任期内...

2019-06-19 22

全国编校一等奖获得者的法宝

自校一遍,心里才踏实身为专职编辑,为何有这种想法呢?刘冬梅2003年研究生毕业,被招考到安徽文艺出版社工作。她回忆说,当初出版社人手少,“新员工有编辑稿就学着编,有校对稿就学着校”。虽不是专职校对,但是3个月的校对经历,对刘日后的编辑工作产生了较深影响。“刚做编辑时,不知道怎么编稿,就当作校对稿来看,按校对的规范来编辑稿子。”久而久之...

2019-06-19 113

六心校对

校对人员的工作职能,是对照原稿、比对清样、找到排版中的差错,这就是“校异同”。要提高校对的水平,达到“校是非”的能力,就需要校对人员具备高尚的职业操守、严谨的工作态度、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善于沟通与思考的能力。职业素养:工作的基本要求在当下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校对人员要秉持不为物欲、名利、金钱所左右,不功利、不浮躁,甘于平凡、甘于奉献的精神...

2019-06-19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