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
近一年,维基百科的创始人JimmyWales一直在筹办他的新项目——WikiTribune。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定下了很高的调子:新闻业出问题了,我们知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WikiTribune的思路带有维基百科的元素(社区参与、公开历史编辑记录),也带有媒体的元素(雇佣了专业记者)。去年下半年,WikiTribune的测试版上线了,在...
说起采访,凡看过新闻教材的学员,大都能理解并说出采访的含义和目的:不就是为寻找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或访问活动吗?是的。然而,说起来容易,干起来却并非轻而易举,特别是在有限的时间和条件下,能将自己所需要的新闻素材适时、全面、准确地抓到手,为下一步的写作备足各种适用的材料,如不下一番真功夫,不掌握一些真本领是不行的。不少学员来信反映:好不...
编者按俗话说:看报看题、看书看皮。这说明了一个道理,人美在眼睛,文美在标题,就是说标题犹如人的眼睛。好的标题相当于文章的广告能招揽读者,好的标题能一下吸引读者的目光,是文章的门面。好标题能使读者看了标题后产生要读内文的欲望。作为新闻工作者,学会快速准确给自己写的稿子起个好标题,绝对是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我们追求好的标题,但是反对当“标题...
讲故事原本是文学家最擅长的本领,千百年来历代作家积累了异常丰富的讲故事经验,这是新闻工作者汲取叙事智慧的宝库。记者遵循了客观、真实叙述的前提后,在通讯、特稿和深度报道等体裁中借鉴文学叙事技巧,将新闻真实性与故事性融合,无疑有助于讲好新闻故事,给人们带来新的阅读体验和心灵感悟。新闻也要善于讲故事,优秀的记者必定是讲故事的行家里手。西方记...
编者按写作本身是一件劳心劳力的工作,但很多人写完后,往往忽视了校对文稿的工作,写时认真、写完就放松,最后因为文字中存在的各种差错没有被发现,让自己前期的写作成果白白浪费掉了。因此,对于校对环节,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今天,我们以校对领导讲话稿为例,来谈谈如何在文章完成初稿后去校稿查找差错。校稿作为撰写领导讲话稿的重要一环,是保障成稿质量...
编者按如今互联网时代,网络新闻铺天盖地,但高质量的新闻并不是很多。假如一篇新闻能够引发大众及媒体争相主动去转发,那么这样的新闻无疑属于成功之作。其实编写网络新闻有很多技巧,但主要还是靠自己在实践中总结和发现,平时需多多练习。“法则一”新闻酝酿:写手应首先做到将用户体验深深融入到新闻稿当中。写稿之前,我们需要思考将会有哪些人群看新闻,读...
最近,《人民日报》科技视野版开辟“我在科技一线”专栏,推出6篇体验式报道:《我当地震观测员》(记者:喻思娈)《我给大熊猫当“保姆”》(记者:寇江泽)《海洋预报是这样产生的》(记者:刘诗瑶)《养猪是门技术活》(记者:蒋建科)《我全程见证了地图生成》(记者:刘诗瑶)《我在青藏高原找化石》(记者:喻思娈)为采写这组报道,人民日报社经济社会部...
编者按新闻写作中最常用的叙事方法就是平铺直叙,就事写事,讲清事实即可。这当然是最基本的写作要求。那么,如何让我们的报道更富人情味、更打动读者,如何让我们的新闻写作体现出中国文学的美呢?其方法就是,在写作中可以适当借鉴一些文学语言。“散文式”笔法能帮我们在新闻写作中实现这些功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新闻写作中的高级技法——“散文式”...
在新闻写作中,记者面对的第一个尖锐挑战就是识别并确认报道主题。你需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准确地找出新闻核心内容,锁定报道的焦点。一篇报道是否能够在读者的目光接触它的一瞬间就引起读者的关注,并且能够让读者兴致勃勃地把它读下去,往往取决于报道的角度是否独特。尽早确定报道的主题,有助于记者收集那些支持、说明、强化报道主题的事实资料,忽略其他不相...
新闻素材指记者在采访中获得的原始材料,是记者提炼新闻事实、新闻题材、报道主题和写作新闻报道的基础。新闻素材来源不一,而且往往零散杂错、真伪莫辨,一般只是接触到事物的局部细节或表象,只有经过认真的核实、鉴别、整理和提炼加工,才能成为真实、完整、典型、生动的新闻事实,成为新闻报道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揭示事物本质的具有高度可信性和雄辩说服力...
美国记者肯・富森说,“我知道大部分报纸的读者不会读到结尾。但是我告诉自己,如果我写的好,他们会读我的结尾。”在硬性新闻写作中,记者不需要思考如何结尾,因为硬性新闻按照倒金字塔结构写作,最后的内容是最不重要的,也是最有可能被编辑删掉的。记者苦心思考的结尾很可能连阳光也见不到。因此,写硬新闻,话说完了,就可以自然结尾。当然,...
用错标点符号,在媒体的各种差错中,比较常见。标点符号问题,看似小事,但如何用准,确保不出错,是媒体人必须要过的一项业务基本功。今天,小编就集纳20组关于标点符合的用法,希望对媒体人提高新闻业务基本功能有所帮助。1.“但是”之前可否用句号?用于“虽然……但是……”“只管……但是……”两种句式中的时候,“但是”之前不能用句号。其他情况下,...
先看两个例句:1.曾经在1896年营救过蒙难伦敦的孙中山先生的康德黎先生的儿子肯尼斯·康德黎就是其中的一位。2.作为公安部门,对于盗版行为,必须予以打击。这就是典型的欧化句式。━━━━━什么是欧化句式欧化,顾名思义,指的是汉语中吸收西方文法的现象。欧化中文、西化中文或英式中文,是指语法、文笔、风格或用词受欧洲语言表达影响的中文,一般带...
新媒体时代,千姿百态的海量资讯不断稀释和摊薄人们的注意力,而日益紧张的工作生活节奏,也使得见缝插针的碎片化阅读,成了大家获取和分享信息的主要方式。如何在愈来愈短暂的浏览时间里,聚焦人们被不断转移的眼球,迫使传媒的标题必须愈来愈亮眼和抢眼。新媒体认为流量的70%取决于标题,另有统计称,一个相对较好的标题,点击率大概能提升10%左右。网络...
1从文内表述前后相互矛盾中来发现差错,减少和消除差错。所谓“文内前后表述相互矛盾”,一共有14种表现形态。1.从人物姓名的前后对照中来发现差错和消除差错。某编辑在一张大样上的同一篇稿子里发现,写到一个人的姓名时,姓不一致:一处写“陆成侯”,另一处写“乐成侯”;名也不一致:一处为“乐成侯”,另一处为“乐成候”。到底是姓“陆”还是姓“乐”...
1力求思维方式超越化这是写好公文的前提条件。所谓思维方式超越化,就是撰写公文材料时要注意从认识层次、思考层面、境界层级等不同角度,不断追求实现新的突破,从而保证自己起草的公文能够对相关工作有新的促动、对指导下级有新的帮助、对现实需求有新的回应。一是要超越自我。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机关干部起草公文的日常实践,本身就是一种不断深入理解各项工...
新闻语言的根本任务是记录事实,它要求准确、精炼、鲜明、生动。虽然新闻报道中的语言不能以文学的审美标准来衡量,但这并不意味着记者笔下的字眼可以是枯燥乏味、呆板无趣的。“把事物简洁明了地表达出来需要技巧”,“准确、明晰、优美的语言”应该成为新闻语体的一种自觉追求。①带有一定程度模式化、“短平快”的报道,要提升其传播价值,记者用心琢磨文字是...
先进典型是时代精神的标杆,典型人物报道是我国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有效法宝。主流媒体历来都高度重视典型人物报道。但是,信息传播的多样化、阅读方式的碎片化、热点更迭的快速化,都为提升典型人物报道的吸引力、影响力增加了新的难度。那么,在这个“快”时代,...
“家庭”,引起了越来越多主流媒体的关注,家庭题材报道已成为广大受众关心的热点话题。在媒体的激烈竞争中,面对众多的家庭报道,如何才能突破常规、独辟蹊径,以独特的视角去挖掘新闻价值呢?1娓娓道来,“第一人称”讲述家庭故事,常人琐事最动心弦一个好的故事,胜过千遍说教。“我本名叫金晓,网名‘馒头’,南京人,北漂13年。我媳妇网名‘橙子’,河北...
新闻特稿(Feature)是对新闻人物、事件、社会问题进行深度探索的、生动详尽的报道。曾在以特稿板块见长的南方周末任执行总编辑的向熹认为:特稿是篇幅较长、接近文学的新闻文体,其线索(或关键人物)明晰而所涉复杂,且包含了文字的历险和涉趣。这些特点都为特稿运用融媒体交互式叙事传递内容提供了空间。人物特稿是新闻特稿中的重要门类,旨在通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