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新闻写作

写好新闻报道的三大叙述策略(附案例)

讲故事原本是文学家最擅长的本领,千百年来历代作家积累了异常丰富的讲故事经验,这是新闻工作者汲取叙事智慧的宝库。记者遵循了客观、真实叙述的前提后,在通讯、特稿和深度报道等体裁中借鉴文学叙事技巧,将新闻真实性与故事性融合,无疑有助于讲好新闻故事,给人们带来新的阅读体验和心灵感悟。新闻也要善于讲故事,优秀的记者必定是讲故事的行家里手。西方记...

2018-06-06 271

专访胡智锋:传媒业的发展空间需要不断挖掘

胡智锋,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胡智锋,2016年12月就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在近30年的工作生涯中,他获得过无数奖项和称号,其中,有一项荣誉具有特殊意义,即,他是中国传媒学术领域中获得“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第一人。当前,媒介形态的迭代给我们带来...

2018-06-13 15

最全!2018全国各省市高考作文题目出炉!哪个最难写?

高考首日,第一场考语文。大家最关注的就是作文题!目前,2018高考作文题已公布啦!如果是你参加高考这作文你会怎么写呢?北京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①在《红岩》《边城》《老人与海》中,至少选择一部作品,用一组排比比喻句抒写你从中获得的教益。要求:至少写三句,每一句中都有比喻。120字左右。②从《红楼梦》《呐...

2018-06-13 14

人民日报记者教你写科技报道

最近,《人民日报》科技视野版开辟“我在科技一线”专栏,推出6篇体验式报道:《我当地震观测员》(记者:喻思娈)《我给大熊猫当“保姆”》(记者:寇江泽)《海洋预报是这样产生的》(记者:刘诗瑶)《养猪是门技术活》(记者:蒋建科)《我全程见证了地图生成》(记者:刘诗瑶)《我在青藏高原找化石》(记者:喻思娈)为采写这组报道,人民日报社经济社会部...

2018-06-13 13

王斯敏、陆先高|智库化建设: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

在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道路上,智库化建设有助于强化媒体的战略研究能力、思想传播能力、舆论引导能力、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其业务层级和专业程度。本文通过多家媒体与智库融合的实际探索,分析了从“媒体型智库”到“智库化媒体”的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媒体智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传统媒体向新型媒体转型发展的步伐也在稳健...

2018-06-13 33

好标题“会说话”,《人民日报》的标题为啥有味又有理

看书先看皮儿,看报先看题儿,标题对于新闻报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媒体时代,简明生动、通俗形象的口语化标题更易引发读者关注。再次回顾2017年第一季度《人民日报》的标题,可以发现有很多“会说话”的标题,而且说得有味、说得有理,让人耳目一新,连连点赞。口语化要体现人情味儿新闻说事实,标题是开场。开场说得好,才能吸引受众往下看。口语化标题,...

2018-06-13 143

好标题“会说话”,《人民日报》的标题为啥有味又有理

看书先看皮儿,看报先看题儿,标题对于新闻报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媒体时代,简明生动、通俗形象的口语化标题更易引发读者关注。再次回顾2017年第一季度《人民日报》的标题,可以发现有很多“会说话”的标题,而且说得有味、说得有理,让人耳目一新,连连点赞。口语化要体现人情味儿新闻说事实,标题是开场。开场说得好,才能吸引受众往下看。口语化标题,...

2018-06-13 15

用了这些妙招,不愁新闻小言论写不好!

编者按新闻小言论作为微型化的专栏言论,要在较小的版面空间里寓有较多的信息容量和思想容量,这就格外要求语言的简练,并且于简练之中见生动,耐人寻味。同样内容的小言论,语言是否简练和生动,效果大不一样。如何写好小言论呢,今天来聊聊这个话题。方法1必须讲究语言效果以下两篇小言论,由头都是依据新华社的一则消息所提供的事实:据国家审计署新近提供的...

2018-06-20 13
找好写作角度:用一根针探一座矿

找好写作角度:用一根针探一座矿

文|叶伟民写过纽约的作家数不胜数,我却唯独偏爱盖·特立斯。这个超级都市在他笔下一反那种惯常的魔幻和混沌,倒像铡刀下的卷心菜,每片叶子都生猛地招摇在你鼻子跟前。例如以下这段:每天,纽约人要喝下46万加仑啤酒,吃掉350万磅肉,消耗21英里长的牙线...

2018-06-20 13

担心新闻报道出错?点这里!避免踩雷!

新闻传播的“出彩”与“不出错”,就如同电力传输的正负两极,正极要带电、必须出彩,负极是零线,必须零差错。从事新闻宣传报道的编辑记者,天天在做新闻传播工作,一定要掌握好正负极,尤其不能让负极带电,保障零差错。业内一般把新闻宣传报道中的差错归纳为三类,即:政治性差错、事实性差错和技术性差错。结合日常编辑审读实践中遇到过的这三类差错,笔者总...

2018-06-20 13

人民日报记者教你写科技报道

最近,《人民日报》科技视野版开辟“我在科技一线”专栏,推出6篇体验式报道:《我当地震观测员》(记者:喻思娈)《我给大熊猫当“保姆”》(记者:寇江泽)《海洋预报是这样产生的》(记者:刘诗瑶)《养猪是门技术活》(记者:蒋建科)《我全程见证了地图生成》(记者:刘诗瑶)《我在青藏高原找化石》(记者:喻思娈)为采写这组报道,人民日报社经济社会部...

2018-06-20 135

你值得拥有的极简写作法

心之所至,即笔之所至。——威廉·华兹华斯此标语愿所有正在写作的朋友都能看到:博主、作家、记者、诗人、剧作家。即使你不在这些人之列,也无法否认这句话的影响,因为大部分人在用心写作、创作,或是交流的时候,都离不开这个美妙的工具——语言。过去的几个月,是我创作的瓶颈期,我想尽了一切办法,希望能够冲破瓶颈。过去的每天,我都会静坐一会儿,开始冥...

2018-06-20 91

业务课堂|消息写作不宜“兜圈子”

编者按语消息写作是新闻写作中最常见的文体,也是最不容易写好的文体。今天选推的这篇文章通过对一篇实际稿件发表前后的内容对比,来说明如何在消息写作中既做到事实清楚,又实现“简短”、说话不“兜圈子”。这篇消息见报前的原文:某市长途电话市内电话合一收费(主题)某市电信管理局将从5月10日开始,实行长途电话和市内电话合一收费,以方便用户交费。据...

2018-06-20 13

风貌通讯的写作中如何用好“我”

所谓风貌通讯,指的是用通讯的形式报道某地的新风貌、新气象的新闻作品统称。风貌通讯具有多方面的写作特点。在人称的使用上,它也是颇有特色的。我们从报纸上可以看到,许多风貌通讯使用的是第一人称“我”。记者往往都以“我”亲自出现在通讯之中,叙述“我”在某一地方的采访活动,以一个目击者的身份直截了当地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这种表现方法运用得当,...

2018-06-20 165

2种典型的顿号错用,你用对了吗?

标点符号的错用,是标点符号使用中出现的一种常见的错误;它是指在本该用甲标点的地方错用了乙标点,因而破坏或错误地改变了语句本来的语法结构关系,并使语句意义不准确或发生错误。例如:①正当抢购风越刮越猛之时,万宝全商场进了10台名牌冰箱、当时卖出1台给1顾客,顾客第二天来反映有质量问题,万宝全商场马上派人拉回来换。②形势已经不可逆转,他根本...

2018-06-20 139

人物特稿如何在交互式叙事中讲故事

新闻特稿(Feature)是对新闻人物、事件、社会问题进行深度探索的、生动详尽的报道。曾在以特稿板块见长的南方周末任执行总编辑的向熹认为:特稿是篇幅较长、接近文学的新闻文体,其线索(或关键人物)明晰而所涉复杂,且包含了文字的历险和涉趣。这些特点都为特稿运用融媒体交互式叙事传递内容提供了空间。人物特稿是新闻特稿中的重要门类,旨在通过故事...

2018-06-20 46

如何讲好“家”的故事?

“家庭”,引起了越来越多主流媒体的关注,家庭题材报道已成为广大受众关心的热点话题。在媒体的激烈竞争中,面对众多的家庭报道,如何才能突破常规、独辟蹊径,以独特的视角去挖掘新闻价值呢?1娓娓道来,“第一人称”讲述家庭故事,常人琐事最动心弦一个好的故事,胜过千遍说教。“我本名叫金晓,网名‘馒头’,南京人,北漂13年。我媳妇网名‘橙子’,河北...

2018-06-20 25

人民日报是如何进行典型人物报道的(实例详解)

先进典型是时代精神的标杆,典型人物报道是我国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有效法宝。主流媒体历来都高度重视典型人物报道。但是,信息传播的多样化、阅读方式的碎片化、热点更迭的快速化,都为提升典型人物报道的吸引力、影响力增加了新的难度。那么,在这个“快”时代,如何写出精品,发挥典型人物报道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的积极作用?我们来看看人民日报的...

2018-06-20 149

手把手教你“加工整理”新闻素材

新闻素材指记者在采访中获得的原始材料,是记者提炼新闻事实、新闻题材、报道主题和写作新闻报道的基础。新闻素材来源不一,而且往往零散杂错、真伪莫辨,一般只是接触到事物的局部细节或表象,只有经过认真的核实、鉴别、整理和提炼加工,才能成为真实、完整、典型、生动的新闻事实,成为新闻报道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揭示事物本质的具有高度可信性和雄辩说服力...

2018-06-20 177

实战经验|教你给新闻写一个出彩的结尾

注:本文案例全部出自今日(2018年05月02日)人民日报美国记者肯・富森说,“我知道大部分报纸的读者不会读到结尾。但是我告诉自己,如果我写的好,他们会读我的结尾。”在硬性新闻写作中,记者不需要思考如何结尾,因为硬性新闻按照倒金字塔结构写作,最后的内容是最不重要的,也是最有可能被编辑删掉的。记者苦心思考的结尾很可能连阳光...

2018-06-20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