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新闻写作

公文常见语文差错

◎文/杜永道近年来,笔者应邀到多家机关单位讲公文写作中的语言文字问题。每次讲之前,都先阅读该单位一定数量的文件,以增强针对性。本文列举的是其中若干常见语文差错,希望引起广大秘书工作者的关注,并在写作中注意避免。一、句子中的常见差错1.并列成分的结构宜保持一致。例如:(1)这个连队的战士今年多次参加救灾、扶贫、共建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创建...

2018-04-10 116

9种方法解决语句排序难题

语句排序题,从命题形式上看,可分为语境类和非语境类两种。非语境类排序题由于没有语境设置,不必考虑与整个语境的衔接,只要做到句与句间的思路清晰与连贯就行了。语境类排序题由于增设了语境,因此在排序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与整个语境协调的考查。很多同学在做这类题型的时候往往存在着“碰运气”的心理,不太关注解答这种题型的方法,也就形成不了规范、准确...

2018-04-10 65

句子歧义产生的常见原因及其消除方法

所谓句子的歧义,就是指一种语言表达形式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可能的理解。近几年来,语文高考试题中关于歧义内容的考查也常有出现,有的考查歧义句的辨识,有的考查歧义句多种意思的理解,也有的考查歧义的消除,等等。因此,很有必要引导学生对歧义现象产生的常见原因及消除方法进行分析和归纳,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那么,句子歧义产生的常见...

2018-04-10 115

介词“对”和“对于”用法的异同

摘要介词“对”和“对于”在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很高,本文主要是通过举出这两个介词用法的常见错误,将其语法意义及用法结合句例进行分析归纳,以及对比“对”和“对于”这两个介词用法上的异同,力求弄清这两个介词的不同义项及语法特点,希望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关键词对对于语法意义用法一、介词“对”和“对于”用法常见错误(一)外国留学生出现的错误“对”...

2018-04-10 20

谈谈那些被误用的句号

编者按《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2011)》自2012年6月正式实施以来,在教育界、新闻出版界得到广泛应用,也引起社会公众的一定关注。但由于该标准为推荐性国家标准,加之宣传力度不够,因此发布施行5年多来,很多人还不了解甚至不知道有这个新的国家标准,当然也就不能严格和自觉地执行这个标准。《光明日报》特邀该国家标准修订课题组首席...

2018-04-03 47

莫再“一逗到底”

编者按《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2011)》自2012年6月正式实施以来,在教育界、新闻出版界得到广泛应用,也引起社会公众的一定关注。但由于该标准为推荐性国家标准,加之宣传力度不够,因此发布施行5年多来,很多人还不了解甚至不知道有这个新的国家标准,当然也就不能严格和自觉地执行这个标准。《光明日报》特邀该国家标准修订课题组首席...

2018-04-03 57

标点符号的误用与修改

乱用、误用公文中的标点符号,不仅影响公文质量,还会妨碍后续公文办理和执行工作,甚至有损发文机关的形象。小标点,可以“撬动”大文章。公文处理人员不可掉以轻心。检视当下公文中标点符号的运用情况,总体比较规范。但是,仍有一些公文、文稿在运用标点符号方面存在错讹、“陷阱”。分析其原因,有的属于疏忽大意,只要汲取教训、认真细致就可避免;有的属于...

2018-04-03 17

写稿、编辑需要准确掌握的90个新提法

1.【中国梦】中国梦,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2.【“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五位一体”总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梦的实施...

2018-04-03 53

使用标点符号应该注意的问题(含新国标变化)

标点符号的定义: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语句的停顿、语气以及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注:数学符号、货币符号、校勘符号、辞书符号、注音符号等特殊领域的专门符号不属于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的种类:点号和标号。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停顿和语气。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句末点号:用于句末的点...

2018-04-03 66

这些标点错误,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乱用、误用公文中的标点符号,不仅影响公文质量,还会妨碍后续公文办理和执行工作,甚至有损发文机关的形象。小标点,可以“撬动”大文章。公文处理人员不可掉以轻心。★其实小标点本身也是大“文章”。标点符号的规范运用大有学问。身为公文处理人员,需要深入钻研、用心把握国家颁布的标点符号使用规范,及时总结、梳理工作中的情况,把好公文中每一个“标点...

2018-04-03 58

人物“说话”——浅谈引号的用法

无论是写人,还是叙事,都免不了要有人“说话”。尤其是写人,语言描写可是很重要的一环,用好了,可以让人物更传神,更出彩。人物要“说话”,有好几种方式。(一)说话人在前,说的话在后。例: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这是我们最常遇到的一种情况,也是最简单的:只要在“说话人说”的后面加上冒号,然后用引号将他说的话引起来就可以了。(二)说话人在...

2018-04-03 12

高考语文病句之“虚词”误用

窦银强由于现实生活中虚词的误用或错用的频率很高,造成的文句错误比比皆是,因而也成为新课程高考所关注的热点,成为高频命题点。常见的误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贪多滥用。滥用就是在不该用的地方用了,造成语意不明。一般有关联词滥用、介词滥用、前后重复矛盾等几种错误。修改方法是把滥用的虚词删除即可。如:①在“神舟九号”卫星升空前,工程技术员又...

2018-04-03 69

例说“想”字后的标点

一、“想”字后的文字属于人物具体的心理活动,描写时,一般有提示语“想”“心想”“心里想”“心里想道”之类的话,相当于“心里在猜测”或“心里在嘀咕”,这时,“想”后一般用冒号、引号。例如:武松想:“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算不得好汉,不能回去。”(《水浒传·景阳冈》)心理活动描写的前面常常有提示语“心里想”之类的话,相当于“心里...

2018-04-03 58

20世纪90年代能否写成“1990年代”?

报刊上出现了“1950年代”“1990年代”等类似用法,有人叫好,有人摇头。这种用法能否推广?雷智勇认为:“1990年代”这种写法,完全违背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该文件在“5.11”条中明确地提出“年代”和“年”的正确用法,清楚地标示出“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的字样,点出了各自的区别。具体地说,要表示“一百年”,用...

《咬文嚼字》 2018-03-21 148

常见的与数字有关的7种病句

在语言运用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与数字有关的语病。归纳起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1.“减少(缩小、降低、下降)×倍”,如:①三t企业抓技术革新,今年比去年产量翻了一番,成本却下降了一倍。“下降一倍”则成本为零,这怎么可能?“减少了一倍多”更是荒唐。减少、缩小、降低和下降不能成倍,后面只能跟分数或实际数量,如:②经过革新,产品的体积比...

《学语文》 2018-03-21 111

错用逗号的几种情况

——使用逗号宜注意的几个问题编者按《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2011)》自2012年6月正式实施以来,在教育界、新闻出版界得到广泛应用,也引起社会公众的一定关注。但由于该标准为推荐性国家标准,加之宣传力度不够,因此发布施行5年多来,很多人还不了解甚至不知道有这个新的国家标准,当然也就不能严格和自觉地执行这个标准。《光明日报》...

2018-03-21 43

标点符号疑难解析20例

1.“但是”之前可否用句号?用于“虽然……但是……”“只管……但是……”两种句式中的时候,“但是”之前不能用句号。其他情况下,可以用句号,也可以不用句号,视具体情况而定。例如:(1)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

《编辑之友》 2018-03-21 36

使用逗号宜注意的几个问题

莫再“一逗到底”——使用逗号宜注意的几个问题编者按《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2011)》自2012年6月正式实施以来,在教育界、新闻出版界得到广泛应用,也引起社会公众的一定关注。但由于该标准为推荐性国家标准,加之宣传力度不够,因此发布施行5年多来,很多人还不了解甚至不知道有这个新的国家标准,当然也就不能严格和自觉地执行这个标...

《光明日报》 2018-03-21 51

谈谈那些被误用的句号

编者按《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2011)》自2012年6月正式实施以来,在教育界、新闻出版界得到广泛应用,也引起社会公众的一定关注。但由于该标准为推荐性国家标准,加之宣传力度不够,因此发布施行5年多来,很多人还不了解甚至不知道有这个新的国家标准,当然也就不能严格和自觉地执行这个标准。《光明日报》特邀该国家标准修订课题组首席...

《光明日报》 2018-03-21 41

《汉字听写大会》丛书:容易写错的100个词组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我的趣味汉字世界》这套丛书里收录了最容易写错的100个词组,如下文。把“草菅人命”写成“草管人命”人们很容易把“菅”误写成“管”。“菅”其实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山坡草地,以前可以用来做草鞋、搭茅草屋等。所以这个字有草字头。而“管”最早指的是一种类似笛子的管乐器,从竹,所以有“丝竹管弦之乐”的说法。人们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