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
如何说服对方接受采访一、换位思考首先,任何人都没有义务接受你的采访(政府官员在公共问题前除外,民众的知情权必须得到尊重和满足)。在这一基础上,我们还可以细化成两个共识:1、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他花时间和你聊,首先考虑的是机会成本。2、采访不是索取和给予,而是一次合作、协商、互进,相互成全。所以,我们在约访之前,要在采访对象的角度思考一...
开头是写作最痛苦的地方。有人曾和我说,他写开头要用去全篇写作时间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时间。如果开头写不好,他就完全没法写后面的内容,但一旦突破了,后面就势如破竹了。我对此再同意不过了。我也是被开头“坑”过很多次的人。这是一个奇妙的问题,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第一句会变得如此艰难,如此难产,如此痛苦呢?邀请与合同后来我看到一句话,是以色列...
标题是新闻的快照,可以起到总结大意、挑动受众逆反心理、提出疑问引发受众好奇和娱乐大众的作用。随着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将内容资源转到新媒体平台投放,在众多新闻中,标题吸引新闻观众“点击”的功能也愈加凸显。在本项研究中,我们测试了使用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语言来表述新闻标题是否会对政治新闻浏览量产生不同影响。具体来说,研究包括传统型、未来参考型...
在事件性新闻之外发现公共议题马少华我在评论课上讲到评论的选题,总是将选题的类型分成“事件性选题”“非事件性选题”和“周期性选题”来讲的。但我现在则更为清晰地意识到,与那些不同选题类型所标志的外在特点相比,不同议题的产生过程、途径,以及议题设置的主体,可能才是更为重要的。也就是:到底是谁向公众提起了某个议题,让人们关注、思考某个事物?是...
从事新媒体运营有1年多的时间,不敢说在起标题上有多大的造诣,但是这一年里,起了不下10000个标题。所以,斗胆总结了一个好标题必具的9个要素,以及一个标题从无到有的思考过程。我们新媒体团队对标题一向很看重,所以很多重要的文章或者课程都会事先起5-10个标题,大家再投票选择一个最优的,这中间大概会花费半小时到1个小时的时间。毕竟一个人的...
通讯不同于一般的消息报道,它是关于新闻事实多维度地深入、详细的报道,它对文章题材的选取、故事的讲述、细节的描写等都有特殊要求,既要深入细致,又要体现广度与深度。毫无疑问,“深入”是上述要求对通讯文本写作与价值实现的关键词。随着媒介技术赋权作如此传播环境下,一篇采访扎实、故事精彩、主题深刻的新闻通讯,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一篇文字通讯...
1、先定标题再写正文新闻标题是一个记者最高文字水平的体现,标题是文章的广告,要使文章引起读者的阅读欲。增强文章逻辑性。记者撰文讲究“指哪打哪”,力避文章“打哪指哪”;让人看后不知所云。交稿时必须有三重标题,以题代文。记者应多加强标题制作的能力。2、消息多用固定结构结构:标题+导语+第一新闻事实+背景补充+第二新闻事实+事件后续事实。导...
编者按消息写作中,最重要的是要写好导语。学会写导语,是掌握消息写作的关键。下面的案例都收集整理自网络,虽然有些例子比较老,但仍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所谓“举一反三”,只要我们从案例中学到方法,那么掌握导语写作就不再成为难事了。1“一语破的”法新闻是“抢”出来的,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
肖复兴,中国著名作家,中国网专栏作家、专家。写报告文学就要采访,采访是一门艺术。关于报告文学的采访,今天我分两个方面来讲。第一、采访的敏感性我认为这是报告文学作者首先应具备的素质。我们说诗歌是感情的艺术,小说是一种虚构的艺术。我们也可以说,报告文学创作是一种发现的艺术。文学门类彼此是有联系的,但因特色不同,要求也就不同。写报告文学的作...
最近,《人民日报》科技视野版开辟“我在科技一线”专栏,推出6篇体验式报道:《我当地震观测员》(记者:喻思娈)《我给大熊猫当“保姆”》(记者:寇江泽)《海洋预报是这样产生的》(记者:刘诗瑶)《养猪是门技术活》(记者:蒋建科)《我全程见证了地图生成》(记者:刘诗瑶)《我在青藏高原找化石》(记者:喻思娈)为采写这组报道,人民日报社经济社会部...
文|叶伟民写过纽约的作家数不胜数,我却唯独偏爱盖·特立斯。这个超级都市在他笔下一反那种惯常的魔幻和混沌,倒像铡刀下的卷心菜,每片叶子都生猛地招摇在你鼻子跟前。例如以下这段:每天,纽约人要喝下46万加仑啤酒,吃掉350万磅肉,消耗21英里长的牙线。在这座城里,每天有250人死去,460人出生,15万人戴着玻璃或塑料假眼行走……纽约城里有...
编者按新闻小言论作为微型化的专栏言论,要在较小的版面空间里寓有较多的信息容量和思想容量,这就格外要求语言的简练,并且于简练之中见生动,耐人寻味。同样内容的小言论,语言是否简练和生动,效果大不一样。如何写好小言论呢,今天来聊聊这个话题。方法1必须讲究语言效果以下两篇小言论,由头都是依据新华社的一则消息所提供的事实:据国家审计署新近提供的...
搞清定义人们在阅读书报杂志时,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文中所用的某些词语,意义含混晦涩,没有词典上所列的那种规范而确定的释义;这种词的意义,只有使用者自己理解,而别人却很难理解或根本不能理解;用于句中,往往造成表意上或语法上的错误。这种弊病可称为词义含混费解。错例①她想到这里,心花浓剧地开放,好像这条绒线已经拴住了她的心。②在天安门西侧...
文章的结尾,也就是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应当写得精彩,这是古今名家十分重视的一个写作问题,并有过不少精辟的论述。那么,消息写作要不要有个精彩的结尾呢?在新闻界曾有过不同的看法。有的同行说,消息写作一般采用头重脚轻的“倒金字塔”式结构,说完就止,没有必要讲究结尾。但是,更多的人认为,大多数消息写作应当有个讲究的结尾,因为它和导语、主体、背景...
编者按语新闻写作中,记者常常会犯的字词错误中,同音字错误最多。中国汉语中有很多同音字词,同音字的使用场景与方法,会因为字不同而有所不同。深入了解同音字的规律,常握正确的同音字词的使用场所,可以避免写作中出现错词现象。1当属与当数[当属]应当属于;理应归属:钓鱼岛~中国领土丨婚后财产~夫妻双方共有。[当数]在一定范围内,比较或计算起来最...
在自媒体疯狂生长、传统媒体纷纷转型的今天,优质内容依然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一”。曾任新疆、甘肃、湖北、江苏等四地新华社分社社长的冯诚认为,“镇版报道”便是这个“一”。今天,小编邀请冯诚来谈谈记者如何策划采写镇版报道。冯诚历任新华社四个国内分社社长和首席记者,时间长达20年。这样丰富的经历,在中央主要媒体都极为罕见。该书...
“品质”(quality)是当下新闻业的关键词。最近,150多名新闻从业者和技术人员参加了在里斯本举行的谷歌Newsgeist会议,讨论“好”新闻如何能够在一个充满着假消息和竞争的信息泛化时代中生存和发展,很多思想的火花在此迸发和碰撞。大多数人习惯假设我们的新闻报道是有“品质”的,我们也正在寻找获得更多关注(和回报)的方法。这意味新闻...
新闻报道具有自身的特殊目的,自身的特殊规律,因此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专业规则。美国新闻界流行这样的说法,新闻工作是从ABC开始的,他们所说的ABC是指:准确(accuracy)、简洁(brevity)、清晰(clarity)。A保证准确新闻需要报道的是客观变动的事实,因此准确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由于新闻报道不是客观变动本身而是职业新闻...
在今年人民日报社华中、华东区媒体融合发展专题培训班上,专家详解了融媒体新闻制作的新要求、新模式、新要素。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李良荣受邀做《融媒体新闻制作》的讲座。李良荣教授从融媒体新闻的新要求、融媒体新闻的几种模式和融媒体新闻的关键要素等几方面进行了讲解。融媒体新闻的新要求新闻报道有三方面基本要求,一是公开、公正、公平,二是速度、广度...
这年头,如果你不懂点网言网语已经不能和现代人愉快地交谈了。别人说的梗你接不住,你讲的笑话别人笑不出……还有比这更尴尬的吗?下面新闻与写作小编带你迅速恶补2018年上半年流行语!1.凉凉网络流行词,原本为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片尾曲,现有失望、状态奇差、反应冷淡等含义。该词于2018年1月广泛用于各网络新闻标题中,而流行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