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中医之道———至真至善至美


  中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华夏五千年文明所孕育的文化瑰宝,博大精深,浩翰精微。远古黄帝岐伯,秦汉仓公仲景,金元诸子百家,明清温病大家,本草药王,中医是世代杰出的炎黄子孙呕心沥血凝聚的智慧结晶,流芳百世,卓耀古今。
  从马王堆汉墓的残简断章到烟波浩渺,汗牛充栋的医典古籍,从神农尝百草到药证和拍,细密严谨的组方用药。历经千年的沉积与磨练,中医,从单纯懵懂,扶墙试步的黄口小儿,一路执着进取,不懈追求,成长为今日沧桑厚重,睿智沉实的老者,闪耀着璀璨夺目的人性光辉—真,善,美。
  中医的真,勿庸置疑。阴阳五行漫无边际,悬线诊脉玄之玄,是外行人的无知肤浅,不负责任,“中医是伪科学,是有意无意的骗子”更是居心叵测之人恶意的攻击与污陷。无论环境多么艰险,中医历千年时间洗礼而经久不衰,经风雨飘摇而屹立不倒,于夹缝中求生存,依然在不断的发展,日臻完善。它存在的价值和真实性,没人能够否认和抹杀。不是一目了然,严谨直接的西医才是真,中医注重天人相应,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以人为本,起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完善于人体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总结和积累,成熟于对自然宇宙人体不断探索与创新,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观,是求真的更高境界。纵观五千年中华医史,不得不为中医神功所感叹,正是:拔骨走血,竭尽其功;诱虫破瘤,竭尽其术;镇风驱魔,竭尽其方。病人之口眼耳鼻肤发手足五脏六腑,尽在奇人手下绝处逢生。
  中医的善,德艺双馨。溯源而上,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星辰,名留青史的名医大家,他们博极医源,精勤不倦,著书立说,德泽后世,医术精湛,妙手回春,为后人留下一段段佳话传说。孙思藐深怀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大医精诚,是千古医者毕生追求的目标;药王李时珍渔猎群书,搜罗百家,游历十省,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家,《本草纲目》之广博深邃令中外读者叹为观止;医圣张仲景,怀救世之心,秉超悟之哲,嗜学不厌,研理悟精,穷源竟委,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为《伤寒杂病论》,成为中医史上无可替代的经典。
  中医的美,深沉隽永,雄浑苍健。它美在理论,和谐,对称,雅致,神奇,简练。她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具备万物,横绝太空,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它美语言,言而有文,神韵盎然,语言中有诗的韵律,诗的形象,诗的凝炼,如金石掷地,珠落玉盘;它美在经典,《内经》文风汪洋宏肆,更在陶冶自己的典雅绚烂,如神农出空,繁星灿烂,《伤寒》犹矿出金,如铅出银,严峻沉郁,朴实洗炼,字字珠玑。
  中医之道,至真至善至美。求真务实,深谙中医理法方药之精髓;执心以诚,立身以正,树立崇高的医德风尚;体之以心,悟之以情,陶冶恬淡怡然的情操,方能成就一名良医。(07中医 唐蕊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