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预演
少时,作文总能拿到高分的我曾经在心中小心翼翼地种下一个梦想———我要努力成为一个作家。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梦想种子经过初中、高中,始终没敢发芽,于是渐渐被我遗忘。来到北邮,当得知校报亦有勤工助学岗位,我自然地报了名。第一个参加面试,第一个得到录用通知,我感到“谐振回路”之上也可以有烟雨朦胧,“信号滤波”之后也可以像蓝天白云一样纯净。
文艺稿的广阔发挥空间让我积蓄已久的许多生活感悟得以驰骋,或感动于人间大爱,或感悟于生活一瞬;亦可享受冬雪春光,还可品论名家著作。校报老师指导我们要感知生活的细节之美,用积极、向上的态度看待生活。
校报的写稿并不只是“我手写我心”的文艺稿,也不乏应时的主题写作,如金融危机专题、奥运志愿者精神专题和党代会专题等。平日关注国内外时事的我写起金融危机的文章自是顺手拈来,然而遇到党代会专题却犯了难。这类严肃评论文章我涉及甚少,闷头写了几个小时才写出来一千余字。后来我向校报老师诉说难处时,他的一席话让我豁然开朗。我们都擅长写抒情的,记叙的,散文一类,然而倘若我们以后步入社会,所要求的就不只这些,可能会让你写评论、记录一类的应用文,所以老师有意识地培养我们各种文体的写作能力。经过老师的点悟和指导,我又重写了一次,感觉俨然不同,颇为顺手。自此以后,当我接到一项较为艰巨的任务时,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的,我不是抱怨、烦恼,而是欣然于有机会拓展自己的能力。
除了写稿,在校报编辑部需要对每一期将发行的校报进行校稿。所谓校稿,即一字不漏地读完校报四版的每一个字,包括日期、版次等,然后找出其中的各种标点、语法错误和错别字,以及内容是否合适等。校稿任务重,也较为枯燥,但却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除了熟知学校半个月之内的大小新闻,我还培养了敏锐的阅读直觉并减少写作的各种错误。而对各种校内活动报道新闻的仔细阅读,让我不自觉地掌握了新闻稿的写作方法,对我为社团活动写稿报道帮助良多。
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时,我对自己说,我真的可以凭写作而有收入了。成为作家的梦想或许离我很遥远,但校报的工作让我的梦想预演在今天,那不是数百工资可堪比拟的。
在校报的勤工俭学又像是第二条生活轨迹,离梦想很近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