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
米博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评论与杂文在报纸上多用楷体字并加框刊出,读者习惯把它们统称为言论,但两者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大区别。有人说,杂文是文艺性政论,评论是新闻性政论。这个定义大体不错。在“政论”这个要素上,两者是相似的;在文艺性和新闻性这两个要素上,两者又是不同的。相似之处,大体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一、评论和...
几年前在《人物》杂志工作时,时任主编李海鹏总是强调一句话:写作是末技。当时我入行不久,对这句话很不理解,甚至有些抵触:作为业内公认的最杰出的特稿写作者,竟然宣称写作是末技,这对新手是否会构成误导?然而随着采访写作经验的日渐累积,我开始逐步理解这句话的深层含义。七分采、三分写相比于其他新闻体裁,特稿因更具文本之美,而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
一、选用阿拉伯数字1.用于计量的数字在使用数字进行计量的场合,为达到醒目、易于辨识的效果,应采用阿拉伯数字。【示例】-125.0334.05%63%~68%1∶50097/108当数值伴随有计量单位时,如:长度、容积、面积、体积、质量、温度、经纬度、音量、频率等等,特别是当计量单位以字母表达时,应采用阿拉伯数字。【示例】523.56k...
写材料,最难的是提纲。提纲拟好了,材料就成功了一半。以下提纲思路清晰、紧贴实际,对仗工整,读起来杠杠的,应该对大家有帮助。下面,请小伙伴们一起来学习吧!目录⊙提纲一:党建工作汇报⊙提纲二:依法行政讲话或理论文章⊙提纲三:企业营销调研文章⊙提纲四:工作心得体会文章党建工作汇报提纲一、抓机制保障,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用好党建工作“指挥棒...
相对情感而言,情绪是一种比较短的状态,随外部刺激变化而变化。比如看段子的时候,你会感到快乐,看恐怖片的时候,你会感到恐惧,但看完后一段时间,这些情绪都会比较快地消失。所以,相对而言,情绪比情感更容易被唤起,也更容易消逝。品牌进行内容营销时,在时长较短的广告内容中,融入情绪是更好的选择,在时长不受限制的自媒体内容中,可以更多地融入情感。...
好消息从选题到立意都要“独家”——以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惊心动魄160分钟——首次揭秘“长五”推迟发射》为例一个好的消息出炉并受到关注,选题、立意和内容的独家至关重要。“长征五号”火箭从运载能力来说,是我国目前为止推力最大的火箭,报道“长征五号”火箭发射本身就是重大选题。如果仅按传统模式来设计稿件,一般是集中于描写“长征五号...
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标题对于新闻报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媒体时代,简明生动、通俗形象的口语化标题更易引发读者关注。以《人民日报》2017年第一季度本报的标题为样本,可以发现有很多“会说话”的标题,而且说得有味、说得有理,让人耳目一新,连连点赞。口语化要体现人情味儿新闻说事实,标题是开场。开场说得好,才能吸引受众往下看。口语化标题,...
近一年,维基百科的创始人JimmyWales一直在筹办他的新项目——WikiTribune。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定下了很高的调子:新闻业出问题了,我们知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WikiTribune的思路带有维基百科的元素(社区参与、公开历史编辑记录),也带有媒体的元素(雇佣了专业记者)。去年下半年,WikiTribune的测试版上线了,在...
如果说“刚刚体”“震惊体”已落入俗套,“必点”“必看”“不转不是中国人”已烂了大街,那么最近传播甚广的这几则新闻,可拿来可做一分析。先来看一位新晋网红:这位姑娘名叫杨树,近日被浙江大学聘为博士生导师。“90后”“美女”“教授”“博导”等字眼让这...
搞清定义人们在阅读书报杂志时,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文中所用的某些词语,意义含混晦涩,没有词典上所列的那种规范而确定的释义;这种词的意义,只有使用者自己理解,而别人却很难理解或根本不能理解;用于句中,往往造成表意上或语法上的错误。这种弊病可称为词义含混费解。错例①她想到这里,心花浓剧地开放,好像这条绒线已经拴住了她的心。②在天安门西侧...
文章的结尾,也就是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应当写得精彩,这是古今名家十分重视的一个写作问题,并有过不少精辟的论述。那么,消息写作要不要有个精彩的结尾呢?在新闻界曾有过不同的看法。有的同行说,消息写作一般采用头重脚轻的“倒金字塔”式结构,说完就止,没有必要讲究结尾。但是,更多的人认为,大多数消息写作应当有个讲究的结尾,因为它和导语、主体、背景...
编者按语新闻写作中,记者常常会犯的字词错误中,同音字错误最多。中国汉语中有很多同音字词,同音字的使用场景与方法,会因为字不同而有所不同。深入了解同音字的规律,常握正确的同音字词的使用场所,可以避免写作中出现错词现象。1当属与当数[当属]应当属于;理应归属:钓鱼岛~中国领土丨婚后财产~夫妻双方共有。[当数]在一定范围内,比较或计算起来最...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写作尤是如此。有句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其实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意在强调开头对全文的重要性。但它还有另外一层意思,折射了无数写作者所面临的痛苦——也许是没灵感,也许是拖延症发作,也许是什么别的原因……总而言之,就是很难实打实地写出文章的第一行字。而一旦写出了开头,心里就会暗暗叫道:“喔...
中国新闻奖系列报道专指“连续”和“组合”两类作品,是围绕同一新闻题材、新闻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作连续、多次的报道,同时把多个独立报道集合在同一主题思想下,以求对新闻事实作比较系统、全面、有一定深度的报道。要求作品策划性强,单篇作品间关联性强,成系统,而且单件作品不少于3篇。这说明系列报道的“关联性”“成系统”,且“策划性强”,是作...
编者按:人物是时代的精灵,人物通讯永远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类型。树立符合时代特征的榜样是主流媒体的使命与责任。新形势下,如何创新人物报道,给典型人物注入新活力,让报道更加打动人?今天,与大家分享人民日报社研究部的见解。廖俊波、黄大发,前者是因车祸突...
在信息爆炸、媒介过剩的时代背景下,好标题对新闻报道起着吸引注意力、增加阅读量的重要作用。“对受众来说,好标题可以使其迅速掌握新闻的主要内容或最重要的内容。”房地产新闻是一种涉及面广、关注度高的特殊新闻,尽管如此,其标题技巧依然值得探究。从中国房地产报、腾讯网房产频道、新浪乐居网、搜狐焦点网等传媒的标题实践来看,制作房地产新闻标题,可以...
编者按:消息写作中,记者通常最关注的如何用好“5个W”,如何写好导语,好何给报道取个好标题。有一些记者有时候会忽略写作中的逻辑错误。今天,我们通过一篇谈“主谓不调”逻辑错误的小文章,让大家对写作中的逻辑问题高度重视起来,并举一反三,从今天的写作...
近些年随着自媒体的发展,新闻语言尤其是标题党,又出现了一个完全与新闻腔相反的矫枉过正的趋势。为了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表达效果,有的记者往往会使用“真相竟然是”“惊人大发现”“99%人不知道”等字眼,但由于过分追求眼球效应,所用文字往往过分直白,缺乏艺术感,更有甚者,甚至会流于低俗。到底什么样的文字,既能够引人入胜,吸引读者阅读,又...
编者按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基于新媒体平台的评论也呈现出爆炸式繁荣的景象来。当前常用的微信、微博和一些移动客户端的应用上,评论功能已成为标配。因此,学会写点小评论,就变成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情了。小评论写作不象大评论写作那样需要高屋建瓴、立意深远。小评论写作的关键是把道理讲清楚就行。其文字短小精干,直奔主题。学会了小评论的写作技巧后,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