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新闻编辑

周浩正:写给编辑人的信1:2:9美国好莱坞动画电影成功方程式

高彦:这封信写起来有点复杂,因为会触及较多议题,我试着把事情简化。先说明1:2:9的含义。一部成功的好莱坞动画电影,本土票房收入如果是1,海外票房收入就可达到2倍,而周边商品利益,则可达9倍。当我第一次读到这些数字时,觉得它们非常“魔幻”,这样的“成功方程式”,对迈向开发国家的“文化创意产业”,究竟有什么启示?──遥不可及。我相信大家...

公众号:刘韧 2020-06-07 39

周浩正:写给编辑人的信编务报告书一个实例

高彦:今早运动回来,打开报纸,赫然读到“首本真人漫画《恋爱双频》来了!”的标题,吓我一大跳。往下细读,果然有人把“电影书”的概念做成成品了,据联合报记者陈宛茜7月13日报导﹕“作者陈帅君,自称是个『画漫画长大的孩子』,他先从漫画入手,接着玩摄影,最后到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学院学拍电影,做过舞台剧的美术指导与副导演,娴熟编剧、脚本、分镜等技...

公众号:刘韧 2020-06-07 59

周浩正:写给编辑人的信繁盛的秘诀之三

聪明拷贝繁盛的秘诀之三本文写于2004年10月21日亲爱的朋友﹕我喜欢阅读(正确的说法是“乱读”,生冷不忌,有书就看)。阅读的时候,喜欢勾勾划划、剪剪贴贴,搞出一堆“废料”。最近,在整理桌上这些“无用之物”时,看到久远以前,抄录在记事簿上的一段文字,我觉得引用于此,作为信的标题和开场白,非常贴切:“专门做鞋盒子的江韦仑,目前正在进行『...

刘韧 2020-06-07 42

周浩正:写给编辑人的信从“紫牛”说起

一、从“紫牛”说起高小姐:看到你寄来的书目颇感亲切,当初在天津和纪社长见面的情形又历历在目,有些记忆逐渐清晰,那是一段令人难忘的真诚接待。我看完了书目,大约了解新蕾的出版方向和出版内容,我想她之所以形成现在的模样必其来有自,当不容外人置喙。我倒想提出比较另类的意见,供您参酌。先从一本最近刚上排行榜的新书《紫牛》谈起。什么叫“紫牛”?“...

刘韧 2020-06-07 58

周浩正:写给编辑人的信三个构想备忘

亲爱的朋友﹕老友郭泰归国省亲,途经台中,来家中小坐,他在“老猫学出版”网站读了“给编辑人的信”,表示从创作人立场而言,最感兴趣的是<经典再造:“新定本”与“新经典”>所揭示的商机,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实现这中国人的共同梦想。那天,我们交换了很多看法,他起身告辞时,紧握我的手,热切地说﹕“我有两个要求﹕一是希望能将<编务报告书>中的实例“...

刘韧 2020-06-07 48

网络媒体版面设计

?本文写于2002年。千辛万苦,几个月忙下来,新版终于上线,网络媒体主编闭上疲惫的眼睛,准备听随之而来的抱怨。根据新浪网每次重大改版之经验,事实证明,再成功的改版,在上线之初,读者的满意率也不会超过40%。网络媒体内容组织之基础为读者阅读习惯,为不太大破坏读者原有的阅读习惯,现在的网络媒体大都选择渐进式的“小改”,但打补丁式的“小改”...

刘韧 2020-06-07 22

围在互联网中的编辑部

本文写于2002年。1998年8月一个雨天的上午,我在四通利方办公室等待一个叫陈彤的人。10:00之后,一个学生模样的人拎着把雨伞匆匆走进办公室,他就是后来的新浪内容副总裁陈彤。《知识英雄》上网宣传的事,王志东让我找汪延,汪延说:“你找我们这里刚招来的专门负责内容的陈彤。”此时陈彤是srsnet.com唯一的编辑,srsnet.com...

刘韧 2020-06-07 12

周浩正:写给编辑人的信:创新导向

一、从“异想天开”突破现状高彦:这封信用了“创新导向”作为标题,并不表示将提出什么了不起的构想,在此处之所以这样书写,只是想彰显它的重要性,同时也希望以此自勉,假使做不到“ThinkDifference”(苹果电脑的经营理念),想长久保有竞争优势无疑是缘木求鱼。因为若想挣脱现实纠缠不清的乱麻,让企业(出版社)更上层楼,只有一个方法:跳...

刘韧 2020-06-06 58

周浩正:写给编辑人的信关于“编辑”

一、关于“编辑”高彦:先引述我讲了一辈子的小故事。我从彼得.杜拉克(PeterF.Drucker)的名著《管理学》中读到一段文字,颇受启发,我刻意把它编撰成一则小品:三个石匠正专心于他的工作。“你们在做什么?”一个路过的行人问道。“我正在赚钱过活。”第一个石匠答道。第二个石匠头也不抬,小心翼翼地修整着眼前的石块,答道:“我要雕凿出最合...

刘韧 2020-06-06 14

周浩正:写给编辑人的信:繁盛的秘诀之二

亲爱的朋友﹕光靠一封信(延伸阅读)的篇幅,就想把“书系”讲个一清二楚,那是不可能的。现在回想起来,仍有补充不完的因因果果可以交代。譬如台湾的“市场特殊性”,乃是形成书系的重要背景,因为当年书市规模实在太小,要在第一刷赚钱是很困难的,必须待二刷、三刷……之后,才看得到利润。再加上一个出版社并不是每一本书都能大卖,若一年出版20种新书,能...

刘韧 2020-06-06 95

周浩正:写给编辑人的信繁盛的秘诀之一

亲爱的朋友,您好:这封信谈的是台湾出版界极具独特性的书系经营。从我一己经验来讨论“书系”之种种,恐怕不容易说得周延,惟愿大家随时补正,以求完善。一开始,不妨先问﹕──什么是“书系”?──它从何而生?──谁需要书系?──书系的贡献与限制是什么?──书系还有明天吗?反书系的人眼中,它是捆绑编辑才华和自由出版的绳索,他们认为出版就是“出自已...

刘韧 2020-06-06 74

编辑的魅力在哪里?

“上海六点文化”创始人倪为国,从业30余年,策划出版的学术著作和国外经典译著不下数百种。然而,当有记者采访时,他侃侃而谈的都是曾经交往的作者和译者。他说,自己最大的幸运是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倪为国坦言:对一个编辑来说,最重要的是作者,“好编辑心中一定要有作者”。编辑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为他人做嫁衣的无私奉献者。他们字斟句酌、勤勉敬业、...

老记说事 2020-06-06 43

如何提高企业报副刊的阅读黏着度?

如何提高企业报副刊的阅读黏着度?李瑾随着互联网阅读的迅猛发展,传统报纸副刊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企业报副刊由于其传播领域、关注热点、读者群体的专业和细分,较之其他报纸副刊,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如何化被动为主动,全力打造自身特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好编辑心中一定要有作者”

“好编辑心中一定要有作者”吴旭《上海六点文化》创始人倪为国,从业30余年,策划出版的学术著作和国外经典译著不下数百种。然而,当有记者采访时,他侃侃而谈的都是曾经交往的作者和译者。他说,自己最大的幸运是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倪为国坦言:对一个编辑来说,最重要的是作者,“好编辑心中一定要有作者”。

毛主席为何说“报纸要有知识”?

毛主席为何说“报纸要有知识”?陈尚忠“报纸要有知识”,这是1962年毛泽东主席接见外宾时说的一句话。这句话的内涵很丰富,诸如新闻报道要有知识含量,报纸版面要适度增加介绍各种知识的文章,最好能做到知识散布在报纸版面的字里行间,就像空气弥漫在大自然中一样,这就为报纸发挥“耳目、喉舌”功能增强了生机和活力。

如何让“每位读者都是作者”?

如何让“每位读者都是作者”?吴芸现代传播学奠基人施拉姆的“循环互动模式理论”认为,一条讯息需要通过“发布”和“接受”的双向影响,才能获得完整的传播过程。以报纸的副刊来说,传统副刊往往以单一的“刊发”作为传播主力,较少考虑读者“接受”所引发的传播影响,容易成为文学理想者自我陶醉的“象牙塔”。

在版面上如何更好地用图片?(下)

二、制作图片,配合事件传递新闻信息大图片能够张扬视觉,直接以形象诉诸读者的视觉感官,在这一点上,前面提到的几个新闻版面的操作已经足以体现出来。可是,并不是所有的大事件都有现成的饱满的文字内容、画面感极强的新闻图片等可以放在头版上的元素。

在版面上如何更好地用图片?(上)

对于一份报纸来说,无论是党报还是都市媒体,头版就是当日刊物的脸面,势必是依据自家的办报理念及判断将当期内容中最具新闻分量、关注度的新闻内容呈现的地方。近几年,为数不少的都市报的头版抛弃了以往文字新闻为主、图片为陪衬的版式,而是从新闻纸营销角度出发,依据读者的阅读习惯与心理等角度来进行优化,基本上是呈现了头版居中一张图,图片上方会有一条...

康龙:消灭差错不仅仅是校对的事

消灭差错不仅仅是校对的事康龙校正差错是报纸办报的所必须的,是一项重要流程和环节。但近来总听到一些编采人员说,稿件中出现差错不算啥,改差错是校对的事,让校对消灭就是了。我觉得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消灭差错不仅仅是校对的事。

晚报周刊的“五化”,该怎么做?(下)

04版式时尚化?晚报周刊是晚报地方新闻的有益补充。一般来说,晚报的地方新闻主要分为时政新闻、民生新闻、社会新闻、社区新闻和政法新闻五个板块。晚报周刊报道的生活常识,可视为民生新闻的延伸;晚报周刊报道的人物,可视为社区新闻的延续。晚报地方新闻的版式相对来说比较庄重,但周刊的版式更加活泼、外向,可以大胆采用一些前卫的元素,追求时尚化。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