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文艺副刊

年轮

叶子黄了,花儿谢了,伐断的树桩上记录着一圈又一圈的年轮。上面写满了一棵参天大树成长的岁月,代表着它的春夏秋冬。父亲年轻时学过木匠,闲来无事常拿着一块木料研究。左看看,右看看,用凿子和铁锯来敲敲凿凿,不一会一块木材就被做成了木凳。慢工出细活,在一些节骨眼上,必须要放下速度,慢慢地研究。木匠手艺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需要经过长年累月的润...

无法预约的精彩教师教育学院蒋茜

无法预约的精彩教师教育学院蒋茜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我将“不消计划与安排”反复吟哦,觉得这是一种顺其自然的心境。烧作陶器便需此心境。烧作陶器,结果很难预料,有时会因为人工或自然天气等客观因素,烧出裂瓷、坏瓷,但有时也会在千百分之一的可...

小城睡醒了文学院王安然

小城睡醒了文学院王安然

清晨,我推开窗子的时候,阳光还没有缓过神。薄雾笼罩着窗前的绿树,恍惚间睡眼朦胧的样子,仿佛仍在梦里。水汽在竹树间穿行,犹犹豫豫地拉长了身形,放慢了时光。吱吱呀呀地拉开木门,门外的雾气扑面而来,清晨的味道在屋内蔓延。原来今日屋外有风,竹梢轻轻荡漾...

中国科幻正青春

中国科幻正青春

编者按:2019年初,电影《流浪地球》上映,引起社会热议,成为了“开启中国科幻电影新纪元”的里程碑式作品。科幻,作为一种文艺题材,承载了人类对未来的各种幻想。相较于西方发展较为成熟的科幻文化,我国的科幻文化还在摸索中前进,也正因此中国科幻的前景...

种子的梦

种子的梦

一场春雨过后,田间多了几分新绿。绿色身影地出现,一扫枯黄腐朽的衰败迹象。万物欣欣,生气勃勃。默默注视着这点点新生命,我思绪万千。小小的种子,在落地后,接着就被湮没在泥土里,经历了无数次风吹雨打地洗礼,终于从又黒又湿的地底钻出来,享受着阳光的恩惠...

编者按:

我校2018届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子经过四年学艺,如今学业有成,顺利毕业。他们用艺术的语言,真诚地展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人生的思索。同时,通过他们的作品,也体现出了我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所取得的成效。本期特刊出该届毕业生的部分设计作品,以飨读者。

恩深似海难相忘——怀念父母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10年有余了,生母离世也进入第五个年头。清明节前终于了却了为先父先母立碑的心愿。忙完一天的事务后,弟兄姐妹们闲聊时,不知不觉又念起了父母的生前往事。回首往事,历历在目,再次催生了我提笔的冲动。我的家世有点复杂。祖父娶过两个祖母,父亲为第一个祖母所生。父亲亦难脱人生宿命的安排,一生娶了三个母亲。第一个母亲(以下称“大妈”...

作者简介

肖会智,男,汉族,贵州思南人,1996年毕业于铜仁师专中文系。1994年开始学习新闻写作,历任校通讯部预备组副组长、副部长等职,主编过《校园之窗》油印小报和《通讯员之友》油印小刊物,业余还主编《新闻写作知识选编》,发表新闻习作60余篇。毕业后,先后就职于思南县、铜仁市某机关,业余笔耕不辍,先后在《农民日报》《健康报》《中国人口报》《贵...

多元文化冲击下的大学校园,如何让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占据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构筑起他们牢不可破的精神家园,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直接面对的问题,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近年来,燕山大学大胆

多元文化冲击下的大学校园,如何让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占据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构筑起他们牢不可破的精神家园,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直接面对的问题,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近年来,燕山大学大胆

回答问题,是智慧火花的碰撞(马研会)全国优秀教师黄真教授做客《红色旋律》,讲述自己的哲理人生(马研会)跟随老师的诉说,重回那片红色的土地,感悟那凌云的豪情(马研会)将红色火种播种于学生心间,让语言在谈吐中展现魅力(鲁景珂摄)读书会上翻开的是经典...

让青春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学校组织师生收听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直播青年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本报讯4月30日,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按照校党委统一安排,全校师生利用会议室、实验室、教室等场地,通过网络视频直播等多种方式收听收看了大会直播,并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展开了热烈讨论。师生们表示,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让青春...

读《她的名字叫乔蕊》有感

“蕊,一心为强,一心为诚,一心为梦。”中国著名文学家夏衍在散文《野草》里这样写道:有人问:世界上什么东西的气力最大?回答纷纭的很,有的说“象”,有的说“狮”,有人开玩笑似的说:是“金刚”。金刚有多少气力,当然大家全不知道。结果这一切答案完全不对,世界上气力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一粒种子可以显现出来的力,简直是超越一切。没有一个人将小草...

走出沅陵文/刘芹茂

从1953年10月赴武汉升学时算起,离别家乡定居江城已有六十五载了。回味过往,内心仍有感念。本人平庸一生,无突出业绩可陈,只好将大半生经历整理成文、奉上,算是凑个热闹。基础在故乡培植功劳归良师教导我出生于1933年9月,是个地道的沅陵乌宿伢。小时候故乡的基础教育使我人生开了一个好头。乌宿小学给我幼小心灵种下的是以抗日战争为主题的爱国思...

我愿此生辽阔高远——读《自由在高处》有感

人,生来不自由。年幼时,有父母的限制,老师的管制。成年后,有家庭的约束,工作中的各项规定,法律和道德约束。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熊培云说,真正的自由源自内心的渴望,是不断的独立思考开出的花朵。可以具体到一件事,也可以是对梦想的追寻。所以个体对自由的感受是千差万别的,并且是不断变化的。歌德说,如果有一个人宣称他是自由的,那他必然是受限制的...

致我亲爱的浙师

致我亲爱的浙师:步履匆匆,晃眼间八个月已过。前些日子看到高三百日宣誓的新闻,恍惚自己还身处在高三的教室里,埋首在厚厚的试卷堆里。那时的我虽对大学充满期待,却依然迷茫自己的未来。站在十八年岁的岔路口,我同其他人一样,曾犹豫不决过。生命是太脆弱的一种东西,并不比一株花更经得住年月风雨。我总用对自然倾心的眼反观人生,使我开始怀疑这刷不完的真...

屋后的野枸杞

枸杞是现在有名的保健品,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吃一点。人们都说枸杞还是宁夏产的好,那里的枸杞最正宗。其实在我心里,我老家屋后的野枸杞才是最好的。我老家的土屋后面是一条沟,沟坡上长了好多的野枸杞。春天,当太阳每天匆匆忙忙走过一座座山,跨过一道道河,枸杞的藤蔓上也发出嫩绿的新芽。半尺来高,绿蒙蒙的,叶片翠绿而稠密,可以掐着吃。生吃当然不行...

图片新闻

编者按:五四青年节承载了多少人的青春记忆。人生在世,或踏过繁华,仍不染世故。或生如夏花,留半生芳华。成长的话题贯穿着我们的一生,值得我们永远去追寻和思索,这一路上见到的种种风景,都流淌着你对生命细腻的感悟,它们将永远成为岁月的珍藏和亲切的怀念。

我的中国梦

我的中国梦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大概五六岁的样子,是一个边境地区煤矿工人子弟。有一次大人们调侃,问我长大要娶几个媳妇,我说娶两个,一个炸油条的,一个炸麻花的。大人们哄堂大笑,然后这个笑话就被津津有味地流传了三十多年。回过头来审视自己当年为何会有如此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