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编辑
作为一个从内刊起家的媒体人,我对内刊一直怀有深厚的情结。每到一处,我都要搜集各种报刊杂志和企业内刊,家里和单位存放最多的东西也是这些堆积如山、已经发黄的内刊资料。虽然每次翻阅整理总想处理一些,但那种割不掉的情结,让我又一次次把它们整整齐齐堆放好。因为每当我走进书房和工作室后,就会立马有一种正能量的磁波在冲击着我,尽管那特别芬香的油墨味...
根据多年的采写稿件、编稿工作实践,我认为影响新闻稿件采用率有八个方面的致命“弱点”,应加以克服和改正。一是政治敏感不强。政治也是新闻稿件的生命,对引导大家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与时俱进,掌握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政治敏感力。过好这一关,才能多写稿、写好稿。二是知识水准不高。人们通常把新闻...
做好标题,实际上是对新闻的再制作。制作标题要从政治上考量,从社会效果上设计。做好新闻标题,首先对新闻得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否则有可能会把党的要求和老百姓的需要对立起来。新闻是需要面向大众的。大众就是新闻市场。这样就由要我干变为我要干。我们制作新闻标题既把它看作职业的要求,也把它看成是读者的要求,同时也把它看成市场的要求,看成党的要...
把握好时、度、效,实现新闻报道创新马利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重要讲话中强调,正面宣传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把握了网上舆论工作的规律性,是我们用好网络这一阵地、做好网上舆论工作的基本要求。我们要摸透网络传播“时、...
如何让副刊变“富”童雯霞策划独家内容,深挖本土新闻以往,副刊多以选用优质的读者来稿或者约稿取胜,网络刚开始普及之际,又以转载奇文美文杀出一条血路,但如今在稿费待遇并不优厚、读者工作压力增大无暇全心创作、网络文章铺天盖地的情况下,这两种做法似乎都不太能让一份综合性报纸的副刊版面保持优质的水平,越来越成为没有生机、甚至会被忽略的副刊。如何...
经常看报,有时觉得编辑有眼力,稿件的选择、安排得当,恰到好处;有时则发现轻重不分、轻重颠倒,甚至漏报重大新闻。其关键,在编者掂分量的功夫。2014年4月15日上午,习近平主持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准确把握国家安全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存在不少不安全因素的背...
编辑,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就一份内刊而言,编辑班子尤其是主编的博学、严谨、善悟、广交、诚信和勤勉等,直接决定着内刊的档次和风格。笔者认为,一名称职或基本称职的内刊编辑,重点要在提高以下“五种能力”上下工夫。一是提高学习能力。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新观念、新事物、新知识、新技术的孕育、出现和发展,呈现前所未有的速率,内刊编辑只有把学习与...
让读者安安静静地看完一个故事任洲2015年1月13日,都市快报正式推出一个新版面《小报道》。我们用这样一句话:“我们希望用善意和诚意,通过一些小的发现,朴素地报道我们的时代和生活,欢迎你也来分享你的故事。”来精准概括这块版面的宗旨。这句话作为标识语,出现在每一期《小报道》版面上。这个版面基本以每周两期的频率稳定推出,也得到了越来越多读...
你的“稿子检测师”在哪里?秦雪稿子写好后先给谁看?有人会说:“给领导看啊!”但有位记者却不是这样做,他要先给他的“稿子检测师”看看。他是谁呢?他就是光明日报的记者唐湘岳。唐湘岳说:每当采写完一个重大典型,把稿件发往编辑部见报前,我先发给一些与主人公没有直接关联的读者看看,他们是我稿件的“检测师”。如果有一个读者反映,没味道,读不下去。...
面对读者反馈,你能做到理直气壮吗?张继民1991年11月中旬,新华社天津分社有位记者发来一篇300多字的稿子,称南开大学校长母国光教授和他的课题组,研究出用黑白胶片作彩色摄影的成果。我负责编辑这篇稿件。一般来说,用黑白胶片只能作黑白摄影,怎么能进行彩色摄影呢?这是一件非常重大的成果,就此发一短稿,属于大题小做,浪费资源。为了摸条“大鱼...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编辑?想想这个题目就很宏大,有人可以就此出本专著。作为在媒体圈混迹多年的我,也想大胆地谈下自己在这方面的一点体会。个人以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编辑必须具备以下8项能力,其中第一项是最重要的。1、判断新闻价值大小的能力、判断新闻价值大小的能力、判断新闻价值大小的能力(重要事情说三遍)。个人以为这是做编辑工作最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