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
消息,也叫新闻。新闻这一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单指消息;广义的指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特写、评论等等。“倒金字塔”结构是消息写作的主要结构之役,它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群众最关心的事实。一、消息特点:内容真实,事实准确。真实是消息的生命,是力量的所在。事实是它的本源,也是...
来源:《中国地市报人》2017年第4期作者:鲁建滔,秦皇岛日报社准确的说,特稿不是新闻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在生活节奏很快的今天,读者更喜欢一些快餐式的新闻。但是,在读者心里留下深刻印象的新闻作品很多都是以特稿的形式出现的,它以特有的深度和广度,细腻可感的描写,曲折动人的情节,生动详尽的叙述手法,赢得了读者的青睐。这也是特稿的“特”之所在...
新闻写作是有技巧的吗?我认为是有的。我不但认为新闻写作有技巧,而且从业20多年来一直在孜孜以求、探索寻找新闻写作的技巧。我集20年的写作技巧,把这些技巧浓缩成今天晚上的讲座。进入正题之前,我想向各位推荐一个方法,不但对听这个讲座有用,或许对你一生都有用。这个方法就叫做简单化。简单化初一听好像是贬义词。然而,在大部分情况下,简单化不应该...
硬、软导语之争西方新闻学中的硬新闻(hardnews)是一种强调时间性和重大性的动态消息。在文体上,硬新闻的典型标志是倒金字塔方式,一般采用概括式导语,又称硬导语,它要求开门见山,一语中的。然而,这种写作方式自上个世纪初起便面临着激烈的挑战。一些记者认为“倒金字塔”风格使所有的故事看起来千篇一律;而按顺序描写的软导语比较自然,其文学化...
【求疵】近来,一些报刊中的“相向而行”有滥用之趋。如,“一部中国近代史,书写着国家民族遭受的苦难,也夹杂着个人命运的坎坷:与国家民族命运相向而行者成就自我,相背而行者则一事无成。”“坚持改革和法治双轮驱动、相向而行。”根据上下文可以判断,这两例中的“相向而行”都是要表达“同向而行”之意,而这与“相向而行”的本意实在是南辕北辙。“相向而...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开了头就不难。写文章也是一样,关键是开好头。不少同志起草行文感到开头很难,好长时间写不出一行。怎么办?我通过对建国以来全国通讯名篇的研究,认为其开头的写法可归纳为十五种。现介绍如下:第一式抒情式其写作特点是:饱蘸笔墨,满怀激情;捧出一盆火,温暖读者心。魏巍同志撰写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开头采用的就是这种手法。该...
米博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评论与杂文在报纸上多用楷体字并加框刊出,读者习惯把它们统称为言论,但两者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大区别。有人说,杂文是文艺性政论,评论是新闻性政论。这个定义大体不错。在“政论”这个要素上,两者是相似的;在文艺性和新闻性这两个要素上,两者又是不同的。相似之处,大体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一、评论和...
何滔几年前在《人物》杂志工作时,时任主编李海鹏总是强调一句话:写作是末技。当时我入行不久,对这句话很不理解,甚至有些抵触:作为业内公认的最杰出的特稿写作者,竟然宣称写作是末技,这对新手是否会构成误导?然而随着采访写作经验的日渐累积,我开始逐步理解这句话的深层含义。七分采、三分写相比于其他新闻体裁,特稿因更具文本之美,而在一定程度上被认...
中国新闻奖是全国优秀新闻作品的最高奖,旨在通过精品佳作的评选、表彰,检阅我国新闻工作者的年度业绩,展示新闻战线的价值理念和素养追求,提升传媒行业整体的职责精神和专业能力。中央高度重视评选工作、新闻界对这一荣誉十分珍视。在第二十六届、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评审过程中,笔者作为网络组作品评委,审阅了网络作品共计500余部,包括网络评论、网络...
好消息从选题到立意都要“独家”——以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惊心动魄160分钟——首次揭秘“长五”推迟发射》为例一个好的消息出炉并受到关注,选题、立意和内容的独家至关重要。“长征五号”火箭从运载能力来说,是我国目前为止推力最大的火箭,报道“长征五号”火箭发射本身就是重大选题。如果仅按传统模式来设计稿件,一般是集中于描写“长征五号...
一篇好的特稿,必定是个人天赋与后天努力的结合体。个人天赋无法多说,各人情况不同,但落实到技术层面,特稿也还是有一些基本的技术和规律可循。我从事特稿记者7年,也试着做些归纳。文章里面采用的例子,多为这些年发表稿件的一些段落。并非这些段落写得有多好,只是对自己的作品比较熟悉,相对好举例子,权当抛砖引玉。一、标杆想成为一个好的特稿记者,入行...
近一年,维基百科的创始人JimmyWales一直在筹办他的新项目——WikiTribune。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定下了很高的调子:新闻业出问题了,我们知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WikiTribune的思路带有维基百科的元素(社区参与、公开历史编辑记录),也带有媒体的元素(雇佣了专业记者)。去年下半年,WikiTribune的测试版上线了,在...
说起采访,凡看过新闻教材的学员,大都能理解并说出采访的含义和目的:不就是为寻找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或访问活动吗?是的。然而,说起来容易,干起来却并非轻而易举,特别是在有限的时间和条件下,能将自己所需要的新闻素材适时、全面、准确地抓到手,为下一步的写作备足各种适用的材料,如不下一番真功夫,不掌握一些真本领是不行的。不少学员来信反映:好不...
编者按俗话说:看报看题、看书看皮。这说明了一个道理,人美在眼睛,文美在标题,就是说标题犹如人的眼睛。好的标题相当于文章的广告能招揽读者,好的标题能一下吸引读者的目光,是文章的门面。好标题能使读者看了标题后产生要读内文的欲望。作为新闻工作者,学会快速准确给自己写的稿子起个好标题,绝对是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我们追求好的标题,但是反对当“标题...
讲故事原本是文学家最擅长的本领,千百年来历代作家积累了异常丰富的讲故事经验,这是新闻工作者汲取叙事智慧的宝库。记者遵循了客观、真实叙述的前提后,在通讯、特稿和深度报道等体裁中借鉴文学叙事技巧,将新闻真实性与故事性融合,无疑有助于讲好新闻故事,给人们带来新的阅读体验和心灵感悟。新闻也要善于讲故事,优秀的记者必定是讲故事的行家里手。西方记...
编者按写作本身是一件劳心劳力的工作,但很多人写完后,往往忽视了校对文稿的工作,写时认真、写完就放松,最后因为文字中存在的各种差错没有被发现,让自己前期的写作成果白白浪费掉了。因此,对于校对环节,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今天,我们以校对领导讲话稿为例,来谈谈如何在文章完成初稿后去校稿查找差错。校稿作为撰写领导讲话稿的重要一环,是保障成稿质量...
编者按如今互联网时代,网络新闻铺天盖地,但高质量的新闻并不是很多。假如一篇新闻能够引发大众及媒体争相主动去转发,那么这样的新闻无疑属于成功之作。其实编写网络新闻有很多技巧,但主要还是靠自己在实践中总结和发现,平时需多多练习。“法则一”新闻酝酿:写手应首先做到将用户体验深深融入到新闻稿当中。写稿之前,我们需要思考将会有哪些人群看新闻,读...
编者按新闻写作中最常用的叙事方法就是平铺直叙,就事写事,讲清事实即可。这当然是最基本的写作要求。那么,如何让我们的报道更富人情味、更打动读者,如何让我们的新闻写作体现出中国文学的美呢?其方法就是,在写作中可以适当借鉴一些文学语言。“散文式”笔法能帮我们在新闻写作中实现这些功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新闻写作中的高级技法——“散文式”...
在新闻写作中,记者面对的第一个尖锐挑战就是识别并确认报道主题。你需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准确地找出新闻核心内容,锁定报道的焦点。一篇报道是否能够在读者的目光接触它的一瞬间就引起读者的关注,并且能够让读者兴致勃勃地把它读下去,往往取决于报道的角度是否独特。尽早确定报道的主题,有助于记者收集那些支持、说明、强化报道主题的事实资料,忽略其他不相...
在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撤销参评资格的158件作品中,文字作品73件(含3件新闻摄影作品),占比46.2%;广播作品18件,占比11.4%;电视作品23件,占比14.6%;网络作品17件,占比10.8%;国际传播作品27件,占比17.1%。撤销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