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新闻编辑

传统编辑转型路径探析

近年来,数字化资源、数字化媒体、数字化终端等建设不断完善,数字出版产业链已初步形成,数字出版产业链运营过程中以用户需求为核心,借助数字平台形成全面覆盖的业务体系,这对传统编辑工作造成了巨大冲击。如何提升自身数字出版业务能力水平,实现数字出版产业链下的转型,已经成为新时期传统编辑关注的焦点。传统编辑转型迫切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传统出版行...

怎样做好新时代副刊人

副刊作为传统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报人办报没有不开设副刊的,读者读报少有没读过副刊的。在国内外报业发展史上,知名的副刊曾成就了不少品牌报纸,副刊本身也成为报纸的一大品牌,人们在谈论这张报纸时必然会谈及它的副刊。品牌副刊并非随报纸天然生成,它是办出来的。副刊的出版离不开副刊编辑,品牌副刊无一不是优秀副刊编辑长期精心耕耘而成,副刊编辑水平直...

今天的新闻世界是否还需要“大编辑”

一、编辑,从“声音最大”到“最容易犯错”在传统新闻机构如报社,编辑总是“声音最大”的那个人:他忙着打电话给记者核实细节,协调拼版人员和美术编辑设计版面,督促校对的进度……由于编辑往往在一个领域工作多年,他对于自己分工的版面熟悉并敢于担责,始终处于新闻生产的中枢。然而,在媒介融合的浪潮中,当新闻编辑平台变成《人民日报》式的“中央厨房”、...

人民网 2019-10-29 63

如何避免

做编辑时间久了,往往会形成了一些“既定标准”,如写稿的路子、作者的圈子、组稿的招数等等。这些“既定标准”有利也有弊,有利的一面是轻车熟路,稿件来得快来得准;弊端的一面是有时很容易与好稿件失之交臂、失去一些好的作者。因此说,做编辑的一定要善于突破“既定标准”,不拘一格选好稿。《团结报》的编辑韩宗燕在这方面就做得很不错,她具体是怎么做得呢...

办好报纸栏目为何越发重要

栏目,历来是报纸作为大众传媒的一个重要表现工具,具有归纳内容、引导阅读、吸引眼球、方便阅读查找等作用。在互联网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层出不穷的时代,报纸因为自身相对静态的特点限制,在新闻“可视化”发展上短板显现。在这一背景下,办好报纸栏目,让报纸原有的这一功能不断创新,为版面增色,提高报纸的可读性,让报纸在多媒体时代发挥其自身优势,吸引...

网络编辑的“加减法”,你知道吗?

随着微博、微信等微电子信息技术应用辐射的越来越广,网络已不仅仅是人们工作、生活和学习的辅助工具,而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资讯、阅读新闻、查阅资料的主要来源渠道和帮手。如何每天从潮水般冲击而来的信息源中选择资讯,发布、传播新闻,引导舆情,是一项重要的研讨课题。一、整合,实现1+1>2由于发布传播的载体不同,网络新闻有着与传统媒体不同的特...

打造名专栏要突出“三结合”

专业报,必须选准几个专栏,突出特色,持之以恒,用心经营,使之成为名专栏,成为吸引读者的一个亮点。(老记说事微信号:laojiss2017)多年来,我们对《下派支书在基层》专栏不断地进行改进、完善,但却始终坚持报道的“三结合”,以保持专栏的独有特色。一、与宣传政策的结合。专栏报道的是驻村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点点滴滴事迹,但如果仅停留在...

你会写“编辑感言”吗?

在编报的时候,编辑有时也想就版面上的稿件、编排写些话儿,其表现形式有编者按、编者的话、编后等。其中“编辑感言”也是一种形式。下面就说说“编辑感言”这种形式——什么是“编辑感言”?“编辑感言”是新闻媒体、特别是纸质媒体用于强化宣传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其时效性、针对性强;一事一议,有的放矢,一针见血。是一种短小精悍的评论,或者说是评论中的...

新闻写作中的5类差错详细分解

一。句子中的常见差错并列成分的结构宜保持一致例如:(1)这个连队的战士今年多次参加救灾、扶贫、共建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创建等活动。这个句子中“参加”后并列的“救灾”“扶贫”“共建精神文明”都是动宾结构的,唯独后面的“和谐社会创建”是主谓结构的,宜将其改为“创建和谐社会”,以便跟前面几项并列的成分在结构上保持一致。两个联合关系的词语宜按照...

我们曾经这样当新闻编辑

1965年8月,我大学毕业分配来到报社。先在工商部做见习编辑,处理来稿来信,综合读者意见,汇编内参资料,供有关方面参考。没有编发过见报文章,更没有写过署名报道。半年之后,调到总编室夜班,开始了长达8年的编辑生活。(老记说事微信号:laojiss2017)刚做夜班编辑,又是一个陌生的行当。头衔还是“见习编辑”,工作有个师傅带领,我的师傅...

你知道什么是“养稿”吗?

2016年7月8日,人民日报理论版刊发了拙稿《责问过后须问责》。拿到报纸后感慨万分,这可是发过去好长时间的稿件啊!现在,经编辑精心斧正,巧借《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这一“由头”,添加新的表述语言,成为贯彻中央最新精神、符合主旋律、贴近实际的时文。多少年来,业界同仁都称人民日报大气,我觉得背后自然少不了大气编辑的耕耘,单就“养稿”之功,就...

把关纠错,这功夫得好好学!

人民日报社总编辑李宝善,2016年撤换和修改过两篇有关“撒谎作文”的稿子。他认为两篇文章批评的现象确实存在,所发议论也有道理,那为什么要撤?提倡中小学学生写作文多写亲身经历、写真情实感,当然是对的。但有些命题作文,允许学生想象和虚构某些场景、情节,书写积极正面的思想感情,也并无不妥。简单地把这类作文都归于“撒谎作文”,是很不合适的,不...

保证媒体质量,这“三种意识”你具备了吗?

作为“把关人”之一,在信息海量、思想多元的新媒体时代,要想做好工作,校对人员必须不断增强自身的政治意识、匠人意识、学习意识。政治意识党报除了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主张之外,还要在这个信息纷繁复杂、泥沙俱下的新媒体时代主动设置议程,利用自身的传播力和公信力引导舆论。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党报的主心骨和压舱石,校对人员对此应铭记在心。...

稿子要有“六新”,你知道吗?

报刊编辑部每天都收到通讯员的来信或来电,询问“我的稿件为什么不能发表?”编辑老师每当收到这样的来稿来电,只能针对你的具体问题做些点拨和解答。其实,编辑老师也是有许多话要说的,譬如,初学写作者共同常犯的毛病是什么?被“枪毙”的稿件的致命弱点在哪里?这里,我们就这一问题谈一点意见,也算是对迫切想是稿件见报的通讯员来稿来电的一个答复罢。我认...

弃稿堆中捡来的精品

在报社从事编务工作,每天都要处理许多新闻线索和通讯员来稿,编辑、记者虽没有“化腐朽为神奇”的“神力”,却能通过慧眼识珠、精心编辑和深入采访,发现、救活一些有价值的稿件或线索,甚至还能在被枪毙的稿件中“挖”出精品力作。2011年度我获湖南新闻奖的新闻通讯《有一种微笑叫坚强》,其线索和灵感就是从一篇通讯员的表扬稿中得来的。从“表扬稿”到“...

这些稿件为啥难采用?

手头有一些初学写作者寄来的稿件,都是被媒体退回或弃置不用的稿件,他们要我帮助“会诊”一下,这些稿件为什么没被采用。由于通讯员投寄的媒体不同,各个媒体的要求也不尽一致,这里,我只能就媒体对稿件的一般要求和刊登标准,就稿件本身作一点分析,谈一点意见,仅供参考。这些稿件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题目不具体,内容大而化之初学新闻采写...

新闻业务参考 2019-10-21 76

新闻写作中常见的5类差错

1、句子中的常见差错并列成分的结构宜保持一致例如:(1)这个连队的战士今年多次参加救灾、扶贫、共建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创建等活动。这个句子中“参加”后并列的“救灾”“扶贫”“共建精神文明”都是动宾结构的,唯独后面的“和谐社会创建”是主谓结构的,宜将其改为“创建和谐社会”,以便跟前面几项并列的成分在结构上保持一致。两个联合关系的词语宜按照...

新闻写作中这些“常识性差错”不该有

有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广西某报刊发了《解放军胜利进城百色人弹冠相庆》一文,是该报策划的“见证广西解放特别报道”中的一篇。该文见报后,一些读者打电话到报社,对文章的标题提出质疑。后来,该报刊发《更正启事》,向读者致歉。这个标题之受到质疑,问题出在“弹冠相庆”上。“弹冠相庆”语出《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

你能选出合适的图片吗?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读者审美和阅读习惯的相应变化,出版物的读图时代不可避免地来临。如何根据版面语言选取最合适的图片,如何让图片和文字的配合发挥最佳效应,已经成为每个编辑的必修课。而对于在版面运作中更多倚重配图而不是纯粹新闻图片的副刊编辑,如何用好“点睛之笔”,让图片和文字相得益彰、相映生辉,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在编辑《温州日报·文...

说说编辑的“深入浅出”

编辑工作是一项细致的工作,但细致决非细小,它要求编辑人员在工作中既要细心严谨,把握细节,又要跳出稿件本身进行思考,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细节决定成败。在做辞章修正工作时,特别需要编辑能沉下心,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制作文章标题的过程中,则要求我们“跳出来”思考,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使稿件内涵得到升华。新闻编辑的“深入浅出”,是指...

2019-10-18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