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
一个人的文字水平,一部分取决于谋篇布局和驾驭文字的能力,更多的则取决于深入理解上级精神、准确领会领导意图、及时掌握基层情况、全面把握工作规律等“笔外功”。不练好“笔外功”,出再多的力也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深入理解上级精神从事公文写作的同志,必须自觉做到学习中央精神不过夜、掌握党的政策不跑偏、关注时政信息不懈怠。及时掌握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
本文摘编自微信公众号“深夜书桌”(ID:shenyeshuzhuo)▼「舒适区」这个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生活中。跳出舒适区,成了很多人奋斗的目标。其实,在我们日常阅读过程中,也容易禁锢在我们熟悉的舒适区中,而难以成长。所以,经常会听到有人说,“读了那么多的书,为何一点长进都没有”。或许,你试着倒逼自己一把,会发现原来不敢啃读不懂...
人们常说: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然而,时下有一些新闻工作者喜欢拽新词、乱用词,盲目跟风玩套路,缺乏敬畏之心,缺乏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新闻战线改文风,永远在路上。新闻工作者不妨从杜绝“文字游戏”开始。一些新鲜名词出炉,往往最先受到宣传工作者“宠爱”,于是,不顾词语的来源,生搬硬套,乐此不疲。比如“新常态”。习近平在2014年5月考察河南...
报告是党和国家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文种。依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的规定,它“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从本质上讲,属于陈述性的上行文种。按所涉及的内容的多少,可将报告分为“综合性报告”与“专题性报告”。凡涉及一个单位、地区、系统全面工作情况的报告为“综合性报告”;只涉及某一方面、某一...
编者按写作技巧千千万,关键在于理解其中的思想,掌握适合普遍人的方法。有了这些积累,你就能写出好的文章来。今天小编推送一篇某出版社的主编谈关于如何写书的个人体会与心得,希望能让喜欢写作的朋友们有所收获。1.写作必须要贵在坚持,勿玻璃心在编辑部一直有一句口头禅,千万不要玻璃心的找我哭推荐、哭数据、哭成绩,毕竟编编我今年才五岁半,你们这样会...
编者按马上高校毕业季就要到了,求职成为了高校学子们当下最重要的事情。当你找到心仪的求职信息后,需要认真给对方的HR(人力资源部)写一封求职邮件。求职邮件是可以帮助你获得面试机会的“敲门金砖”!可是求职邮件的书写需要注意什么呢?如何让HR在众多邮件里记住你呢?来看看今天分享给你的一些技巧吧。1.邮件主题要突出建议直接将个人姓名作为发件人...
我跟中学生是很有缘分的。缘分之一不说大家也知道——我也是从学生时期过来的,所以有跟大家相同的经历。缘分之二是我的几篇文章被收入了中学课本,大家可能都读过,比如1982年我的散文《晋祠》,被选入了当年的初中课本,一直到现在还在用,入选的其他文章还有《觅渡,觅渡,渡何处》《夏盛》《把栏杆拍遍》等。缘分之三是我现在到了《人民日报》,而在《人...
写短文、说短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人用尽“洪荒之力”,他的文章也短不下来,就像穿衣服一样,总是搞得肥肥大大的,怎么也做不到“合身”。文章短不下来,有时不是内容冗长,而是一开始标题就起错了。标题是什么?标题就好比唱歌的调调,嘴一张,起高了,下面肯定唱不好。我刚学写材料的时候,一位在乡镇工作的同事告诉我,领导大会发言标题是有套路的,那...
前些日子,老詹公号发文《卢新宁的“北大致辞”为何广受赞誉,经久不衰》。一位名叫小月的网友留言:“虽然觉得华中科技大学的李培根校长的毕业演讲更赞,但是……看了你的这篇分析,觉得卢老师看似平凡的讲话,也别有一番美妙风味。”潜台词:卢新宁这篇“北大致辞”,不如李培根校长的“华科演讲”更赞、更精彩!真是这样吗?搜到李校长“华科演讲”,读了一遍...
梁衡: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一篇文章怎样才好看呢?先抛开内容不说,手法必须有变化。最常用的手法有描写、叙事、抒情、说理等。如就单项技巧而言,描写而不单调,叙事而不拖沓,抒情而不做作,说理而不枯燥,文章就算做好了。但更多时候是这些手法的综合使用,如叙中有情,情中有理,理中有形,形中有情,等等。所以文章之法就是杂糅之法,出奇之法,反差映衬之法...
编者按"中国新闻奖"是经中央宣传部批准的全国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必定优中选优。其中,文字类作品参评项目中包含消息类、评论类、通讯与深度报道类、系列(连续、组合)报道类、新闻版面、副刊作品。消息类作品不超过1000字,所以获奖新闻篇篇都是业内的精品,值得新闻从业者总结、学习。中国新闻奖青睐什么样的消息?一言以蔽之恐为不易,从文本角...
不久前,敬一丹到人民日报综合楼报告厅,和报人共同探讨出镜话题。一位经验丰富的电视主持人,一家读者心目中的传统媒体,一群纸媒编辑记者们,学习如何出镜…看来媒体融合时代,记者身份的跨界也是一大趋势,真真是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以下为敬一丹演讲整理。新闻记者如何出镜?这个曾经专属于电视人的业务话题,现在成了我和报纸同行一起探讨的问题,如今...
在微博微信盛行的新媒介环境下,多元化的话语体系正在被建构,人们表达自己意愿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渠道也越来越畅通。如何提高自己辨别、认识、解读新闻的能力,如何使自己的评论有情感、有思想、有深度,这是新闻评论者(既包括媒体评论员,也包括在校学习评论的学子们)需要思考和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by赵振宇(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主任)在中...
采访的对象只能是人。而人是情绪化的,社会性的,以及理性的。所以面对行行色色的采访对象,作为一个记者,你需要做到以下内容:1.千万别死于尴尬。2.无论你是资深记者还是实习生,最常见的胆怯是:你害怕被别人发现你的胆怯。3.如果你担心你会像个傻瓜一样出丑,请停止这种担心吧!——因为你绝对会在一些时候非常之傻。所以请不要担心这个问题。4.释放...
导语:好文章离不开好开头,那些顶尖媒体的作者都是如何开篇的呢?在分析了95篇来自《大西洋月刊》《纽约时报》《快公司》的优质文章后,我们发现了13种写开头的套路。好文章的开头都是什么样?Medium平台上的一位作者Jason从《大西洋月刊》、《快公司》和《纽约时报》中选取了95篇高分享量的稿件,分析了它们的开头。首先,他将文章开头分为了...
会议纪要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会议纪要的格式及范文。1会议纪要的主要特点会议纪要应用较为广泛,既可以作为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的单位内部文件使用,也可以作为一种正式的行政公文使用。会议纪要既可上呈,又可下达,其作用主要是沟通情况、交流经验、事件备忘和指导工作。会议纪要作为一种行政公文,具有以下...
在信息严重过剩、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的新媒体环境中,一般的新闻报道要引人注目是很不容易的。然而,一些贯穿人性视角的社会新闻、民生新闻近年来受到网民热捧,众多富有浓浓人情味的文本在微博、微信朋友圈中获得潮水般的转发、点赞和好评,以致于“催泪”“泪目”“泪奔”成了网络热词。例如,这是2018年以来被网民“刷爆”的几则软新闻标题:《泪奔!儿子...
编者按导语写作,是消息写作的基础。一篇好的消息稿,往往需要好的导语作为前引。在写作中,导语的分类很多,因此写导语的方法也多种多样。今天,我们来教大家学习“概括式”导语。所谓“概括式”导语,即:直截了当地用客观事实说话,以凝炼的语言,用提要、归纳、概括的方法,开门见山地反映出新闻中最主要的、最新鲜的事实。导语的功能,是揭示出主题思想,吸...
给好书取一个好名,犹如给好马配一副好鞍,书名的好坏直接决定这本图书的畅销程度!这里举一个出版界非常著名的书名的案例,《藏地密码》这套超级畅销图书,原名叫做《最后的神庙》,一个平淡无奇的名字。而《藏地密码》的出炉,是经过几个月的匠心雕琢。当时乃至现在西藏一直是一个让人向往的地方,充满神秘。《藏地密码》牢牢寄生在西藏这个大品牌上,蹭足了西...
人物写作在报纸上独具魅力,是最吸引读者眼球的题材之一。而在这其中,文化人物写作又是报纸版面的黄金题材。纵观众多报纸,尤其是都市报的文化版或者是娱乐版,更多的是歌星、影星或者超级女生这样的人物占据主要位置,但是对于一个有品味的报纸来说,文娱版、读书版,同时也需要重量级的学术泰斗和文坛巨擘。现在,版面上很多有关文化人物的写作,可以称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