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编辑
02内容常识化晚报周刊的主题是生活化,开设目的是引导读者如何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高生活的幸福指数。让晚报成为读者的良师益友,是全国晚报人共同的目标。就晚报周刊而言,要想成为读者的良师益友,就应把生活常识奉献给读者,使之成为晚报周刊的重要内容。只有这样,晚报周刊才会受到读者欢迎。事实上,许多晚报的周刊都认识到了这一点,春季推出...
报纸的个人专栏,几乎是与报纸相生相伴。中外报界都有个人名专栏行世,美国著名新闻人沃尔特·李普曼的个人专栏《今日与明日》不仅写了50多年,而且为250多家美国报纸和20多家外国报纸所刊用;而我国著名新闻人邓拓上世纪60年代在北京晚报开设的个人专栏《燕山夜话》,一时间洛阳纸贵,在当时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著名老报人赵超构(林放)在新民...
标点符号是公文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公文起草者最容易忽视的部分。笔者在公文审核过程中,经常碰到文笔流畅但标点符号屡犯错误的情况,归纳起来,常见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有以下十二个!
二、跳出来,发掘深层次主题?俗话说:题好文一半。作为一种画龙点睛的环节,新闻标题的优劣直接影响传播效果。新闻标题的主要作用是揭示、评价新闻内容和吸引读者阅读。这就要求我们在制作过程中要选择最新鲜、最重要、最有特点的事实和观点,从贴近读者的角度来传情达意。
编辑工作是一项细致的工作,但细致决非细小,它要求编辑人员在工作中既要细心严谨,把握细节,又要跳出稿件本身进行思考,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细节决定成败。在做辞章修正工作时,特别需要编辑能沉下心,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制作文章标题的过程中,则要求我们“跳出来”思考,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使稿件内涵得到升华。
三、拓展渠道,“无限”传播广泛“到达”由于微博、微信、手机APP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报纸在信息的内容以及时效方面反应再快,也比不过网络,在容量上也完全不是新媒体的对手。制约副刊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受纸媒传播方式的制约,容易形成自己的小圈子,影响力有限。要有效避免在全媒体时代“掉队”,就必须让副刊在纸媒体之外,有网络接口,让副刊与新媒体...
新兴媒体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各种各样的传播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大众接受信息的方式,同时也改变着阅读习惯。在这样一个时代,报纸的副刊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四、事例的新新闻稿件中,一个新的事例可以救活一篇稿子。新闻是以事实说话的,而新闻稿件中的事例,就是新闻事实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候,编辑会从一篇暗淡稀松的稿子中,找出一个令人眼前一亮的事例,并通过对这一事例重新调查和构思,从而编写出一篇高质量的稿子。那么,什么样的例子才叫“新”呢?一是事迹过硬的事例,起码在一定范围内有影响、有知名度、有...
报刊编辑部每天都收到通讯员的来信或来电,询问“我的稿件为什么不能发表?”编辑老师每当收到这样的来稿来电,只能针对你的具体问题做些点拨和解答。其实,编辑老师也是有许多话要说的,譬如,初学写作者共同常犯的毛病是什么?被“枪毙”的稿件的致命弱点在哪里?这里,我们就这一问题谈一点意见,也算是对迫切想是稿件见报的通讯员来稿来电的一个答复罢
现在的媒体竞争已逐渐从低层次的价格竞争向高层次的品牌竞争转化。品牌不是一个空架子,而是要由高质量的产品支撑。专栏就是这样一个产品。越来越多的报人意识到,名专栏是体现报纸魅力、提高报纸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我们办报的看家本领。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应该持续运用好名专栏这个看家本领,以之得人心、争天下。
何谓图书编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各的理解和认定。用我的实践和语言来表述,即是:图书这种纸介质精神文化产品的策划者、组稿者、编纂者。如果用一句比较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比喻,即是:图书出版的“助产士”和“接生婆”。过去,人们往往把编辑称为“编书匠”,以为只是组组稿子,改一改错别字,没有多少复杂劳动。其实不然,真正能称得上合格的图书编辑的...
如今传统出版进入互联网时代,每天都有难以计数的信息、文章、著作跟广大读者见面,已经达到惊人的程度,可质量并不太高。出版物是内容产品,它既是文化商品,又是精神产品。假若不讲求质量,错误百出,低级庸俗,轻则以讹传讹,误导误用;重则误人子弟,甚至毒害灵魂。我一直认为编辑工作是一门手艺。一本书从无到有,历经编辑的选题策划、编辑加工、三审三校、...
在全民战“疫”期间,一张张照片记录了一个个感人的抗疫故事,这些图片被网友通过撰写图文故事等方式进行传播。许多人担心未经允许转载使用这些图片会侵犯相关权利人的著作权,那么如何使用图片才能不侵权呢?无论是利用相机拍摄还是通过电脑创作完成的任何一张图片,想受到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首先必须构成作品。而《著作权法》上所称的作品,是指文学、艺...
一、大小关系。对于稿件而言,大小关系常常表现为长短关系。毫无疑问,报纸应当以短新闻为主,同时也不排除一些必要的长新闻,比如通讯、调查报告等。问题在于,许多报纸往往只重视消息带给人的新鲜感,对消息所反映的新闻事实挖掘不够或后续报道不足,一些报纸对通讯、特写一类的稿件字数限制过死,版面给得太少,不仅自身报道过的新闻事件连续报道或深度报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