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勇敢的心——记见义勇为青年、经济学院国贸073班学生赵西康



赵西康近照


  眼前一个戴着眼镜、中等身高较瘦弱的大学生;心中一个不畏强暴、用身体保护女教师的青年英雄。很难将这两个形象联系在一起。然而,就是他,在这个春季,让我们感受到一颗勇敢的心,正释放青春的光辉,温暖每一个人,打动每一颗心……
千钧一发 挺身而出
2009年2月3日,一个平凡的下午,正是学校放寒假的时间,在河南省沈丘县纸店一中,来此打球的赵西康和他的同伴看到六名社会男青年正在殴打一名毫无反抗能力的女教师。由于人数和力量悬殊,形势万分紧急,女教师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此时此刻,冒着受伤的危险,赵西康同学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身体去保护女教师。歹徒看到这两个瘦弱的青年,更加变本加厉地搏斗起来,当歹徒用砖块凶猛地砸向女教师的头部时,赵西康同学为了保护这位女教师免受伤害,及时用手去阻挡,不幸右手掌下缘被击中,一股钻心的疼向他袭来。即使是这样,他仍然和同伴一起,同歹徒继续搏斗着,直到派出所民警赶到,才终于避免了一场悲剧的恶化。之后,我们的英雄青年才被送到医院进行治疗,确诊为粉碎性骨折,此刻他才觉得右手连动都动不了。经过数次的上药、换药、拆线、治疗,截至四月底我们的英雄伤口仍未痊愈……讶异于他的勇敢,更震撼于他的毫不犹豫,询问他如此奋不顾身的原因,这个淳朴的青年仅对我们说了一句话:“任何人看到这种情况都会这样做的……”。我不确定是不是每个人都会像赵西康般无畏地见义勇为,但我相信,他的选择毅然向我们展示了平凡中的伟大,弱小中的勇敢,不需要任何冠冕堂皇的理由,这仅仅是人性最初美好的流露……他让我们看到了“无私之于奉献,无论大小;伟大之于平凡,无论卑傲。”———赵西康的英雄事迹迅速在家乡和学校传开,感动着每一个人。他个人获得沈丘县“见义勇为”标兵称号,学院也收到了来自沈丘县纸店镇派出所的事迹表彰通报信。一个低调、正直、勇敢的青年英雄正在走进每一个人心里。
   家教严谨 懂事豁达
赵西康生于河南省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母亲是一位农妇,虽然没有太高的文化水平,却用她淳朴而独特的方式教育和影响着他。她常叮嘱赵西康在遇事时一定要明确对与错,这不正是“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最质朴的提炼么?他的父亲高中毕业,擅长数学,因此从小辅导他数学功课。源于这种先前的教育,促使他在日后的学习上取得了很棒的成绩,尤其在数学方面。父亲虽然严格却从来不用粗暴的方式对待他,这种平等的、引导式的教育对他后来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赵西康是家里的长子,身后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弟弟,自小就肩负着照顾弟弟的责任,他懂事,豁达,为他人着想,凡事以别人优先。这样的生活环境使他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始终以一种平和、乐于助人的形象出现在大家眼中。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在大学中,赵西康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曾荣获国家级一等助学金、校级三等奖学金、校“求实杯”数学竞赛二等奖并代表学校参加天津市数学竞赛、被授予“院第一届道德模范”光荣称号。为了锻炼自己并能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他应聘并入选义缘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岗位。他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积极努力,热心帮助每位求知的同学找到自己渴望的书,并耐心指导大一应聘新生熟悉工作流程,受到图书馆负责老师的肯定。
  学院老师眼中的他是一个内向、正直、朴素、上进的学生。他积极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活动,尤其是义务活动如打扫卫生等,总是默默无闻、埋头苦干。他不是很出众,却一直在为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未来设定目标,一步步踏实勤恳地奋斗。在他身上,“静以修身”得到了很好的阐释,静静地学习、思考、工作。
  同学眼中的他是一个喜欢帮助别人、很好相处、生活节俭、平易近人的男生,总是会主动帮助那些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为他们辅导功课,讲解习题,借课堂笔记,并且经常主动打扫宿舍卫生。班里康泽同学在今年一月初得了急性阑尾炎,赵西康等几位男生及时将其送到黄河医院,并代其垫付医药费。当时正值期末考试时间,康泽十分担心自己的数学,赵西康主动提出在医院给其补课,让康泽放心,安心养病。于是,在学校和医院的两点一线之间,多了一个瘦弱却坚毅的身影。每天上午上完课,赵西康就急匆匆往医院赶,把当天学到的数学知识条理清楚地讲给康泽,并把自己的笔记借给康泽看,耐心解答每一处疑惑。这样坚持了一个多星期,康泽不仅完全康复了,功课一点儿也没落下。康泽的父亲为了表示对赵西康的感谢,往他手里塞钱,却被他婉言谢绝了,一句“我们是同学”,让康泽和他的父亲热泪盈眶。
  赵西康日常生活很节省,不讲究吃穿。一次课上老师偶然提到理财的观念,他是有心人,及时制订了一个三年理财计划,每月存100元,为将来毕业找工作铺路,同时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在得知赵西康同学英雄救人的事迹后,全班同学都为之鼓舞,特地在姚村举办班宴,表扬和学习他的精神,慰问他的伤情。
   学习先进 回报社会
赵西康同学总说,比起很多身边的英雄,自己救人的事微不足道,任何一个人在此情此景下都会挺身而出。他很崇拜白芳礼老人,老人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和公益事业的支持深深感动和影响着他,他曾积极参与义缘组织的活动———为白芳礼老人扫墓。从天津烈士陵园回到学校后,他将自己的感想做成幻灯片同老师和同学们交流,受到大家好评。他也很敬佩徐伟同学,从这位学长身上,他学到了许多人性的闪光点,包括如何安排学习和工作,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如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学习先进、提高自我的同时,赵西康同学严格要求自己,一入学就交了入党申请书,希望在党的指引下能为国家做更多力所能及之事。在今年班级选拔入党积极分子的会议上,他以高出第二名6票的成绩稳居第一,光荣地成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候选人,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他良好的群众基础,在同学当中的威信。此外,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体育和书法特长,积极参加校、院的团日活动,篮球赛和书法比赛。班级每次活动,布置黑板的精细活就落在了他的身上。2008年8月,新校区东苑刚刚建成,赵西康同学主动参加打扫东苑卫生的活动,为学校建设出一份力。问及赵西康为什么总是默默无闻地奉献时,他说自己能顺利上大学,是由于得到了国家和学校的资助,自己一定要怀揣一颗感恩的心,记住每一份感动,用感恩的情怀回报社会。
  朴素地生活,勤奋地学习、踏实地工作———就像任何一个大学生一样,我们在他的身上或许看不到惊天动地、与众不同的成长经历,然而这些重要的小事、这些细节中的发光点,却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善良与责任感。他的善良、稳重、责任、正直、懂事、奉献……慢慢地积聚成一股力量,凝结成一颗“勇敢的心”。
  因为这一颗勇敢的心,他在危险之中选择挺身而出;因为这一颗善良的心,他在危难过后不求任何回报;因为这一颗年轻的心,他始终相信世界的正义远远大于邪恶……赵西康,如雪莲般绽放着纯洁青春气息的青年,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种下了勇敢,播撒了善良,浇灌了希望。
  诺贝尔曾说,“我是世界的公民,应为人类而生”。让我们像赵西康同学一样,时刻怀揣一颗感恩的心,一颗勇敢的心,展现当代青年最绚丽自信的风采!