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制作
在读题时代,标题与报纸的关系更为密切,几乎到了“生死与共”的地步。标题制作精彩与否,不仅涉及读者是否阅读新闻,报社观点能否为读者接受,甚至会影响报纸读者的去留。如何制作“卖点”标题呢?也就是说都有哪些方法呢?一般可以采用口语法、接近法、设问法、数字法、趣味法等5种手法。
题目是文章的“眼”,是对文章内容的深入挖掘和精确提炼。“眼”明才能使人心亮,让受众愿意看下去,听下去。俗话说,看报看题,一看标题就知道新闻的内容,换句话说,标题本身就应该是一条新闻。因此,新闻标题的拟定,应当将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或观点通过文字展现出来。
一、紧扣关键、个性的新闻要素,恰当选用网络词汇绽放精彩把最精彩的东西给人看,把读者最关心的、最吸引人的、最新的、最重要的、最精彩的信息点放在标题里,使受众在快速浏览的一瞥之间被紧紧地抓住眼神,欲罢不能。只有如此,传播者才能使受众来接受自己的传播,发生有效的互动。如浙江日报2010年11月,就刊发了这样一则新闻——《土项目HIGH到尖叫...
2009年11月底,北京一家报纸刊出这样一则新闻《昨夜暴雪袭击北京》。实际上,当时这场雪虽然不小,但还远远谈不上“暴”,这首先是对新闻事实的夸大;再从标题中的“袭击”一词来看,这本是“意料不到的突然打击”的意思,一般用于如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我们知道,冬天下雪是很自然很常见的现象,而且民间又有“瑞雪兆丰年”的说法,适当的雪量对春耕播...
大约是2004年吧,农民日报刊载了一篇反映环境污染的稿子,说一条河臭气熏天。记得标题是《南漳河两岸人捂着鼻子过日子》。“捂着鼻子过日子”这几个字很传神,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2001年,农民日报一版刊发了一组各省先后取消特产税的稿子。夜班在处理这组稿件的时候,制作了一个超大的标题《特产税,一个正在圈点的句号?》。现在回过头看,这个标...
“网络语言到底要不要上标题?”笔者经常听到媒体同行的疑问。一方面,网络语言生动活泼,贴近生活,幽默风趣,新潮时尚,与年轻读者“很对味”;另一方面,部分网络语言粗鄙庸俗,语法混乱,语义不清,缺乏界定,很多媒体编辑对网络语言“吃不准”。这背后折射出的,是网络语言是否该在大众媒体等正式语境中“登堂入室”的问题。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络语言引起...
引语式标题引语式。即撷取稿件中主要新闻人物最有特点或闪光点的某句话作为标题。它分为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直接引用就是用新闻人物原话,一字不改;间接引用则是对原话进行提炼和概括。由于标题字数的限制,这种引语式标题以后者居多。言为心声。用新闻主人公的话做标题具有真情实感,因而更有人情味儿,读起来也会感到很亲切。
标题的种类?新闻报纸上常见的标题有肩题、主题、副题、插题、提要题,以及边题、尾题、栏目题、通栏题等,其中,主题、肩题和副题是新闻标题中的基本题种。一、肩题肩题也叫眉题、引题或上副题。肩题的作用大致有四种:1、长句化短,引出主题。2、交代背景,强化主题。3、说明目的,交代原因。4、烘托气氛,点染意境。二、主题主题也叫主标,是主要的题目,...
一个好的标题能使问题报道传神、传情,夺人眼球,所谓“好题一半文”、“标题是新闻的眼睛”,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美国汤姆斯基金会编写的《新闻写作基础知识》一书中,有这样一段生动形象的表述:“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你却永远无法强迫它喝水。当你把报纸送到读者手中的时候,你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不过有一个办法可以诱使他阅读你的报道,那就是运用精彩的标...
现在我们说一说如何具体来改进标题的制作。既然时代对标题的制作的要求高了,我们的标题制作水平也要随着时代的要求水涨船高。据我们所知,有的初学写作者往往不大重视标题的制作,认为只要稿子质量过硬就能入编辑的“法眼”。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们在稿件采写过程中,只肯在稿件内容上绞尽脑汁,却不肯在标题制作上千方百计。有的通讯员甚至在稿件写好后连标题...
既然“读题时代”读者和编者都要先读或只读标题,加之“标题党”常常通过吓人的标题来编造假新闻甚至公开造谣,那么,读者和编者对新闻标题的要求肯定比过去更高了。其一,要求标题更加避虚求实。在“读题时代”,读者和编者都希望新闻的标题反映事实,简洁精炼,一目了然。也就是说,读者或编辑读了标题,就能大概知道稿子的主题和主要事实是什么。这就要求标题...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一篇新闻稿件能不能吸引编辑,发表后能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标题的制作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别是在最近几年,随着时代节奏的加快和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新闻标题的作用显得更重要了。完全可以说,标题制作直接关系到稿件的质量和命运。因此,对于初学写作的通讯员来说,改进新闻标题的制作,就是适应“标题时代”提高稿件刊用率的重要一...
作题:“别把肉埋在饭里”刘国昌3月25日,各大媒体刊登了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国务院扶贫办调研的消息,但标题各不相同。下面结合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标题,进行一番分析。
五说“作题高手”有哪些妙招?刘国昌十六、突出要点: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新华社北京2014年3月18日)中办国办意见:公务活动主要提供家常菜(人民网2014年3月18日)点评:以上两题,大家一看就觉得第二个标题生动、具体。“公务活动主要提供家常菜”,既突出了要点,还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有不少人一看这个标题就点击看...
四说“作题高手”有哪些妙招?刘国昌十二、诙谐幽默,形象生动从“提款机”中提出无期徒刑《中国纪检监察报》2013年10月18日05版)把自己关进铁窗的看守所长《中国纪检监察报》2013年10月18日05版)医院院长何以患“贪病”?《中国纪检监察报》2013年10月25日05版)点评:以上三题都给人“诙谐幽默,形象生动”的印象,从“‘提款...
三说“作题高手”有哪些妙招?刘国昌“作题高手”的妙招可谓多矣!我们已经介绍了7个妙招,这些妙招各有特点,手法各异,需要好好体会才行。今天我们再继续介绍4个妙招。请赏析。一、委婉中有棱角机场打包费凭啥这么高《人民日报》(2013年11月29日18版)点评:“机场打包费凭啥这么高”,口气委婉,但又富有棱角,质问机场打包费高的问题。有些揭露...
再说“作题高手”有哪些妙招?刘国昌"作题高手”的妙招不少,今天再介绍四个。请大家赏析——一、巧用替代:清风当伴中秋“洁”《人民日报》(2013年09月17日05版)捐赠劣质桌椅是“瓷”善而非慈善《中国纪检监察报》(2013年09月17日07版)点评:依据内容巧用替代词做标题,能起到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好效果。如用“洁”替代“节”,...
“作题高手”都有哪些妙招?刘国昌不论哪个媒体都有一些“作题高手”。这些“高手”能把平平的标题改得精彩;能把啰嗦的标题改得精炼。何以能如此呢?下面介绍一下他们手里的“妙招”——一、巧用双肩题例:破解体制机制、经济结构两大矛盾(肩)补齐创新不足、创业不多两大短板(肩)辽宁激活振兴新动力(主)(2015年8月2日人民日报第一版)点评:此题中...
一个标题的两种作法,哪个好?刘国昌2019年7月19日,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同时刊登了一条稿件,该稿件写的是国际奥委会北京冬奥会协调委员会召开第四次会议的内容。该稿件由一个记者所写,但在标题上却有不同,也就是说,属于“一题两作”。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这两个题哪个好——人民日报的标题是:协调委员会实地考察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肩题)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