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
科研论文就是科研成果的体现,是以研究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产生新知识的表达形式。论文的实质结论,要有真知灼见,没有以实实在在的研究为前提,是不会有高质量论文出现的。从目前投稿情况看,有50%的稿件不是论文,而只是一般的经验和体会。因此,论文必须以研究为前提,必须找到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问题,产生新知识,提出新观点,有创造性和学术性,才是...
2017年仍有不少纸媒关停休刊,但这些纸媒不约而同地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新媒体业务。新媒体上的原创文章一直给人“短、平、快”的印象,有深度的优质内容越来越得到受众的欢迎。新商业媒体平台一边要重新搭建、管理深度报道团队,一边要顾及平台的点击量和涨粉数,需要长时间投入人力物力在一篇稿件上又不能让选题过时…诸多难点摆在面前如何推进?本文整理36...
“点子”者,乃主意、办法、措施之谓也。办报离不开“点子”,“点子”多,写的稿子就好看叫座,推出的专栏就不同凡响,办出的报纸就读者日增。反之,则不然。笔者在人民日报工作了近40年,感触最深的是在人民日报领导、编辑和记者中有不少“点子王”。这些人视野广阔、思路敏捷、反应迅速、点子多多。正是这些人出的“金点子”,使报纸不时出彩、引人入胜。下...
中国媒体是独特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主体“三位一体”,这种基因决定了只讲商业模式、盈利模式在中国行不通,而只有涵盖政治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与市场价值的综合的“价值模式”才更值得行业去思考、去探索。如何构建新的价值模式呢?在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的探索实践中,我们逐渐形成了一个认识:突破三个关口,才能构建新的价值模式。第一个关口是内部...
肖复兴,中国著名作家,中国网专栏作家、专家。写报告文学就要采访,采访是一门艺术。关于报告文学的采访,今天我分两个方面来讲。第一、采访的敏感性我认为这是报告文学作者首先应具备的素质。我们说诗歌是感情的艺术,小说是一种虚构的艺术。我们也可以说,报告文学创作是一种发现的艺术。文学门类彼此是有联系的,但因特色不同,要求也就不同。写报告文学的作...
编者按消息写作中,最重要的是要写好导语。学会写导语,是掌握消息写作的关键。下面的案例都收集整理自网络,虽然有些例子比较老,但仍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所谓“举一反三”,只要我们从案例中学到方法,那么掌握导语写作就不再成为难事了。1“一语破的”法新闻是“抢”出来的,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
1、先定标题再写正文新闻标题是一个记者最高文字水平的体现,标题是文章的广告,要使文章引起读者的阅读欲。增强文章逻辑性。记者撰文讲究“指哪打哪”,力避文章“打哪指哪”;让人看后不知所云。交稿时必须有三重标题,以题代文。记者应多加强标题制作的能力。2、消息多用固定结构结构:标题+导语+第一新闻事实+背景补充+第二新闻事实+事件后续事实。导...
通讯不同于一般的消息报道,它是关于新闻事实多维度地深入、详细的报道,它对文章题材的选取、故事的讲述、细节的描写等都有特殊要求,既要深入细致,又要体现广度与深度。毫无疑问,“深入”是上述要求对通讯文本写作与价值实现的关键词。随着媒介技术赋权作如此传播环境下,一篇采访扎实、故事精彩、主题深刻的新闻通讯,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一篇文字通讯...
诗词源于生活,是自然、生命、心灵的写照。除了追求情感美、意境美、文字美、构思美、情趣美之外,还有其特殊的音韵美、格律美、整齐美、对称美和参差美。与九十九句唐诗邂逅,便收藏九十九种心动。豪情铁板铜琶,豪情万丈,西北浮云,东去长江。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
01.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欧阳修关于这首词,还有个略有些八卦的小故事。欧阳修能成为后来大名鼎鼎的欧阳修,首先要感谢两个人。一位叫胥偃。欧阳修两次落榜时,胥偃保举他就试国子监,后来才取得佳绩。...
在自媒体疯狂生长、传统媒体纷纷转型的今天,优质内容依然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一”。曾任新疆、甘肃、湖北、江苏等四地新华社分社社长的冯诚认为,“镇版报道”便是这个“一”。今天,小编邀请冯诚来谈谈记者如何策划采写镇版报道。冯诚历任新华社四个国内分社社长和首席记者,时间长达20年。这样丰富的经历,在中央主要媒体都极为罕见。该书...
“品质”(quality)是当下新闻业的关键词。最近,150多名新闻从业者和技术人员参加了在里斯本举行的谷歌Newsgeist会议,讨论“好”新闻如何能够在一个充满着假消息和竞争的信息泛化时代中生存和发展,很多思想的火花在此迸发和碰撞。大多数人习惯假设我们的新闻报道是有“品质”的,我们也正在寻找获得更多关注(和回报)的方法。这意味新闻...
新闻报道具有自身的特殊目的,自身的特殊规律,因此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专业规则。美国新闻界流行这样的说法,新闻工作是从ABC开始的,他们所说的ABC是指:准确(accuracy)、简洁(brevity)、清晰(clarity)。A保证准确新闻需要报道的是客观变动的事实,因此准确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由于新闻报道不是客观变动本身而是职业新闻...
"怎样才能在信息传播和各种文体写作中,做到让大家喜闻乐见并引发共鸣,从而促进传播呢?语音修辞正是其玄妙所在。"当今社会,信息铺天盖地,应接不暇,相对来说,那些生动有趣、富有韵律的信息更会受到大家的青睐。广义通俗的语音修辞有点儿像作曲家给一首歌词“谱曲”,主要是为了使语句富于节奏,优美动听,其目的是要达到匀称协调,整齐又富有变化的效果,...
编者按准确运用语言文字,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回顾以往的新闻奖评选,不少作品与新闻奖失之交臂,是因为语言文字出现了差错。本文收集了2018年上半年多家主流媒体的40例语用差错进行修改和解析,与读者共勉。1.《习近平博鳌演讲中的精彩用典》文中:“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这句话出自汉代刘安的《淮南子》。“汉代刘安的《淮南...
本期授课名家陈力丹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编者按消息是新闻写作中最常见的体裁,也是记者最常用的报道方式。我们想要真正写好消息,首先得知道好的消息作品是什么样的,不好的作品是什么样。今天陈力丹教授结合具体的例子来教大家如何改好一篇消息稿。原稿泸水县公安边防大队认真开展“条令学习月”活动(主题)为强化官兵的条令条例意识,做到依法管理部队。...
从事新媒体运营有1年多的时间,不敢说在起标题上有多大的造诣,但是这一年里,起了不下10000个标题。所以,斗胆总结了一个好标题必具的9个要素,以及一个标题从无到有的思考过程。我们新媒体团队对标题一向很看重,所以很多重要的文章或者课程都会事先起5-10个标题,大家再投票选择一个最优的,这中间大概会花费半小时到1个小时的时间。毕竟一个人的...
在事件性新闻之外发现公共议题马少华我在评论课上讲到评论的选题,总是将选题的类型分成“事件性选题”“非事件性选题”和“周期性选题”来讲的。但我现在则更为清晰地意识到,与那些不同选题类型所标志的外在特点相比,不同议题的产生过程、途径,以及议题设置的主体,可能才是更为重要的。也就是:到底是谁向公众提起了某个议题,让人们关注、思考某个事物?是...
我的评论《为敢担当的干部担当》获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文字评论二等奖,获奖后有人问怎么会连续获奖,因为在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我的另一篇评论《看摊混事之风当刹》获得三等奖。连续获得中国新闻奖,既高兴又意外。如果非要说对我有所触动的话,那就是这两篇稿子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有感而发。紧贴实际,善于观察,多动脑子,不愁找不到好线索、好素...
俗称“报屁股”“报尾巴”的报纸副刊,有补白的消闲小品传统,但更被认为是报纸文化品位的象征。因此业界有“新闻招客,副刊留客”一说。副刊作品的多样性,体现出它的多功能,因此是中国新闻奖的评选类项之一。怎样的副刊作品才能成为精品力作,吸引社会广泛关注,并问鼎中国新闻奖?解读近年获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奖一等奖的作品,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从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